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姑侄重逢

字數:6216   加入書籤

A+A-


    相比公孫喜的憤怒,同樣被設計的孟皇後倒是心平氣和,事後一不哭二不鬧,極平靜的梳洗,甚至還有些釋然的意思。<p>

    董良為了緩和同公孫喜的關係,專門私下跟他說:“看來是我多此一舉了,這位皇後娘娘,對你是真的上了心。”<p>

    見公孫喜麵無表情,又說,“如此,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對她來說,未必是壞事,不是麽?”<p>

    然而公孫喜隻冷冰冰的瞥他一眼,顯然根本不領情。<p>

    董良也不在乎,笑了一笑,徑自去安排皇後返回上林苑的事宜。<p>

    因為北疆的局勢一日比一日傾頹,誰也不知道長安跟上林苑目前的僵持能持續多久,一旦出現重大變化,又會是什麽樣的局麵?<p>

    生怕浪費了主動請纓的皇後這張牌,烏衣營絲毫不敢怠慢,從皇後**於公孫喜的次日,就全速運轉。<p>

    第三日,就有男女數人,自稱鄭侯舊部,因鄭侯一家罹難突兀,不及出手,專門潛入宮闈,救出了孟皇後,以將功贖罪。<p>

    上林苑這邊的守軍聽得消息,不敢怠慢,連忙飛報孟太後與孟歸羽。<p>

    太後聞訊,自然是喜不自勝,連聲催促著左右前往迎接皇後,人還沒到跟前,已經流著淚跟池作司唏噓:“哀家還以為當日一別,這些日子都沒消息,是再也見不到這孩子了。未想蒼天開眼,我們姑侄卻還有再見之日!”<p>

    “娘娘,這是好事兒,咱們該高興啊!”池作司亦是眼中噙淚,然而怕太後年紀大了,過於激動,對身體不好,不免勸說道,“這正是上天體恤您這些日子為鄭侯他們遭遇的傷心,特特讓皇後娘娘來跟您團聚,以作安慰。這些日子咱們與外頭消息不通,不定如皇後娘娘一樣幸存下來的人還有好些,隻是咱們如今不知道呢?畢竟事發之際,乃是深夜,黑黝黝的看不清楚,孟氏那麽多人,怎麽可能沒有趁亂走脫的?”<p>

    又說,“您看那逆王容菁,惡事做盡,昔年固然有一家子側妃侍妾,庶出子嗣,盡竭喪命一夕之間,大雪天的弄什麽時疫的報應,簡直笑死個人了!之後卻還有密貞郡王那樣出色的子弟,幼年失蹤,平安歸來!固然其與逆王容菁關係不和睦,卻也可見上天有好生之德!”<p>

    “孟氏子嗣眾多,內中幼童女眷亦不少。”<p>

    “前番遭逢大變,未知他日是否也有麒麟子三三兩兩來歸?”<p>

    “如今皇後娘娘前來,正是開了這番吉兆!”<p>

    太後連聲稱是,強自擦幹淚水,迫不及待的等著同侄女兼兒媳婦團聚。<p>

    隻是相比她的熱絡,孟歸羽跟孟歸瀚的心情,就不那麽好了。<p>

    “十一mèi mèi慘死廣陵王府,姑姑聞訊之後,隻是一歎,繼而就催促著咱們設法救援十四mèi mèi。”孟歸瀚城府比較淺,這會兒就在冷笑了,“一樣是姑姑的侄女,待遇卻天差地別至此……姑姑自己不心虛,我都不想見那位皇後娘娘!”<p>

    “到底是大伯的骨血,雖然差不多人都知道她不受大伯寵愛。”孟歸羽臉色同樣很是陰鷙,但沉默了好一陣,還是說道,“如今大伯膝下凋敝非常,孟伯勤又叛逃茹茹,就算是個女孩兒,也值得作一番態度了。正可以用來收服大房的心腹……反正她也不能同咱們爭什麽。而且,姑姑心裏素來對大房最親,對咱們四房最疏遠。這些日子,即使我竭力斡旋,姑姑頂多也就是感動一時。”<p>

