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零五章 迎親

字數:4552   加入書籤

A+A-




    宋代婚禮隻保留了納采、納吉、納征、親迎四個程序,但在議婚時開始出現了相媳婦和通資財的做法。

    婚禮一般的都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步。

    但在宋朝的時候隻保留了納采、納吉、納征、親迎四個程序。

    由於商品經濟比較發達,在議婚時,開始出現了相媳婦和通資財的做法。

    相媳婦就是相親,由男女雙方約定一個日期,雙方見麵,如果相中就在女子的發髻上插上金釵,成稱為“插釵”,如果不中意,則要送上彩緞,稱為“壓驚”。

    這個就直接忽略了,趙昉和石蓁蓁自幼相識,所謂的相媳婦和通資財就用不上了。

    通資財是在通婚書上除寫明男女雙方的姓名、生辰外,還要寫明家中財產狀況,嫁娶論彩的表現十分明顯。

    在親迎之前,男方要送花粉一類的東西“催婚”,女家要用帳幔,被褥之類的裝點新房,稱為“鋪房”。

    而皇長子趙昉和石蓁蓁的婚禮已經不單單是皇室的婚事了,而是涉及到彰顯國威上麵。

    這就隆重了,隆重到文武百官集體出動,其隆重程度,不亞於一場宮中大型祭祖活動。

    單單是價值不菲的手織紅毯,一路從皇宮鋪設到石家,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宮衛隊伍。

    再加上,這沿途張燈結彩的擺設。

    至於彩禮,據說足足拉了幾百輛馬車。

    馬車沒有直接送到石府,而是在京城轉了一圈之後,一路出京去了膠州。

    膠州灣有個巨大的港口,這些材料需要送到膠州灣上貨船,然後送到流求島。

    畢竟,流求島上將來是趙昉和石蓁蓁生活的地方。

    說白了,趙昉更像是入贅。

    當然皇室是不可能入贅的,於是朝廷在流求島的台州,又出資興建了一所王府。

    作為皇長子趙昉,和石蓁蓁的婚房。

    幾百輛馬車的彩禮,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一路浩浩蕩蕩,由宮中侍衛趕著,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上轉悠。

    整個東京城沸騰了,看熱鬧的百姓數以百萬計。

    如此聲勢浩大的婚禮,眾人還是第一次見。

    新郎趙昉領著花車,去往石府,花車迎親由此開始。

    此時的石蓁蓁一身鳳冠霞帔,頭上蓋著大紅蓋頭。

    在石府等著迎親隊伍的到來,狗腿子們早就一大早在院子裏等候。

    石小凡洋洋得意,不曾想轉眼自己已是而立之年。

    如今,自己的女兒都要成親了。

    一路吹吹打打,迎親的隊伍終於到達了石府。

    眾人分別見了禮,石小凡和趙嫕還有曹小梅坐在大堂上。

    趙昉一身新郎官袍,進堂後給施了禮。

    然後,迎接石蓁蓁上轎子。

    石蓁蓁在侍女的攙扶下上了轎子,新娘上轎後還有討吉利錢要喜酒吃的習俗。

    吉利錢隻是個象征,然而,趙昉帶來的不是銅錢,而是金瓜子。

    沒錯,一顆顆金瓜子擺了滿滿一托盤,金子沉重。

    就連端著盤子的侍女都有些吃力,她努力的端著盤子,來到石蓁蓁跟前。

    石蓁蓁自然也不客氣,伸出白嫩的小手,一抓抓了一大把金瓜子。

    周圍圍觀的百姓們.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還有叫喊聲。

    這是大皇子熱鬧的婚事,百姓們自然不肯錯過這場熱鬧。

    眾人看著這個身材窈窕的新娘子,雖然看不清新娘子的長相,可早就聽說駙馬爺府上的千金美貌無雙,心中無不暗暗讚歎,當真是郎才女貌一對璧人。

    石蓁蓁抓起一把金瓜子,轉而撒向了人群……人群中立刻瘋了,這可是金瓜子,金子的!人們不斷的瘋搶著,這些金子,金子、到處都是金子,既然身為敗家子的女兒,自然也不能浪得虛名吧。

    於是,石蓁蓁開心的抓起一把又一把的金瓜子,不斷的撒向人群。

    人群瞬間失控,本來,新娘上轎有撒錢的習俗。

    可是撒的都是銅錢,一般大戶人家,也就是撒幾十上百個銅板圖個吉利。

    可誰知,人家這位駙馬爺的千金,竟然撒的金子。

    一個金瓜子價值不菲,何況還是滿滿一盤子。

    瘋搶的百姓,甚至於有人大打出手。

    這可是金子,搶到一顆,就已經珍貴至極。

    石蓁蓁才不管百姓們的瘋搶,她撒完了金瓜子,就上了轎子。

    剩下的人群,依舊在地上拚命的找尋著。

    因為是一片黃土地,有的金瓜子在踩踏中落入土中。

    於是,有的人俯身在地上胡亂摸索,然後不經意間被人踩了一腳,進而吱哇亂叫。

    這就完了麽,當然沒有。

    從石府的紅毯鋪路,一直到皇宮的路程並不近。

    一路上,趙昉旁邊的宮人,在不斷的向著路邊的人群撒著錢。

    這次就沒有這麽敗家了,再撒金瓜子那就真成敗家子了。

    這次,沿途撒的,都是碎銀子。

    不過,雖然碎銀子比不上金瓜子,可也是價值不菲。

    這些都是上好的官銀,被剪剪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盤子裏沿路揮灑。

    路邊的百姓們,再次的互相爭搶起來。

    這是一場金錢的狂歡,遍地的碎銀子,有的宮人故意把碎銀子漫天飛舞,有的撒的很遠。

    可是人們依舊蜂擁而至,爭相哄搶著。

    沒有人能夠做到把婚禮做的如此奢靡,直到到了皇宮門口,新娘下來,有“撒穀豆”求吉利的做法。

    大宋朝的政治開明,許多規矩禮儀並沒有那麽森嚴。

    即便是皇宮,依舊是許多規矩都是按照民間的習俗。

    比如說,皇子管皇帝和母妃,也和尋常百姓一樣叫爹娘。

    是以,即便是石蓁蓁的轎子到了皇宮門口,依舊是有撒穀豆的習俗。

    趙禎下旨,在皇宮為皇子專門將福寧殿賜給了趙昉,作為新人新房。

    宮中登時熱鬧了起來,太監和宮女們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趙禎自更是高興,破天荒的停朝一日,隻為宮中狂歡。

    為此,凡是宮中的太監宮女,人人都賞賜白銀二十兩。

    這些錢,都是皇帝趙禎的私房錢,來自於西山的收入。

    二十兩銀子,對於太監宮女們可是一筆巨款。

    即便是皇太子成親的時候,都沒有這等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