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七十七章 禮物

字數:4960   加入書籤

A+A-




    路三通萬萬沒有想到,此時當今天子會駕臨睦州。

    之前路三通做過京官,自然是認識趙禎一行人。

    這次官家不但親自前來,竟然還帶著皇城司的葉公事。

    路三通隱隱感覺到有些不妙,他隻能硬著頭皮跪地迎接。

    州府衙門的官差一聽說是皇帝駕到,嚇得紛紛跪地,一起山呼萬歲。

    趙禎端坐在州衙大堂,看著跪在下麵的路三通,冷冷的說道:“路知州,朕途徑睦州,可是見了你的不少好事啊。

    攔路設卡收費,朕這一路走來,過了不下三十道哨卡。

    每一道哨卡都要收錢,路三通,你好大的膽子!”

    完了,誰能想到皇帝會到睦州來。

    來了,也不提前打個招呼。

    要命的是,還被皇帝發現了。

    其實睦州是個好地方,怎奈來了個狗官路三通。

    隋仁壽三年,以新安故城置睦州,治新安縣。

    大業三,改睦州為遂安郡,桐廬縣來屬,改新安縣為雉山縣,仍為郡治。

    唐武德四年,複遂安郡為睦州。

    同時在桐廬置嚴州,州治桐廬,分金華複置建德縣歸屬嚴州管轄。

    神功元年,睦州治由雉山移建德。

    唐光化三桐廬屬杭州。

    宋太平興國三年桐廬複屬睦州。

    睦州本來算得上是經濟發達,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與此。

    趙禎將路三通貶黜睦州,其實已經算是格外照顧了。

    要不是看著路貴人的麵子上,趙禎也不會給路三通睦州知州這個肥差。

    誰曾想,這個路貴人的親兄長,到了睦州竟然開始為禍一方起來。

    本來,這睦州知州是張伯玉的。

    因為趙禎將路三通貶黜到了睦州,這才無奈將張伯玉調任其他地方為官。

    而張伯玉在睦州為官還算清廉,當時的睦州被建設的好生興旺。

    甚至於,張伯玉曾為睦州作詩一首。

    詩曰:千家樓閣麗朝暉,人到於今說釣磯。

    雨後數峰驕欲鬥,春來兩港活如飛。

    高吟多謝沈家令,中酒長憐杜紫微。

    更愛嚴城無鎖處,白雲搖漾去還歸。

    張伯玉何許人也,張伯玉,字公達,建安人。

    北宋天聖二年登進士第。

    以後又登書判拔萃科。

    慶曆元年,出任吳郡從事兼郡學教授;接著以秘書丞為太穀令。

    他愛民勤政,廣興水利。

    慶曆四年,範仲淹以其敢言清節,薦於朝廷任職。

    皇祐元年官侍禦史。

    當時陳執中為相,伯玉說:“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

    因而得罪陳執中,出知太平州。

    趙禎惋惜伯玉,離京前,賜銀錢五萬。

    至和年間,伯玉任嚴州副知州。

    嘉祐八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

    伯玉興學育才,作出很大成績。

    治平二年,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編戶浚溝七尺,植榕綠化。

    數年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伯玉植榕聲名盛極一時。

    伯玉多學而博識,文章為曾鞏歎服。

    他嗜酒善詩,有“張百杯”、“張百篇”之號。

    官終檢校司封郎中。

    慶曆初張伯玉以秘書丞知並州太穀縣時,範仲淹推薦應賢良方正能直言(《範文正集》卷一八《興趣張伯玉應製科元》)。

    至和中通判睦州,時年三十,後遷知福州,移越州、睦州。

    張伯玉不但嫻熟吏治,而且擅長文學。

    張伯玉詩,據《嚴陵集》、《會稽掇英總集》等書所錄,編為二卷。

    張伯玉在任期間,號召百姓按戶種植榕樹,福州出現“綠陰滿城,暑不張蓋”的景象。

    所以福州別名榕城。

    趙禎是非常欣賞張伯玉的,甚至於,沿途回京的時候,趙禎也特意去張伯玉治下的越州去看望過他。

    而張伯玉將自己所書的《蓬萊詩》2卷送給了趙禎,趙禎一路翻閱,愛不釋手。

    本來,這睦州是張伯玉治下。

    就因為趙禎看在路貴人的麵子上,將路三通擔任了睦州知州一職。

    誰知道,這路三通一到睦州上任,把一個原本好好的治所,弄得是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甚至於,這睦州成了他路家的天下。

    尤其是路三通的兒子路凱,在此地橫行不法殺人放火。

    甚至於,光天化日之下肆意殺人。

    這一切,就因為自己有個老爹路三通罩著。

    而路三通,則是由宮中路貴人罩著。

    即便是有人彈劾這對父子,路三通也絲毫不懼。

    此時,若非趙禎親眼所見,他是萬萬不敢相信,這個路三通竟然喪心病狂至此。

    路三通瑟瑟發抖,好在知道官家寵幸自己的親妹妹路貴人,當下他硬著頭皮戰戰兢兢道:“回陛下,臣著實罪該萬死。

    隻是這睦州官府日常辦公所需費用頗多,臣又不好向百姓征集賦稅,無奈隻好在路上設卡收費。

    臣雖罪該萬死,可臣收來的錢都用來興建睦州城所用,此事,還請陛下明察。”

    趙禎冷笑道:“路三通,你竟敢羞辱與朕。”

    路三通嚇得一個哆嗦:“臣不敢。”

    趙禎怒喝道:“既然不敢,為何還在這信口雌黃。

    你以為朕是三歲小兒麽,朕這一路所見所聞,皆是見百姓罵你父子魚肉百姓之舉。

    路三通啊路三通,朕知你在京城侵占百姓土地,這才把你貶到睦州,希望你改過自新。

    沒想到啊沒想到,你竟然在此地如此喪心病狂的欺壓百姓!”

    趙禎很是憤怒,又是外戚又是外戚。

    古人誠不欺我,曆朝曆代的外戚專權不說,橫行不法的事情所在多有。

    萬萬沒想到,這個路三通竟然也是這路貨色。

    路三通嚇得瑟瑟發抖,可還是硬著頭皮狡辯:“陛下開恩,臣是冤枉的,陛下開恩啊。”

    趙禎“哼”了一聲:“好,既然你說你是冤枉的,朕便送給你件禮物,你好好看看吧。”

    話音剛落,葉青手下的兩名邏卒,便抬著一個麻袋走到了大堂之上。

    路三通大為奇怪,不知道皇帝為何要突然送自己禮物,不知道又是什麽樣的禮物。

    正疑惑間,便看到皇城司的邏卒抬上來一個麻袋。

    不過他知道,皇帝送給自己的禮物,怕不是什麽好東西。

    等邏卒打開麻袋,將麻袋解開之後,路三通差點驚的暈了過去:“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