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萬奴王疑塚 第五十六章 蒲鮮·萬奴

字數:3243   加入書籤

A+A-


    墩子這時候已經把孫穆青從棺材裏耗了起來,拽著他的“衣領”,摟著他的後肩,將孫穆青扶正坐好。
    我一看情況不對,趕緊攔住墩子喊道:“你他娘的,猴急個甚,放下,趕緊把他放下!”
    墩子看著我,一臉的不願意,揪著就是不肯放手,眉頭一皺衝我回道:“你這是幹什麽啊,一驚一乍的!劉豫曾經在能耐,他現在不過也就是一具死屍罷了,他還能吃人咋的!”
    我急得直擺手,跺著腳對墩子回道:“不是!他娘的不是劉豫,是孫穆青!”
    墩子越聽越糊塗,滿麵疑雲的問我:“誰?孫穆青是誰啊!”
    誒呀!我這急脾氣,也不跟他多解釋了,一把把墩子從棺材沿上推了下去罵道:“別他娘的問我,回去問你家孫小媚去!”
    也就在這個時候,剛還淚麵蹣跚的嚴教授,站在回廊裏喊我:“賢侄,且慢動手!這墓太蹊蹺了,壽棺裏躺著的可能不是劉豫,是蒲鮮·萬奴,是萬奴王!”
    “嗯?”
    這回好玩了,一座仙墓出了仨兒主!這回我也徹底蒙了,他娘的這座墓塚究竟是誰的坑?
    嚴教授由雲晶晶攙扶著,走到我身邊,探頭往棺裏一看。眉頭驟然打了一個死結,指指點點的疑惑著說道:“這......誒,此事詫異啊!蒲鮮·萬奴是金朝將軍,怎麽裏麵躺著個漢人!難道壁畫記述有誤?這墓的正主還真是劉豫!”
    哎呀......
    沒想到嚴教授這文化人,怎麽和墩子長了個一樣腦子!讓知識把腦袋堆傻了吧!就不能推敲著來想一下!這眼見的不一定就是事實。
    我咬著牙,抬手幹洗了兩把臉,讓自己清醒清醒。反過來問嚴教授:“嚴伯,您方才溜達了一圈兒,這且慢動手有何含義,還是您老看出了什麽門道,有了啥新發現!”
    這一句話倒是把嚴教授給問住了,他仔細瞅了瞅棺槨裏的屍身,又細細的端詳了半響壁畫,終究還是一言未發。
    我估麽著他在沒看孫穆青之前,應該是信心滿滿,可到了跟前發現所見和解析不符,想說之話根本站不住腳跟。
    您想,嚴教授,嚴教授,那是教授!自己不能坐實的言論,憑空說也有失他的身份。
    他琢磨了半響,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一拉雲晶晶,抬手衝著我比劃了兩下,意思還是讓雲晶晶告訴我吧。
    雲晶晶對著嚴教授一點頭,上前一步對我說道:“剛才我和嚴伯仔細審閱了回廊裏的所有壁畫,發現壁畫裏所記述的並不是偽齊皇帝劉豫的生平,而是金朝大將蒲鮮·萬奴。”
    我雙手抱臂,靠在棺材沿上,豎著耳朵想仔細聽聽,她雲晶晶和嚴教授究竟都得到了什麽見解。
    雲晶晶結合這自己的所學、所見、所聞表述的很快。據她說這蒲鮮·萬奴可算不上什麽忠臣,金章宗時,蒲鮮·萬奴初為尚廄局使。
    泰和六年,宋韓侂胄以恢複中原為名,分兵三路伐金。蒲鮮·萬奴以右翼都統,協助都統‘完顏賽不攻宋,赴溱水阻擊宋皇甫斌率領的中路軍。適值溱河水漲,宋兵扼橋相拒。
    ‘完顏賽不’決定,指派蒲鮮·萬奴與‘完顏達吉不’乘夜黑,分左右兩路渡河,大敗宋軍。隨後蒲鮮·萬奴率兵至真陽路斷宋軍後路,與諸軍一路窮追至陳澤,斬首兩萬級,獲戰馬雜畜千餘。
    溱水一戰擊潰宋中路軍,金軍乘勝連下淮南諸州縣,進至長江北岸。迫使宋東路軍後退,而西路軍則向金朝奉表投降,宋朝廷得信後頗為震恐。於是排使者同金朝再次簽訂和議。蒲鮮·萬奴因此役軍功晉爵一級。
    金衛紹王大安三年七月,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發兵南下攻金。金國為防範契丹人與蒙古結盟,令“遼民一戶,以二女真戶夾居”,從而激起契丹人的反抗。衛紹王派遣平章政事(金朝官稱)獨吉思忠、參知政事(金朝官稱)完顏承裕統兵迎戰,結果被蒙軍大敗於烏沙堡。
    烏沙堡之戰金軍大敗之後,蒙古軍乘勝南下。蒲鮮·萬奴被調往北線,任監軍,隨招討使紇(金朝官稱)石烈九斤,也有說是完顏·九斤,至野狐嶺抵禦蒙古軍。
    蒙古成吉思汗與南宋王朝聯手進攻金國撫州,取奉聖,雙方大戰於獾兒嘴。
    這時,已經晉升為監軍的蒲鮮·萬奴與招討使完顏·九斤等率兵,號四十萬眾,跟隨金軍主帥完顏·承裕駐軍於野狐嶺下,以遏止蒙古軍南下。
    但是,完顏·承裕畏怯,不敢與蒙軍迎戰,反而退兵宣平。當地土豪請命以士兵作先鋒,完顏·承裕也不敢用,但問此去宣德有無小路,而連夜領兵南逃了。
    第二天,金軍至澮河堡,與尾追的蒙軍交戰,金兵大敗,死者漫山遍野。烏沙堡之戰,特別是澮河堡之戰,使金軍元氣大傷。
    但是,衛紹王並沒有因此而深責完顏·承裕和蒲鮮·萬奴等將官,隻是“除名而已”。由於急等著用人,第二年,就又重新啟用了他們。
    衛紹王末年,金北邊的千戶耶律留哥(契丹人)在東北起兵叛金,攻略城池,屢敗前來鎮壓的各路金朝軍隊。
    契丹人耶的也起兵響應,起義軍迅速擴大,叛金之眾達十餘萬人。起義軍推耶律留哥為都元帥,耶的為副元帥,營帳百裏,威震遼東。
    至寧元年,衛紹王任命完顏·承裕為元帥右監軍、兼鹹平路兵馬都總管,率軍六十萬,去東北剿滅耶律留哥,蒲鮮·萬奴亦在軍中。
    此時,耶律留哥已投附蒙古,麵對金朝重兵,自度抵擋不住,馳表聞於蒙古,請求援兵。
    成吉思汗命按陳等率一千騎兵援留哥,雙方激戰於迪吉腦兒,耶律留哥以侄安奴為先鋒,橫衝金軍,加上蒙古騎兵相助,完顏·承裕與蒲鮮·萬奴等金將抵擋不住,遂潰敗,留哥俘獲甚多。
    三月,留哥自立為遼王,改元天統,建都廣寧,聲勢益大。十月,金朝廷發生政變,衛紹王被弑,金宣宗宣布即位,授完顏·承裕為遼東宣撫使,蒲鮮·萬奴為鹹平路招討使,對前次喪師之罪既往不咎,令其治兵效力。
    不久,完顏·承裕歸西,遼東宣撫使改由蒲鮮·萬奴繼任,成為遼東地區最高軍政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