    “如今十四mèi mèi來了也好,日後有什麽需要姑姑出馬的事情,直接找她就是。”<p>

    “她不幫忙也沒什麽,姑姑有了軟肋,總歸要好說話些。”<p>

    孟歸瀚聽著這話,才道:“那就這樣吧。”<p>

    又說,“隻是我覺得這事兒多少有點古怪,當日事變突兀,鄭侯他們根本不及發動什麽就遭遇了身死慘敗。但二房跟三房且不說,大房的話,孟伯亨跟孟思安,這兩個,之前因為涉及西疆之事,惹得鄭侯勃然大怒。將他們全部打發去城外莊子上思過,中間向夫人為了孟伯亨,再三同鄭侯求情哭鬧,鄭侯也不曾鬆口,將人接回。”<p>

    “所以,鄭侯他們罹難的那晚,孟伯亨跟孟思安,卻不然。”<p>

    “這次送十四mèi mèi過來的幾個人,怎麽放著大房的男嗣不管不顧,倒是優先去救十四mèi mèi一個無寵的女流了?”<p>

    “孟伯亨是什麽樣的貨色,外人不知道,你我還不清楚?”孟歸羽聞言淡然說道,“至於孟思安,比孟伯亨稍微強點,卻也是有限。最要緊的是,他年紀還那麽小,眼下孟氏這情況,他撐得起大房的架子麽?”<p>

    “所以不管大房的人是否趁逆王容菁屠戮長安的機會,去城外莊子上保住了孟伯亨跟孟思安,他們都不可能將這兩個男嗣送來上林苑,到咱們手底下的。這倒不是他們好心的不要咱們幫忙操心,而是怕咱們對他們不利……至於十四mèi mèi,反正是女流,又深的姑姑喜愛,倒沒這許多講究。”<p>

    “送了過來,既不需要擔心,還能省了他們自己保護跟照顧的心思。”<p>

    他吐了口氣,“其實也不隻是防著咱們,也有孟伯勤的緣故在裏麵。你知道孟伯勤素來小氣,根本不容兄弟裏頭有強於他、哪怕隻是同他比肩的。”<p>

    “孟伯亨跟孟思安的處境,背後不無孟伯勤的手筆。”<p>

    “然後鄭侯跟姑姑又素來都偏袒孟伯勤,鄭侯的人,豈能不有樣學樣?”<p>

    “畢竟那個時候,孟伯勤可還沒叛逃茹茹!”<p>

    “鄭侯沒了,他手底下的人,一定都想著,往後就是孟伯勤做主。”<p>

    “這麽著,孟伯勤看似大度,實際上心胸狹窄,救下他的兄弟,誰知道他會怎麽想?”<p>

    “倒是姐妹,既沒法子同他爭權奪利,還能讓他展現自己友愛手足……算了,不說這些,且去看看十四mèi mèi吧,她這些日子一直在外,不定有些咱們都還不知道的見聞?哪怕沒有,為了姑姑,總也要作一番手足情深,應付場麵。”<p>

    不過半晌後,兄妹三個在太後跟前照了麵,孟皇後卻讓兩個堂哥都失望了。<p>

    對於自己這些日子的經曆,她差不多是一提就哭:“那日爹爹提前派人入宮,與我打好招呼,我隻道逆王容菁命不久矣,還鬆了口氣!誰知道,後來卻竟是二叔橫屍廣殿,跟著就是容菁說服禁軍大統領,封鎖宮闈,繼而控製長安上下,大肆屠戮我孟氏!”<p>

    “那些日子我整宿整宿的睡不著,閉上眼,都仿佛看到爹爹他們血淋淋的站在我麵前!”<p>

    “我……我……”<p>

    她抽噎的說不下去了,孟太後立刻心疼的將之摟到懷裏,同時不滿的下逐客令:“知道你們關心局勢,不過皇後好不容易回來,還是不要再提那些傷心事兒,惹這孩子了!”<p>

    跟著又哭著哄皇後,“好孩子,你別怕!這會兒到了上林苑,哀家身邊,再沒有誰能欺負你,你就定定心心的跟著哀家,啊?”<p>

    孟皇後就反手抱住太後,哭道:“我之所以苦苦支持到現在,就是逆王容菁故意縱容人斷了望春宮的日常飲食,也想方設法的活下來,就是因為姑姑在這兒,不知道您的安危,我……我就是死了也不能安心!!!”<p>

