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交換條件
字數:4575 加入書籤
這些方子和備用的藥很快也都送到了屋子裏,費神醫快速瀏覽了一遍,搖頭說:官家,這些方子最多有三成嚴格按照楊仙茅太醫的原方來下的處方,其他大部分都多少做了修改。改過之後使得原來的方子效力大減。
宋神宗氣得更是火冒三丈,馬傳旨讓內衛去把擅自改動楊仙茅方劑的太醫全部送到大理寺下獄治罪。
王禦醫被帶到之後,一看見費神醫和桌的藥方和配藥,立刻便明白是怎麽回事了。沒等宋神宗開口,便噗通一聲跪在地,磕頭如搗蒜一般說道:皇,微臣罪該萬死,請皇恕罪,微臣有罪,請官家饒命啊。
宋神宗一字一句問道:你為什麽要改動楊仙茅太醫的方子害死了這麽多娘娘和王爺。
王院判哭著說:老臣實在是糊塗,是老臣一時鬼迷心竅,覺得楊仙茅的方子和配伍多少有些問題。所以按照老臣的思路進行了改動,這才促成大錯。
宋神醫怒不可遏,喝道:你剛開始醫治七王爺和八王爺的時候應該知道,你改動後的方子根本沒有任何用處。可你反倒為了維護你的說法,故意堅持改動方子,給娘娘和其他王爺醫治,狼子野心何其毒也來人,將他拖出去淩遲處死,家人發配邊疆充軍
王院判已經被嚇得魂飛魄散,連喊救命的力氣都沒了。而侍衛們也不會給他求饒的機會,直接將他拖走了。
宋神宗對費神醫說:你趕快去召楊仙茅進宮,讓他與你負責皇親國戚的醫治,不可再有半點閃失。
這段時間楊仙茅很忙。
皇宮裏出現瘟疫,楊仙茅並沒有被應征到皇宮裏來治病。他作為治療瘟疫藥方的創建人,卻沒能夠參與皇宮內院的醫治工作。主要是楊仙茅的醫館前來求醫人的實在太多,大家都堅信他才是治療瘟疫的最好的人,所以白天黑夜都有病人送來。
宋神宗在皇宮內院突然出現大量田鼠隨即瘟疫大規模流行之後,認為自己很可能是觸怒天庭,必須要積德行善,以求蒼寬恕。所以他得知楊仙茅在給城裏百姓醫治之後,便沒有招他進宮給自己親人和皇宮的宮女太監們醫治。沒想到他這舉措卻讓他的好些皇親國戚無辜冤死,成了太醫們一己之私的獻祭品。
現在他已經顧不得別的,先把自己的親人保住性命要緊。於是隻能咬牙下召,讓楊仙茅立刻進宮,參與主持皇宮內院的醫治工作。
楊仙茅到了皇宮內院,這時已經沒有消毒的程序了。因為現在皇宮已經成了一片瘟疫的世界,外麵還要可怕。嚴格的說來,反倒是裏麵的人到外麵需要進行消毒了。
不過,楊仙茅被接他的太監直接請到了高太後的寢宮,而不是皇帝宋神宗的寢宮,這讓楊仙茅感到很是有些意外。
走進高太後的寢宮,楊仙茅並不感覺如何奢華。
高太後端坐錦繡軟塌之,如雲的發鬢已經夾雜少許的灰白發絲。頭的金步搖輕輕搖擺,現出主人的尊貴。眉心一點桃紅花鈿,現出與眾不同的仙姿玉容。隻是眉宇間的淡淡的戾氣,讓人頓生陰冷。
楊仙茅忙前躬身施禮:微臣楊仙茅,拜見太後娘娘。恭祝娘娘福壽安康。
高太後緩緩點頭,道:叫你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跟你商議,是否答應,你可以自行斟酌,本宮不會強求。
楊仙茅忙拱手說道:太後懿旨,微臣一定盡心竭力做好。
高太後道:趙煦是官家最大的兒子,因為前麵的孩子大都已經夭折了。這一次他大難不死,靠你的藥方挺過了這一次的瘟疫,一定是個有福氣的人。
楊仙茅連忙說道:官家,太後和各位娘娘還有各位小王爺都是洪福齊天的。
高太後卻搖了搖頭說:並不是全部,有一個人,我覺得她不應該有福氣。這一次她也染了瘟疫,正等著你去治病。不過我希望你去給她醫治的時候調整一下藥方,讓她離開這個人世。她如果走了,世界會太平些了。此事辦成本宮不會虧待於你的。
楊仙茅心頭不禁一凜,沉聲說道:不知道太後所說的這人是誰
高太後緩緩吐出了三個字:德妃。
楊仙茅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他腦袋裏飛速旋轉,馬明白發生了什麽。看來皇帝病情已經拖不了多久了,在高太後心跟明鏡似的。最有可能承繼皇位的是大兒子趙煦,而趙煦的生母朱德妃則是高太後垂簾聽政的一道障礙。因為按理說,兒子當皇帝,垂簾聽政輔助兒子第一位考慮的應該是他的母親,而不是他的奶奶。
當然按照現在的皇宮內院和以往的慣例來說,高太後一貫強勢,她要執掌朝政,沒人會說二話。算是朱德妃也無法與之抗衡,但是這隻是表麵,私下裏仍然會有大臣議論。畢竟奶奶越過母親輔助孫兒,這間還是隔了一層,這在道義是有些說不過去的。
