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真是一個好日子

字數:5192   加入書籤

A+A-




    誰都以為,戰爭已經結束了,最清閑的地方,應該是元首親自統轄的最高統帥部了。 vw

    可惜的是,這裏現在忙碌的狀況,對英國全麵開戰的時候,還要忙碌一些。

    無數的件被送到了這裏,然後被秘書還有各級軍官分類處理,歸類之後統一送到凱特爾元帥手。

    德國的東線真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武裝集團。這裏有20萬人的意大利遠征軍,還有羅馬尼亞等國家的仆從軍。

    再加整整300萬的德國陸軍部隊,每天消耗的吃的東西,是一筆龐大的開銷。

    這些部隊還裝備了各種型號的汽車,配備了大量的馬車。牽引火炮裝甲車突擊炮還有型號繁雜的坦克。

    勤儉的德國部隊,從2號坦克一直到最先進的5號豹式坦克,都還依舊裝備在各支裝甲部隊手。

    炮兵部隊更是裝備了不少2號坦克底盤改造的150毫米口徑榴彈炮,以及大名鼎鼎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當然了,裝備最多的依舊還是那幾樣東西,3號突擊炮4號坦克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從這裏也能輕易的看出來,元首開創的坦克殲擊車究竟有多麽重要,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時間裏,它已經成為德國裝甲力量的堅了。

    因為西線的戰鬥已經結束,有無數的飛機要從西線調往東線去。在西線德國常年保持著5000架左右的各種型號的飛機,現在它們大部分都可以飛到東線去參戰了。

    大約有700架的ju52運輸機,1500架fw190係列和109係列的戰鬥機,還有1700架以的ju88轟炸機和ju87斯圖卡飛往東線。

    每天大家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飛機從自己的頭頂飛過,數量多的讓大家都數不清楚個數。

    西線的飛機從5000架左右一下子減少到了1100架左右,這之間節約了多少力量,也不言而喻了。

    德國在東線原本的3700多架飛機的劣勢狀態一下子被扭轉了過來,飛機數量猛增到了7600架這樣一個可怕的數值。

    曆史,德國在巴巴羅薩行動的時候,擁有飛機5000架左右。李樂現在顯然要曆史強大了太多太多。

    首先,他打贏了不列顛空戰,勝利讓他節約下了至少1000架的飛機。

    其次,他控製了部分英國,打垮了英國也讓他可以減少法國境內的戰鬥機數量,也讓他可以多抽調大概500架飛機參戰。

    最後,施佩爾的工業統籌提高了德國的生產效率,所以讓德國多出了整整1000架飛機來作戰。

    擁有了這樣多的飛機,李樂的空軍戰鬥力絕對可以用驚人這個詞來形容了。

    他的飛機對手能天的飛機可要先進的多,他的飛行員可要對手的飛行員強大的多。

    為了解決進攻蘇聯的後勤補給問題,我們把補給站修建的太靠前了凱特爾指著地圖,對李樂介紹著目前的邊境狀況。

    物資和部隊構成分配,都是按照進攻來規劃的。如果要臨時更改成防禦模式,損失可能會更加巨大。

    德國部隊太適合進攻了,以至於讓他們防禦實在太讓人覺得浪費。大量的部隊配置靠前,這個時候撤退容易製造混亂。

    蘇聯人如果有所察覺,突然越過邊境開始進攻,德國邊境會陷入一場讓人絕望的潰敗之。

    李樂看著地圖,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進攻好,還是轉入戰略防禦更符合現階段的情況。

    再沒有他熟悉的曆史給他借鑒,他現在完全要靠自己的判斷,來指導第三帝國的發展了。

    曆史早已經麵目全非,如果說英國還在的時候,曆史還有三分慣性。那麽當英國投降的一刹那,曆史脫離了原來的軌跡,走向了一條李樂完全不知道的岔路。

    之前,李樂擬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完全是按照曆史慣性做的一係列修補。

    可是這場戰爭因為蘇聯的反應還有英國的倒下驟然提前,這讓李樂做的一係列改進修補,都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如果提前執行巴巴羅薩計劃,結果會不會失去控製李樂盯著地圖,開口問凱特爾。

    聽到元首的問題,凱特爾不適應的一愣。他不知道這個問題為什麽會讓他感覺到不適應,可是本能是讓他感覺到了不同。

    然後,這位德國元帥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哪怕在大家都不看好的入侵英國的作戰行動開始之前,元首都沒有用詢問的語氣,征求過他的意見。

