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零章 拿起劍來,殺了他

字數:4163   加入書籤

A+A-


    “何進?他來做什麽?”

    劉宏狹猝的眼眸細眯,起身準備離去休息,卻因何進的求見,再度坐回帝王位置,微直起身軀,淡然的道了聲:“讓他進來。”

    很快,宮殿的大門開啟,邁進個矮胖的身軀,步步往殿內走來。

    令人頗為意外的是,何進的身旁還跟著個身穿墨黑色服飾的錦繡少年,容貌清秀,膚色白皙。

    百官見到這個少年,臉上雖有詫色,卻無不躬身垂首。

    “臣何進拜見陛下。”

    “兒臣,向父皇請安。”

    一胖一瘦的舅甥同時向天子行禮。

    劉宏的目光從何進身上挪到了旁邊,上次狩獵之後,他已是許久不見兒子。如今再見,似乎又長高了許多。

    “父皇,兒臣聽說您病了,滿心擔憂,萬望父皇保重身體,莫要太過勞累。”劉辯提高聲量,將聲音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百官心中為之點頭,對這位少有見麵的大皇子印象拔高。

    劉宏亦是覺得心中一暖,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在得知父親抱恙後能夠趕來探望,能有這份孝心就已經很不錯了。

    心中雖是這樣想,劉宏的臉色卻並未露出絲毫的欣喜,依舊冷漠的看著下方,用一種近乎審問的語氣問道:“辯兒,誰讓你來這裏的?”

    這個時候,劉辯應該還在廣成苑的道觀寄養,以他的性格,肯定不敢擅自偷跑出來。

    負責煉丹的史道士也沒那膽量敢放劉辯出來,那麽問題就來了,是誰去的廣成苑將劉辯接了出來?

    何進麽?

    劉宏瞥了眼那位矮胖的當朝大將軍,他倒是沒看出來這個殺豬的還有這份膽量,麵色陰冷的笑著:“大將軍,朕的禦林苑你都敢私下前往,朕這個位置,要不然讓你來坐?”

    何進聽得天子之言,趕忙出聲澄清:“臣即便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擅闖陛下林苑,望陛下明鑒。”

    未得天子許可,臣子私入皇家園林乃是重罪,沒人擔待得起。

    何進的模樣不似說謊,劉宏信了幾分,便又將目光移到劉辯身上。

    “兒臣聽聞父皇近來身子不適,古聖人雲‘百善孝當先’,故兒臣想在父皇身前盡孝,以……”劉辯低著頭,說得有條不紊。

    “抬起頭來,看著朕說!”

    天子的一聲冷喝,驚得劉辯渾身一個激靈。他慢慢抬起頭來,似乎鼓起了生平的所有勇氣,看著這個極為陌生該叫‘父親’的男人,四目相對僅僅隻有一刹,劉辯便迅速躲避了與父親的對視,口齒打顫:“以……以……

    ‘以’了半天,也能沒想起下半句來。

    內心的緊張、惶恐,壓迫著少年的心,對於執掌江山的父親,他心中更多的卻是害怕與畏懼。

    見到兒子這般模樣,劉宏眼中的失望明顯。知子莫若父,他雖然和兒子的見麵次數不多,但劉辯是個什麽樣的性格,他再也清楚不過。

    如果真是劉辯豁出膽量,跑來這裏,或許劉宏還會對他高看不少,至少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膽識和魄力。

    然則,這件事情的背後,九成九是有人在暗中教導唆使。

    劉宏心中看得透徹,他寧願兒子當一輩子的安樂王爺,也決不讓他成為別人手裏的操縱傀儡。

    那種滋味兒,劉宏比誰都清楚。

    如果接劉辯出來的不是何進,那這普天之下,就僅有一人有這膽量了。

    劉辯的生母,皇後何氏。

    劉宏對何氏極為寵愛,哪怕她曾犯下過無數次的大錯,劉宏也縱欲多年,喜新厭舊,換過的妃嬪無數。

    但這麽多年過去,在劉宏心中,最為喜歡的女人,始終隻有何氏一個。

    這種喜歡,他也說不清楚。

    既然是皇後讓人接回的劉辯,那這件事,便算了吧。

    劉宏雖不喜歡這個性格怯懦的兒子,但總歸是自己的血脈所在。

    “該說的也說了,該見的也見了。朕今兒也乏了,你們都退下吧。”劉宏揮了揮手,示意群臣離去。

    前來覲見的臣子們你看我,我看你,神情雖有些無可奈何,但畢竟崔烈的前車之鑒擺在那裏,縱使有心上諫,卻也沒那豁出性命的果決,不得不點頭躬身。

    此時,何進向百官中的光祿大夫拋了個眼色,光祿大夫耿宜會意,從百官隊列中走出,微微按下笏板,躬身說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屁股已經抬起的劉宏,聽得這頗為刺耳的聲音後,強壓著心頭火氣,不得不再次坐回原來的姿勢,盯著下方的光祿大夫,語氣森冷:“說。”

    耿宜自是知道自個兒的行為惹怒了性情乖戾的天子陛下,他卻依舊沒有退縮的意思,大聲說道:“陛下,您前些時日與臣等商榷立儲之事,提議讓皇子協擔任儲君,立為太子。臣以為皇子協年幼,不足以擔起雄圖遼闊的大漢江山。”

    “哦?那愛卿以為誰人可為儲君?”劉宏神情驚訝,明知故問。前些時日的立儲之事,雖說暫且擱下,可這並不意味著劉宏會改變主意。

    劉協今年五歲,聰明好學,性格大方不拘。

    那天劉宏問他,長大之後想做什麽。

    劉協的回答僅有四字:當學父皇。

    劉宏聽完哈哈大笑,漢武帝劉徹七歲被立為儲君,而我的兒子,五歲就已有天下之誌。隻要好好教導輔佐,必為一世之明君。

    劉宏對此,深信不疑。

    “臣以為,皇子辯性情篤實,恭謹仁孝,上能繼陛下之大業,下能恤黎民百姓之疾苦,實乃儲君的最佳人選。”耿宜清楚無比的回答起來,何進允了他日後太傅職位,他今天也索性豁了出去。

    “你們也是這個意思?”劉宏的目光掃視著群臣。

    “臣等皆以為如此。”

    來此的官員多是十常侍張讓等人的政敵,關於立儲之事,不管是理論邏輯,還是政治手段,他們都是要站在何進這邊。

    原來替城北婦人求情是假,想逼朕立儲才是真。

    劉宏的眼中閃過一抹殺意,他將百官的意見暫擱一旁,問向兒子:“辯兒,你以為呢?”

    “兒臣……兒臣……”

    劉辯不知該作何說辭,吞吞吐吐,他習慣了散懶的道觀生活,早已不想當什麽國之儲君,是母後和舅舅非要逼他背這些無用的東西。

    現在心慌,又全忘了。

    天子見兒子答不上來,索性解下腰間佩劍,扔到殿中,咣當一聲。

    隨後天子手指耿宜,朝著兒子說道:“把劍拿起來,殺了他!”(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