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阿育王寺的銀杏樹

字數:3208   加入書籤

A+A-




    天高雲談、日暮蒼茫。秋天的阿育王寺總是雄渾靜謐,給人些些許許的禪宗之意。廟宇木簷、清幽靜謐。站立寺中,頓覺心曠神怡、恬美安靜。

    飛簷寶頂,淨域宏敞。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把香舉至額頭一般高,閉眼許願,然後三拜。

    佛像沉默無語,生命的富貴榮衰,輪回過往,在嫋嫋香煙裏漸漸飄散。王一元和肖曉曉一一虔誠跪拜。感受到了一份超塵的清淨與安詳,生氣了一份莊嚴與寧靜的心。

    進廟燒香,意思是點燃自己的心香,點燈是點亮自己的心燈,這時候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

    這裏寺廟的香是贈送的,每人一包,清香九支,前後三殿,每殿三支。佛教認為,在佛前供香、燒香時,一縷青煙香氣嫋嫋直上,能把人的信心通達於佛,從而達成人與佛的契合溝通。

    這個正常的做法並不尋常,顯示出阿育王寺的不同。既展現了寺廟的博愛胸懷,又起到了環保的作用,一舉兩得,讓遊客對阿育王寺好感頓生。仔細感受一下阿育王寺,這裏隻有虔誠的香客和步履悠閑的僧侶,這就是純正的佛教氛圍。試想,現在贈香的寺廟還有哪些呢?

    阿育王寺作為中國佛教“中華五山”之一及禪宗“中華五刹”之一,素有“八吉祥地”之稱。何謂八吉祥呢?八吉祥又稱佛教八寶,象征佛教威力的八種物象。八吉祥簡稱輪、螺、傘、蓋、花、罐、魚、長。佛教用這八種器物來象征吉祥,稱之為“八吉祥”或“佛八寶”。其中法螺為一品紋,妙音吉祥;盤長位居第八品,可作“八吉祥”的代表。

    大雄寶殿簷間有“大雄寶殿”方額,下層簷下橫匾書“覺行俱圓”,為乾隆皇帝禦書。殿內橫匾額題“善獅子吼”也是乾隆皇帝的禦筆。殿之中塑釋迦牟尼佛,東塑藥師佛及阿難尊者,西為阿彌陀佛及迦葉尊者。

    舍利殿簷間方形額,上書“妙勝之殿“,為宋孝宗禦製,下簷黃匾上書“舍利殿“。殿內正中粱上懸豎額“佛頂光明“之塔,是宋高宗禦書,橫匾“光明莊嚴“掛於南麵,殿正中是高七米的石塔,內放置七寶鑲嵌的“舍利放光“之佛龕,塔下列利賓及阿育王像,石塔後麵供置釋迦牟尼臥佛像,長約4米。

    可惜當日大門緊閉,得見佛祖舍利需要機緣。

    參拜了中軸線上的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舍利殿後,有長廊通往寺廟右側的五百羅漢殿。殿內有多排五百羅漢的金身,法相莊嚴。

    這天早上,王一元和肖曉曉趕早出發,到達阿育王寺的時候還不到上午九點。王一元對這裏已經是很熟悉,兩人去找了安排信眾的管家和尚,登記之後,兩人去齋堂吃早飯。

    去的時候正是是用齋時間,從上海這麽遠的地方過來,還能有緣在寺內用早齋,倒是一個小小的佛緣了。

    管家和尚和王一元自然相識,一陣寒喧後說了一句,施主,下午在後麵的講經堂有一堂佛會,是普陀山佛學院的高僧過來講學,你們可以過去聽一聽的。

    來的車上,王一元已經和肖曉曉講過了自己和這座寺廟的不解之緣,特別是在這裏抽簽後去上海,還有大年夜就在這裏和她又重新開始聯係的經過。

    肖曉曉當時就忍不住哭了起來。這時候汽車正行駛在杭州灣快還大橋上。她拉住了王一元開車的手臂,忍不住的抽泣,睜著淚眼說道,你個死豬王八蛋,大過年的,你竟然還跑到寺廟裏去過了的。

    她哽咽著說道,我記得當時我就問過你,到底是在哪裏過得年,你當時就支支吾吾,不肯直接告訴我的。誰成想,你竟然會在寺廟裏過年的呢?還真是受苦了啊?隻是你再沒有地方去,工廠裏也可以的啊?

    王一元笑了笑,說道,在工廠我已經過了好幾個年了。我剛來上海,那時候的第一個春節,還是在東方國貿的時候,就在工廠裏過的。你好像應該也知道的啊。

    不過,這裏是我的福地。我這幾年去上海,然後找工作打工,到創辦印刷廠,然後現在各方麵的工作,還算是順順利利。當然了,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了你。究其根源,福報都是從這裏延伸出來的。

    他說道,所以說我對這裏還是充滿了感激的特別之情,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當一個人在他覺得前路迷茫,甚至是痛徹心扉的時候,哪怕是一線光,隻是一線光,都能給他到來無限的寬慰和希望。這裏就曾經帶給我過這樣的光,真的是帶給我的光。

    在鄞州阿育王寺的後院,有兩棵千年銀杏樹。走近細看,這兩株銀杏樹果然雄偉奇特,樹身直徑為兩米左右,需要六七人才能合抱過來。抬頭望去,樹葉正值綠轉黃階段。幾片金黃樹葉隨風掉落在地上,地上還有不少銀杏果子。

    樹形高大,形成“插天銀杏古斑斕”的景象,具有宏偉的氣勢,這也襯寺院的莊重和威嚴,佛法的高深與其對認識的庇護,以及其與佛教苦行相符合“霜侵雪蝕老不死”的堅韌品格。

    我國各地的古刹名寺中,如果細心的話,都會發現在大多數的寺廟中都有古銀杏。

    這些銀杏,樹體蒼健挺拔,葉片扇形,葉脈平行,潔淨素雅,有不受凡塵幹擾的宗教意境,佛門中將銀杏樹稱之為“聖樹”,銀杏果則為聖果。寺廟大多喜歡將銀杏樹代替佛教中的聖樹:菩提樹,因此,被稱為“中國的菩提樹”。銀杏長壽,其汁液是天然的殺蟲劑,也因此即使寺廟道觀裏種了很多樹種,其它樹種樹齡短相繼枯死,銀杏樹卻越活越旺盛。

    千年古樹與深山古刹風雨相守,這般唯美幽境,春去秋來,落葉不掃,繁華看盡,遠離紅塵。

    雖還不到深秋,但阿育王寺內的這兩株千年銀杏,仍有金黃葉片紛紛揚揚,飄落而下,將草地、石板路和屋簷鋪滿了零零星星的一片片金黃,在這座千年古刹的映襯下,成為秋日裏一道絕美的風景。

    在銀杏樹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石碑林,上麵都是篆刻的一段段的佛說經文。

    王一元和肖曉曉走過去,一一往前看。第一塊石碑上寫著,佛說: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花開花放,葉黃葉落,因為有了開始,所以有了結束。緣從緣起,緣從緣滅,生活中所有的所有,都不過是一段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