    想到了這裏,凱特爾意識到元首對這一場超出了計劃之外的戰爭,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緊接著這位德國元帥釋然了帝保佑,誰麵對這樣一場傾全國之力,決定世界命運的戰爭,能有必勝的把握

    我的元首提前展開進攻計劃,我們的進攻會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失去動力,這是您早知道的事情。凱特爾也不好回答,隻能說大家早已經推演過無數遍的答案。

    李樂點了點頭,突然開口對凱特爾吩咐道:那我們盡快執行巴巴羅薩計劃,打到斯摩棱斯克,到斯摩棱斯克

    這算什麽凱特爾心想道。剛剛在3月8日簽署了英德停戰協定,結果在3月10日決定再一次進入戰爭狀態

    也是說,元首實現了他對這個國家人民的承諾:打敗英國會迎來和平。可惜的是和平是到來了,不過僅僅隻到來了兩天而已

    多麽的諷刺啊,人民熱愛的好元首,在停戰的第三天,開始醞釀新的戰爭了。

    不過,作為一名元帥,凱特爾一開口回答的內容變成了:我的元首,後繼乏力的攻擊,是會遭到猛烈的反擊的。

    現在我們手裏多了700架以的運輸機,還有更多的轟炸機負責清除障礙地麵推進的速度會更快一些,物資運輸也能更多一些。李樂倒是較樂觀,因為他知道那場不曾發生過的巴巴羅薩行動。

    知道那個計劃的他,在擬定新的巴巴羅薩計劃的時候,給參謀們提供的數據,也要大家樂觀估計的要嚴酷的多。

    很多人認為蘇聯的部隊戰鬥力不高,大量損失有生力量之後,會潰敗投降。

    可是李樂知道,即便是打到了莫斯科城下,斯大林和他的部隊,也沒有半點投降的打算。

    甚至斯大林還頒布了一個命令,命令處決一切後退的指揮官,還有放棄陣地的士兵。

    德國也是第一次在蘇聯境內體驗到了焦土政策,體驗到了殘酷的巷戰,究竟有多麽的可怕。

    讓勃勞希契做好準備,我們一定要在蘇聯人發動進攻之前,搶先發動攻勢這一點李樂和他的幕僚凱特爾,實際是有共識的。

    凱特爾甚至還有勃勞希契,古德裏安以及曼斯泰因,倫德施泰特還有魏克斯等等都有著一樣的想法。

    所有人都認為,與其要一個被入侵的大義,不如首先發起攻擊更符合德國軍隊的傳統優勢。

    與其把波蘭甚至是羅馬尼亞打成一片廢墟,倒不如直接攻入蘇聯本土,在烏克蘭廣袤的平原作戰來的舒坦。

    在這種想法的催動下,德國軍隊高層普遍願意先發製人,李樂也是懷著這樣的一個想法,才準備提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的。

    這個時候,德國發達的高速公路,汽車一輛接著一輛的飛馳,正在把盡可能多的物資運往前線。

    天空,運輸機可都不是簡單的轉場,它們也肩負著運輸的任務,把西線儲備的航空炸彈,盡可能多的運輸到東線去參戰。

    小路也同樣並不安寧,戰馬還有自行車成了這裏的主角。高頭大馬還有自行車馱滿了生活用品,仿佛一下子把時光拉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般。

    最忙碌的還是要數鐵路沿線,大量剛剛新生產出來的坦克被運往東線,車廂坐滿了要去東線報到的新兵。

    在大家都還歡慶著和平到來的時候,第三帝國的運輸係統正在開足了馬力,為新的一場戰爭做著最後的準備。

    從利亞運輸出來的石油,因為沒有了敵軍襲擊的威脅,效率更高的抵達意大利還有希臘。

    無數的成品油被送往前線,驅動著德國前所未有的強大裝甲兵團與空軍部隊,準備與一個同樣強大的敵人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

    新的巴巴羅薩對陣曆史可能不存在的大雷雨計劃,雙方在邊境囤積的力量都被調動起來,戰鬥似乎一觸即發。

    我的元首,那麽,進攻發起的日期,要定在哪一天呢知道事情已成定局的凱特爾,開口問站在他麵前的元首。

    李樂想了想,排除掉準備開戰的幾天時間,他最快也隻能在一周後才能發動進攻。

    於是元首大人緩緩的開口,給出了一個具體的行動日期:暫時定在3月20日吧在那一天,執行巴巴羅薩計劃

    這真是一個好日子我的元首立正敬禮之後,凱特爾開口祝賀道。

    393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