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八十一章 老本行

字數:4583   加入書籤

A+A-




    路三通終於被判了,死刑。

    趙禎處判的是淩遲,然而淩遲畢竟太過殘忍,最終,改為五馬分屍。

    雖然,同樣的殘忍。

    淩遲僅限於謀逆之類的大罪,曆史上真正實行淩遲的罪行其實很少。

    而身為宋仁宗的趙禎,就執行過一次。

    那次,是因為一些妖人作祟,甚至於,趙禎把惡法淩遲列入《宋刑統》開曆史之先河。

    天聖九年,趙禎頒下一道詔書:“如聞荊湖殺人祭鬼,自今首謀若加功者,淩遲、斬;募告者,悉畀犯人家資;捕殺者,重其賞。”

    從此詔書來看,這位仁宗皇帝真的是動怒了,一向好脾氣,甚至被包拯拉著衣袖噴一臉唾沫的皇帝何時這麽動怒過。

    翻遍曆史,以仁字為廟號的皇帝屈指可數,在很多人眼中趙禎是一位非常仁慈的皇帝,他克製權欲,虛心納諫,處處為他人著想,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老好人,或者實誠君子。

    甚至於曆史上的趙禎去世的時候不光是國內痛哭一片,就連敵對的遼國皇帝耶律宗真也為之痛哭,還立畫紀念。

    對待國民,他以民為本。

    對待臣子,同樣懷有仁德。

    致使其治下名臣輩出,歐陽修,包拯,狄青等,文化上繁榮昌盛,經濟上百姓富庶,對外止戈息兵。

    某次,因為饑荒發生了一起盜米傷主的事情,這在別的朝代可是死罪,趙禎卻道:“饑劫米可哀,盜傷主可疾。

    雖然,無知迫於食不足耳。”

    饑民的死罪統統免除。

    宋太宗時期就曾法令禁止兩廣地區的“殺人祭鬼”風俗,沒想到後來到仁宗朝時期竟發展到四川、湖北、湖南,一度影響到中原有小一半地區開始流行如此恐怖的風氣,到處殺人祭鬼。

    後來石小凡破了這樁案子,趙禎盛怒之下下旨將這殺人祭鬼的妖人全部淩遲處死,以儆效尤。

    後來果然南方等地不再出現殺人祭鬼的現象,趙禎雖然仁慈,可是也有底線的。

    像是死有餘辜的路三通這樣的貨色,他父子兒子可以說是罪惡滔天罄竹難書。

    趙禎本欲將其淩遲,他想到石小凡曾經跟自己諫言說,淩遲太不人道。

    石小凡不是什麽聖母,可是他對於淩遲確實是持有發對態度。

    這種罪行實在過於殘忍,石小凡其實是主張廢除的。

    因為石小凡的一念之仁,趙禎這次決定放過路三通父子,給予五馬分屍的刑罰。

    五馬分屍同樣的殘忍,將路三通的手腳用繩子綁了。

    腦袋也拴在一根繩索之上,然後,五匹馬順著五個方向拉扯。

    最後,整個人被撕碎。

    過程就無需贅述,總之路三通父子的死,使得睦州終於見了青天。

    趙禎的心情卻好不起來,大宋朝,為什麽這麽多的狗官。

    為什麽這些狗官,就是殺之不盡。

    趙禎很憤怒,什麽時候,才能真正的天下升平。

    其實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隻要封建王朝的體製存在,貪官汙吏就沒有斬盡殺絕的那一天。

    不過,你可以遏製。

    回京之後的趙禎,便采取了一係列雷霆措施,開始嚴厲反腐。

    首先,廣開言路。

    同時,放開匿名彈劾係統。

    各部官員,甚至於各地官員都可以采用匿名舉報的方式。

    誣告者無罪,雖然這樣會造成一些誣告的案子。

    可是,朝廷對於舉報的案子,會采取極其謹慎的措施,認真徹查。

    同時,嚴厲限製三省六部官員的權利。

    尤其是吏部、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官員,一定使得這些官員能夠受到監督,以防止他們混淆是非。

    比如這次路三通的案子,就是因為門下省的官員,在受到路貴人的指使後,給壓了下來的。

    趙禎嚴厲處罰了涉案官員,充軍發配。

    同時,將路貴人廢為庶民,幽禁與冷宮。

    一向得寵的路貴人,就這樣被打進了後宮。

    而趙禎也沒閑著,很快將在睦州遇到的褚飛飛,重新冊封了美人。

    褚飛飛年輕又漂亮,趙禎很快就把路貴人拋諸腦後。

    帝王無情,古來有之。

    石小凡沒那愛好,他就喜歡守著自己的老婆孩子,守著流求島的一畝三分地。

    趙禎回京了,石小凡便開始在流求島大肆擴建,實行著自己興建流求島的計劃。

    如今的流求島野人已經不複存在,島上風景秀麗,尤其適合居住。

    南方各省,依舊有大量的百姓遷入。

    石小凡決定將這些百姓,往島上的四周發展。

    總不能全部聚集在台州城,像是台北台南等地,都得有百姓遷入。

    隻有占據了整個流求島,才能發展整個島嶼。

    石小凡決定將台州作為流求島的治所,然後在流求島北段設置台北州,在流求島的南側設置台南州。

    在台州的東側另一端沿海,設置台東州。

    可是,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尤其是金錢,好在石小凡什麽都缺,唯獨就是不缺錢。

    流求島繼續在建設之中,此時曹小梅的病情終於痊愈。

    石小凡決定,再次帶人巡島。

    不過,這次石小凡決定兵分三路。

    來福帶五百人去流求島北段,自己帶著五百人去流求島南段,丁順帶著五百人去流求島東側。

    這次巡島,除了深入了解一下流求島的風土人情。

    更重要的是發現礦藏,還有就是繪製地圖。

    地圖務必要詳盡,山川河流一定要精確。

    這是個耗時耗力的過程,好在反正石小凡也無事,就帶著人開始了巡島。

    沒想到,流求島的礦產資源竟然很是豐富。

    當然,這個豐富是對於大宋朝這個時代來說的。

    煤、硫磺、金、銅都被陸續發現,煤是最主要的礦產,集中在北部地區,蘊藏量豐富,足夠石小凡冶煉所用。

    金、銅以東北部的東部中央山脈以東至海岸一帶為最富集。

    鐵礦也被陸續發現,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這些礦藏足夠使用。

    尤其是煤礦的發現,可以為冶鐵業帶來極大的便利。

    石小凡無需再用大船,從內陸運輸煤炭了。

    有了煤炭,石小凡又開始蠢蠢欲動,他決定,重新幹起自己的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