第二百四十四章 對決

字數:504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明末之成王敗寇 !

    來到南京禮部的時候,吳帆徽的神情冷若冰霜。

    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以及南京都察院左都禦史唐世濟,都在公房。

    吳帆徽是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南京國子監祭酒,說起來與兩人都是有些關係的,不過他這一次到禮部來,可不是為了敘舊,也不是為了國子監的事宜。

    剛剛進入到公房,唐世濟眼睛裏麵就閃過了一絲寒芒。

    吏員泡好了茶,退出公房。

    唐世濟看了看吳帆徽,慢悠悠的開口了。

    “都察院收到了彈劾奏折,想必吳大人也知曉此彈劾奏折了,今日董大人和本官想聽聽吳大人的解釋。”

    吳帆徽的確知道彈劾奏折的事宜,這一份彈劾奏折,是南京都察院的諸多禦史寫出來的,其核心內容,就是彈劾左僉都禦史、詹事府少詹事、南京國子監祭酒吳帆徽,打壓國子監的監生,大肆貪墨銀兩,導致天怒人怨,且吳帆徽在國子監不足一年時間,可以培植自身之力量,其行為明顯是別有用心,恐怕以朋黨自居。

    這份彈劾奏折,前麵所說的什麽打壓國子監監生,以及貪墨銀兩等等事情,都是無所謂的,可最後一點最為狠毒,那就是朋黨。

    要知道皇上最為忌諱的就是朋黨。

    京城國子監祭酒與南京國子監祭酒,從個人的表現來說,誰絕不會偏向與任何派係的,隻會忠於皇上,而且不會參與到朋黨之中,這是皇上特意把握的事宜。

    要知道國子監是為朝廷培養人才的地方,若是在這裏麵結黨了,那豈不是從根本上動搖了皇上的威信。

    吳帆徽之所以會知道這份彈劾奏折,是源於內閣首輔溫體仁的一封信函。

    其實這份彈劾奏折,已經到京城去了,隻不過被皇上和內閣直接打回來了,也不知道是為什麽,皇上和朝廷都沒有拿出明確的意見,而是要求南京都察院酌情處理。

    收到溫體仁的信函之後,吳帆徽馬上明白了,有人已經開始動手,這一場聚焦在他身上的博弈,正式拉開了帷幕。

    至於說要求南京都察院酌情處理這份彈劾奏折,稍稍思索就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既然皇上和朝廷都沒有明確表態,那意思就是這份彈劾奏折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吳帆徽到南京國子監上任不足一年的時間,且對國子監嚴格管控,這些事宜已經通過某些途徑傳遞到京城去了,要是皇上和內閣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其中意思。

    可最為有趣的是,皇上沒有直接壓下這份彈劾奏折,卻打回了南京都察院,而且要求南京都察院酌情處理。

    這就很有意思了,難不成皇上不明白,彈劾奏折本就是南京都察院呈奏給皇上和朝廷的,要求他們酌情處理,豈不是火上澆油。

    所以說,這應該不是皇上的意思,而很有可能是內閣首輔溫體仁的意思。

    溫體仁巴不得將事情鬧大,等到兩邊激烈博弈、都不可收拾的時候,他自會代表朝廷出麵,施展出來雷霆手段,打壓那些他認為存在威脅的力量,而整件事情之中,損失最為慘重的,或者說可能遭受到最大傷害的,就是吳帆徽和陳氏家族了。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陳氏家族未必能夠看清楚這件事情,而陳氏家族背後的複社,更是雄心勃勃,想著給吳帆徽下馬威,所以說南京都察院,是不會輕易放過此事的,他們至少會讓吳帆徽感覺到不舒服。

    當然作為南京都察院左都禦史的唐世濟,肯定是明白皇上意思的,不可能做的太過,但是抓住這件事情,讓吳帆徽低頭,也未嚐不可,所以他肯定不會輕易放過這件事情。

    “董大人,唐大人,下官不知道是什麽事情,如何解釋。”

    吳帆徽倒也幹脆,彈劾奏折的事宜,那是溫體仁寫信告知他的,加上南京六部和都察院,傳的沸沸揚揚的,但是真正的奏折,他沒有看見,而溫體仁也沒有在信函之中說明,究竟是哪些人寫出來的這份奏折。

    唐世濟看了看董其昌。

    董其昌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董其昌已經是七十八歲的年紀,這個年紀還在擔任南京禮部尚書,是非常少見的,滿朝都認為董其昌其人,是異常精明的,與東林黨人交好,又不得罪反東林之人,遊走於中間,而且還讓兩邊都不反感。

