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劇透故事

字數:5251   加入書籤

A+A-


    耶律馳不以為然。

    《三國故事》他也一直有追閱。

    還記得在上一回,正寫到大司徒王允心懷舊主,一心想除掉奸賊董卓,便假借壽宴與各公卿商議。

    耶律馳記得清清楚楚,那書裏寫的,眾官痛哭而無計可施,隻得曹操一人撫掌大笑曰:“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

    當時,讀了這段,他想象到那個畫麵,忍不住拍案叫好。

    大家都喜歡劉玄德,可他卻偏最愛曹孟德。

    等待《汴京小刊》裏麵這個所謂的“連載”,耶律馳等得極度不耐煩,隻好去尋了相關的史書來讀,什麽《三國誌》,什麽《獻帝春秋》,什麽《曹瞞傳》,統統都讀過了,權當作是解解饞。

    讀得越多,他越發喜愛曹操。

    過人的膽識、魄力。

    果斷。

    聰明絕頂。

    文采風流。

    即便是有時自相矛盾的行為,也隻是更顯得可愛可親。

    時而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有寬宏大量的時候,也曾心胸狹窄。可以說是大家風範,小人嘴臉;有英雄氣派,也有兒女情懷;既是閻王脾氣,亦有菩薩心腸。

    這樣的曹操,如何會與董卓是一路人?

    “我記得在上一刊裏,曹操說……”耶律馳隻想了一下,便原句讀出:“‘願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後來怎麽了?”

    “後來就精彩了!”

    耶律驪找到知音,娓娓道來:“後來,大司徒王允將自己收藏的寶刀送給曹操,方便行事。第二天,曹操就去見董卓……”

    “啊……”耶律馳聽得入了神,一下坐到旁邊的毯子上,仰頭細聽。

    “……後來,董卓於是命令呂布去選擇良馬,贈送與曹操。另一邊廂,董卓側身在榻上,曹操悄悄舉刀,正欲刺殺……”

    耶律驪正說得眉飛色舞,七情上麵。

    “等等!”

    耶律馳忽地大聲止住她,急道:“莫說,莫說!”

    “哦?”

    “我要自己讀,你莫要再說了。”說罷,他起身想要拿那本新到的《汴京小刊》。

    耶律驪狡黠一笑,眼明手快地,將那書刊舉高,不讓他得手,又一邊道:“就在曹操把刀間,董卓抬眼,便窺見衣鏡之中,那曹孟德舉手拔刀……”

    “別!別說!”

    耶律馳雙手捂住耳朵,不想聽“劇透”。

    可是他捂得了耳朵,便奪不了書。

    但一放下捂耳朵的手去奪書,又耶律驪越發大聲地說道:“董卓於是立即怒氣衝天,豎眉斥問曹操,說時遲,那時快,呂布竟也回來了……”

    “停!”

    耶律馳幾近是吼出來的。

    “哈哈哈哈哈!”

    耶律驪放聲大笑,笑得眼角都要滲出淚水:“好了,好了,不捉弄你了。”

    她將《汴京小刊》遞給耶律馳,說道:“你自己看吧。”

    耶律馳一接過書,立即翻到“連載”的欄目,全神貫注地讀。

    又是一陣寒風吹入來。

    這次,耶律驪終於察覺到冷意。

    可是,卻輪到耶律馳渾然不覺了。

    ——“阿九!”

    忽而,層層書山之外,傳來一聲叫喚。

    “四皇兄?”

    耶律驪抬頭問。

    少焉,才見得一道月白色的人影出現。

    “阿九,你還有心思在讀書?”

    耶律驄來得著急,未曾留意坐在地上的耶律馳,徑自道:“你可知道,今日……”

    耶律驪輕輕歎了口氣,笑著打斷他,道:“今日,鐵赤剌舅舅的商號開始販售馬裘酒,門庭若市,客似雲來,小壺三百五十文錢,小酒埕七百文錢,大酒埕一貫二百文錢。”

    耶律驄微微一怔,張著的嘴巴一時合不上來,模樣十分滑稽。

    “可是這樣?”耶律驪明知故問。

    “啊,你已經知道了。”

    “嗯,不用任何舉措,一切尚在掌握之中。”

    “在掌握之中?”

    耶律驄正要細問,忽聞得身下傳來一聲怒斥——

    “我呸!”

    低頭一看,原來是耶律馳。

    隻見他手持一本書刊,滿臉憤然,眼睛瞪得鬥大:“什麽‘設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來一路人’,呸!呸呸呸!曹孟德豈是陳宮這樣的淺薄之人可妄論?”

    “二皇兄你怎麽滿口……”耶律驄想說,你怎麽滿口“呸呸呸”的,但始終說不出那字:“你怎麽滿口粗鄙之言?”

    “我用粗鄙之言,說粗鄙之人,有何不可?”

    耶律馳氣在頭上,大聲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孟德何等氣概,何等果斷!生於亂世,當以亂世之法而行之,此乃大丈夫不拘小節。反觀那些個陳宮、王允、劉備之流,畏首畏尾,沒一個成得了大事!”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始終不是臣子所為。”

    耶律驪軟聲地提出異議。

    “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耶律馳糾正她。

    “哦?”耶律驪挑眉看他,不曾料到她二皇兄竟也有“做功課”。

    耶律馳繼續道:“曹阿瞞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漢室無道,獻帝無能,所以造就的亂世,與我阿瞞何幹?”他說得相當投入,額角青筋隱隱現出,口沫橫飛:“若是在漢文帝、漢景帝之朝,你怎知道我阿瞞不是賈誼、晁錯那樣的能臣!”

    耶律驪更加驚訝了:“二皇兄什麽時候對宋國的曆史這般熟悉?”

    耶律馳愣了愣,像是被人抓住了把柄一般,霎時滿臉通紅,隻得言不由衷:“學海無涯,我乃大遼皇子,涉獵一下鄰國的曆史,有何不妥?”

    耶律驪笑得更歡:“哈哈哈哈,那‘阿瞞’又是什麽……”

    “孤陋寡聞,‘阿瞞’乃是曹孟德的小字。”

    “我知道,但是……”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耶律驄毫無插話的機會。

    “停!”

    他喊道:“你們到底在說什麽?”

    那兩人終於停下,轉頭看向他。

    耶律驄又問:“你們在說的《三國故事》?”

    “嗯。”

    耶律馳冷冷地哼了一聲。

    “新的一刊?”耶律驄又問。

    “最新的。”耶律驪好生回答。

    “曹操可有殺了董卓?”

    耶律驄一邊問,一邊伸手想要拿耶律馳手中的《汴京小刊》。

    耶律馳眼珠子一轉,將書舉高,拋給耶律驪,朝她使了個眼色。

    耶律驪心領神會,一手接著書,大聲道:“話說,大司徒王允將自己收藏的寶刀送給曹操,方便行事。第二天,曹操就去見董卓……”

    耶律驄立即捂住耳朵,大叫道:“別,別說,我自己看!”

    耶律馳一把拉下他的手,接著道:“第二天,曹阿瞞就去了見董卓,他對董卓說‘馬羸行遲耳’……”

    “啊啊啊!”耶律驄一邊大聲喊,試圖蓋過他們的聲音,一邊跑去搶那小刊:“別說!啊啊!我自己看,自己看啊!”

    映月宮許久不曾如此熱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