假如換一個思考角度,趙煦繼承皇位,他的母親朱德妃跟奶奶高太後同樣的強勢,兩個人治理天下的能力相同。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是朱德飛在第一位,她應該是輔佐兒子的首選,而不是年邁的奶奶。
這位高太後不知道是出於對權力的追逐,還是對兒媳的不滿意,又或者是對喜愛的孫兒的牽掛,以至於她要排除一切可能會影響到自己扶助孫兒成長的所有障礙,甚至包括孫兒的娘。
趙煦的母親朱德妃以前隻不過是個宮女,得到了皇帝寵幸,生了小王爺趙煦,這才得以位成為嬪妃。但是在高太後的眼這卑微的小宮女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從一開始,高太後很不喜歡朱德妃。總是找各種理由讓她難看,打壓她的勢力和權威。在這種巨大壓力下,朱德妃一直謹小慎微,不敢有絲毫犯錯。但這樣還是免不了婆婆的嚴厲斥責和刁難,而現在卻更要將其置之死地,這讓楊仙茅感到了一陣心寒。
楊仙茅當然不會直截了當拒絕,他故作沉吟不語,隻是想聽聽後麵高太後還有什麽要說的。
高太後從軟榻茶幾拿起一份奏折對楊仙茅說道:這是司馬光彥博和富弼聯名保薦你作為開封府通判的奏章,他們說你可堪大任,隻是還缺乏經驗,所以要從稍低一點的官做起。通判官職雖然小,但是位置很重要,他甚至可以左右開封府的一些重要決定。這個可是一個肥差,很多人即便是花一大筆錢也想得到這個職位。而本宮可以決定誰來做這個職位。
楊仙茅明白,這個高太後是想用開封府通判這個職位來換取自己不給患了瘟疫的德妃治病。
高太後接著說道:你如果晚來兩天,這件事不需要找你了,因為本宮相信她活不過兩天的。隻可惜皇帝太著急,立即下旨讓你來給這些皇宮內院患病的人醫治,以至於連本宮的話都聽不進去,執意叫你立刻進宮,因此本宮隻好你叫來商議這件事。
高太後沒有叫他下毒,也沒有叫他行凶,隻讓他玩忽職守不作為,不給她治病。這要是換成其他太醫,其實是非常有誘惑力的。因為什麽都不需要做能達到目的。
但是楊仙茅不一樣,他根本沒有什麽興趣在這個時代做官,他也不想繼續呆下去。他的目標是娶走藥香郡主,然後帶著她們離開。
但是現在他麵臨的是高太後的旨意,而根據楊仙茅的記憶,高太後將會在宋神宗駕崩之後執掌朝政七八年的時間,最後才在她孫子趙煦成年之後還政給了他,也是說後麵的皇帝其實是眼前這位老太婆。
楊仙茅見過宋神宗了,他的身體狀況讓人堪憂,還能堅持多久楊仙茅自己都不敢斷定。因為他的記憶並沒有皇帝準確的駕崩時間,淩霄尊者對俗世間的事情並不是在意。
楊仙茅隻沉吟片刻便作出決定,他當然不會因為一己私利害死朱德妃這個可憐的女人。不過他有他的辦法,他要既達到目的,又不會讓這位高太後找自己麻煩。
不過,既然這老太婆如此明目張膽的跟自己談條件,那自己不用客氣了。正好借這個機會跟她攤牌,與她攤牌跟馬要死掉的宋神宗要管用得多。在這個時候,宋神宗是沒有精力管這種事的。
高太後四周並沒有宮女太監,這種事當然不能夠讓其他人聽到。這也正和楊仙茅的心,於是道:太後娘娘把我當自己人,我很感激。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想請太後幫忙。這件事對於太後來說也是點個頭而已,並沒有更多的難度,不知道太後是否願意
高太後嘴角露出了一抹譏笑,帶著淡淡的嘲弄,有些戲虐地瞧著眼前這個小太醫。
她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居然敢跟她討價還價,心裏極其的不痛快了。不過她非常善於忍耐,她很明白什麽時候該用什麽樣的手段。而現在需要用懷柔的手段,至於將來,這個小太醫還能蹦出自己手掌心嗎把他搓扁搓圓還不都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因此高太後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說:你說吧,本宮隻要能做得到會考慮的。
3434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