    今日唐世濟之所以要拉上董其昌,肯定是有道理的,因為董其昌是南京禮部尚書,而南京禮部從名義上來說,是可以管理國子監相關事宜的。

    唐世濟當然想得到董其昌的支持,他自認為與董其昌之間關係不錯。

    可惜董其昌根本就不開口說話。

    臉色微微有些紅的董其昌,將目光轉向吳帆徽,再次開口。

    “吳大人既然不知道所為何事,那本官就詳細說說。。。”

    唐世濟沒有直接拿出彈劾的奏折,而是將奏折上麵彈劾的內容基本說了一遍。

    吳帆徽聽的很仔細,臉上隱隱的還帶著笑容,在這個過程之中,董其昌的目光好幾次看向了吳帆徽,臉上隱隱有了一些表情。

    “吳大人,該說的本官都說了,皇上要求都察院酌情處理此事,本官想聽聽吳大人的解釋,這不為過吧。”

    “當然不為過,不過下官沒有看到彈劾奏折,也沒有聽聞皇上之聖旨,也罷,下官不應該那麽較真,至於說解釋的事宜,下官就是一句話,沒有這些事情。”

    唐世濟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

    “吳大人,真的有如此的自信嗎。”

    “當然,若是唐大人認為下官存在這些問題,盡可以到國子監去調查。”

    “哦,能夠說說國子監例監的事情嗎。”

    吳帆徽的臉上,依舊帶著笑容,他笑唐世濟的愚蠢,這是官場上都知道的規矩,想不到唐世濟也拿出來說,恐怕還沒有等到唐世濟真正的開始調查,南京的六部,就是鬧翻天。

    “例監能夠有什麽事情,下官不是很清楚啊,下官隻是記得唐大人也專門介紹了幾個例監進入到國子監讀書,若是大人認為有問題,下官回到國子監之後,一定好生查查,此外南京六部還有一些同僚,也介紹了部分的例監,下官一定告訴他們,唐大人認為此番的行為是不行的,下官回去之後,亦會徹查這些例監的,看看他們的學識究竟如何。。。”

    吳帆徽還沒有說完,董其昌就咳嗽了幾聲開口了。

    “唐大人,南京國子監招收例監之事宜,曆來都是這樣的規矩,若是沒有這些例監的捐贈,戶部哪裏能夠拿出來那麽多的銀子,國子監也是無法維持的,唐大人想的過於偏頗了,這例監的事宜,今後就不要隨便提及了。”

    唐世濟的臉色有些發青,吳帆徽一下子就抓住了他話語之中的問題,自己手中掌握的那些東西,難道沒有任何的作用。

    “董大人理解錯了,本官是詢問吳大人,這些例監是在進入國子監之前,是不是專門找過吳大人,至於說諸多的官吏介紹例監之事,屬於為朝廷舉薦人才,這本就是應該的。”

    “唐大人的意思,下官不是很明白,這例監是如何招收的,下官可有明確的記載,每個例監都是到國子監,由下官親自考校,符合規矩才會列入名冊,若是大人認為有什麽不合適的,盡管拿出來證據,不過這舉薦例監之事,下官倒也是讚同唐大人之建議,下官會專門給皇上寫去奏折,痛陳南直隸官吏舉薦例監之事,下官以為這是唐大人為朝廷考慮,杜絕出現情麵之弊端。”

    “吳大人,此事就不要說了,本官剛剛已經提醒了唐大人。”

    董其昌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若是吳帆徽真正上奏折了,那不僅僅是禮部,包括南直隸所有的官吏,都要痛罵都察院,這豈不是斷了眾人的財路。

    “唐大人,本官再說一次,例監的事宜,不要提及了,禮部有禮部的規矩,國子監有國子監的規矩,若是唐大人覺得這些規矩不合適,自然可以給皇上和朝廷寫去奏折,不過本官也要提醒唐大人,這奏折一旦遞上去了,會有什麽後果,還請唐大人三思。”

    唐世濟的臉色瞬間有些紅了,他當然知道這裏麵的後果。

    吳帆徽是收受了錢財,可是收受錢財的哪裏是吳帆徽一個人,可以說南直隸六部的尚書,誰都從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錢財,包括他自身也得到了一些,本來他想著揪住吳帆徽收受錢財的事宜,卻想不到吳帆徽將所有人都要拉出來。

    看著董其昌陰沉的臉色,再看看吳帆徽臉上冷笑的神情,唐世濟忽然明白了,恐怕想著通過這件事情來算計吳帆徽,是不成立的,弄得不好自己也要跟著搭進去。

    走出禮部的時候,吳帆徽看了看天空。

    天空是陰沉沉的。

    唐世濟的認輸,沒有讓吳帆徽的心情徹底好起來,他很清楚,梁子已經結下了,盡管他無所謂,且目前的重點,也沒有在這個地方,不過這裏麵的矛盾,總是會有爆發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