    她們姑侄於是抱頭大哭,場麵感人肺腑,池作司等近侍都很動容,紛紛悄悄抹著眼淚。<p>

    然而對於孟歸羽兄弟來說,卻怎麽都不是滋味。<p>

    不尷不尬的告退,離開乘鸞宮之後,孟歸瀚再次提起孟歸歡:“十一mèi mèi從前在姑姑跟前,未嚐沒有努力討好。然而姑姑從來沒有像對十四mèi mèi這樣,對她牽腸掛肚過。現在看來,六哥設法讓孟伯勤一家子叛逃茹茹,實在是必須做的事情。姑姑如此偏心,大房的人不斷絕,那就永遠沒有咱們四房的出路。”<p>

    又說,“這次送皇後回來的那幾個人,瞧著很是機靈的樣子。隻是如今姑姑正對十四mèi mèi心疼不過來,這會兒過去要人隻怕不便。等過幾日,再把人弄過來瞧瞧?看他們年紀都不很大,就算是大伯的嫡係心腹,不定還有徹底拉到麾下的可能。”<p>

    就又想起來康貴等人,恨道,“本來上林苑裏的宮女,雖然不如皇城裏那麽多,也是很有一批的。就因為這廝的糟蹋,為防消息走漏,隻能滅口。這才多久,統共也就剩了這麽些,大抵還是姿容鄙陋的粗使。”<p>

    “這會兒十四mèi mèi過來,不可能不給她撥人伺候,然而撥那麽一群人去,就算她不做聲,姑姑都要懷疑,咱們是故意掃十四mèi mèi麵子?”<p>

    “回頭跟十四mèi mèi說下緣故吧!”孟歸羽沉默了會兒,淡淡說道,“這種事情姑姑要是知道,必然會勃然大怒,責怪咱們為什麽要留這樣的人在手底下,甚至逼著咱們立刻將人處置掉。但十四mèi mèi的話,料想還是有的說的。”<p>

    兩日後,估計著太後跟皇後姑侄兩相見的激動已經基本緩和下來了,孟歸羽趁著晌午之後,太後小憩的光景,約了皇後到乘鸞宮前的灘塗上說話。<p>

    這地方鳥雀極多,隨意走過,就能聽到足畔的草叢裏,傳出各種水鳥的鳴叫聲。<p>

    雖然看著美麗,然而這個季節,暑熱尚未散去,堆積的鳥糞,難免散發出一些異味。<p>

    而且無論孟歸羽還是孟皇後,這會兒都沒有欣賞美麗風景的想法。<p>

    皇後所以說道:“這些扁毛畜生,吵得怪讓人頭疼的!六哥這會兒特意邀我出來,是要說什麽?不如速速的講了罷?”<p>

    “就是想問問十四mèi mèi這些日子在外的經曆。”孟歸羽笑了笑,說道,“mèi mèi可千萬不要誤會,為兄沒有其他意思,就是如今局勢複雜,不容樂觀。想著興許能夠從mèi mèi這兒得到什麽提示,解決眼下這騎虎難下之勢。”<p>

    皇後聞言,傷感的說道:“我一介弱質女流,能夠僥幸從深宮之中脫身而出,再有得見姑姑的機會,已經是邀天之幸了,其他還有什麽好說的呢?如今既托庇於六哥麾下,六哥要問話,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p>

    但不待孟歸羽開口,她又說,“隻是這些日子,我渾渾噩噩的,自己也不知道都是怎麽過來的?所以六哥若要知曉詳細,不若還是詢問送我來此的那些人?他們自稱都是鄭侯舊部,既能從深宮之中將我救出,又護我平安來此,想來卻是胸有丘壑?”<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