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秋闈

字數:4853   加入書籤

A+A-


    “沈縣令,在下想參加今年的秋闈武官選拔。

    奈何在下並沒有參加過鄉試,還請沈縣令做主。”

    沈文勞一怔:“怎麽,小兄弟你想做武官?”

    武將,在大昌國同樣不受待見的。

    文官的地位是遠遠高於武將的,做武將其實並不是一件很有前途的職業。

    石小凡點點頭:“是的,在下鄉野之人,識字不多。

    隻是空有一身蠻力,隻能參加個武舉。

    此時,還請沈縣令成全。”

    此言一出,沈文勞登時放下心來,他哈哈一笑:“此事好辦,區區一個縣試,還不是本官一句話的事。

    隻要小兄弟願意,本官還可以讓你成為本縣武秀才,如何?”

    大昌國武舉一依文榜程序,考試大致分四個等級進行。

    一: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

    二:州試,在州府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

    三:會試,在京城進行,考中者為武進士。

    四:殿試,會試後已取得武進士資格者,再通過殿試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稱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頭名是武狀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稱為“鼎甲”,獲“賜武進士及第”資格。

    二甲十多名,獲“賜武進士出身”資格。

    二甲以下的都屬三甲,獲“賜同武進士出身”資格。

    殿試的規格很高,一般由皇帝親自主考。

    考試揭曉後,在文政殿唱名,永壽城外掛榜,並賜給武狀元盔甲。

    然後由兵丁護送武狀元歸第,炫耀恩榮。

    第二天,在兵部舉行盛大的“會試宴”,又賞給武狀元盔甲、腰刀等,賞給眾進士銀兩等。

    大昌國等級差別甚大,同樣是武進士,一、二、三甲的等級和榮譽卻大不相同。

    自然狀元是出盡了風頭的,登第後的三天內,可以披紅掛彩,上街誇官,真所謂春風得意、風光十足了。

    對於一個小小的縣試,沈文勞還是有辦法說了算的,讓石小凡輕鬆中個武秀才,並不是一件難事。

    誰知,石小凡搖搖頭:“多謝沈縣令抬愛,在下還是想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

    說實話,沈文勞對於石小凡還是有些瞧不起的。

    他的小身子骨,在武場上怕還不夠人家一拳打的。

    不過表麵上,沈文勞還是嗬嗬一笑:“年輕人有此誌向倒也難得,好,本官稍後給你寫封舉薦信。

    秋闈的時候,你自去參加便是。”

    石小凡這才站起身,對著沈文勞施了一禮:“如此,在下多謝了。”

    沈文勞很滿意,這些山貨確實有些非同尋常之處。

    尤其是這個木耳,將來送到皇宮作為貢品,定然會受到一眾嬪妃甚至於萬歲爺的青睞。

    到時候,這可是妥妥的是自己的政績啊。

    突然,沈文勞似乎想起了一件事:“等等,你們二位,不會就是那個修了一條路的青山村吧?”

    石小凡和趙禎二人互相對望一眼,一起點頭道:“正是。”

    沈文勞萬萬沒想到,這兩個人竟然就是來自於修了那條路的村子:“好好,你們青山村了不起。

    能然能修出百裏路至青石鎮,此事本官已經上奏朝廷。

    朝廷對於你們村民的壯舉,也表示了恩賞。”

    修一條路沈文勞是很關心的,當然他還沒有無私到去關心青山村村民的生計。

    而是,修路屬於自己的政績。

    就像他問石小凡和趙禎要變異木耳,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政績。

    並不是,為了他個人的口福。

    沈文勞是個官迷,不知道他做了什麽樣的事,竟然得了小王爺的賞識,賞了他一斤茶葉。

    於是,沈文勞加倍的打了雞血一般,愈發想在任上做出些政績。

    青山村通了路算得上是一條政績,所以他才會如此的熱情。

    變異木耳送進宮中,成為貢品,也是一條政績。

    所以,沈文勞會加倍的熱情。

    至於石小凡想參加武舉,一個縣試對於沈文勞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但石小凡不想徇私,隻是要一封舉薦信。

    沈文勞更是樂意之至,隻要他們能保證木耳的供應。

    木耳對於石小凡他們來說根本不成問題,這種變異木耳生長迅速培育簡單。

    能成為永壽城的貢品。

    對於青山村來說更是一條發家致富的門路。

    秋闈縣試很快到了,武舉並不注重字體,隻要會寫字能認字就行。

    但是,對於兵法卻很嚴苛。

    兵法考試,也是一項很嚴苛的試題。

    讓石小凡驚訝的是,兵法中,出的許多試題極為刁鑽。

    出題之人絕對是個將才,對於戰場形勢、排兵布陣、計謀運用等等,都很詳細。

    比如有道試題就是,若臨河攻城,己方數八倍於敵,如何才能攻下城池?

    題目中,把敵我雙方介紹的極為詳細。

    考的是,學子們的臨場發揮能力。

    如果讓你來指揮這樣的一場戰爭,你該怎麽打。

    打仗,石小凡是輕車熟路。

    試題基本都是一些操練士卒,兵法打仗之類的問題。

    他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便匆匆交卷了。

    武將試題不怕字跡潦草,也不怕你有錯別字。

    隻要你答題新穎,能以最少的傷亡獲取最大的勝利。

    能獲得主考官的認可,就行了。

    重要的除了做題,還有就是比武了。

    比武的項目,無非也就是舉重、弓馬騎射、兵器使用、然後是比武之類。

    石小凡可是在大宋朝得過能射武臣伴射稱號的人,箭術超群這個自不必說。

    舉重弓馬騎射之類,更是輕車熟路。

    至於比武,自己有著山神能量加持。

    縣試的時候,石小凡輕輕鬆鬆便一舉奪魁。

    石小凡中了武秀才,而且打遍全縣無敵手。

    其他幾個參賽的武人,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對手。

    這讓沈文勞大為吃驚,他萬萬沒想到,區區一個縣試,石小凡取得了的如此優異的成績。

    於是,沈文勞親自設宴招待,對石小凡也是極盡熱情。

    為什麽他一個縣令,會對一個武秀才如此客氣。

    除了之前和石小凡有些交情,更重要的就是投資了。

    別看石小凡現在僅僅就是個武秀才,可接下來還有州試還有京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