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遺憾

字數:2929   加入書籤

A+A-




    王一元這一覺睡的可謂是時間長了,一直到快吃晚飯的辰光才算是悠悠醒轉過來。他在床上又半躺半坐了好一會兒,整理了一下思緒,決定先去衝涼。

    水柱揮灑而下。因為沒有使用熱,沐浴在有些涼的自來水下,不由得汗毛緊豎。王一元一個“激靈”,人一下子就徹底清醒了過來。

    隻一會兒也就適應了。他沒有再做動作,隻是一動不動的站立在花灑下,任由涼水自由落下撒遍了自己的全身。他吐出了一口長氣,心裏想到,舒爽,嗬嗬,還真是舒爽啊——

    聯想起中介公司出售的前前後後經過。王一元到現在還是很有感慨。他想,還是應該找一個時間把老任,老杜,還有康立新和劉萍找過來,不妨對這一次交易的過程進行一次複盤。

    說實話,這一次中介公司的出售,從總體和大致的方向,還有計劃和步驟來看應該都沒有問題,也是在王一元的預估和掌控之中。

    但是也不能說就沒有遺憾。最大的遺憾王一元認為主要有這麽幾點。

    一是公司的規模還是搞得偏少了一些,本來自己認為有九十家門店就已經足夠,雖然最後是九十二家,但是從後來和曹總的交往來看,當初哪怕就是再擴大一倍,北京公司也是願意接受的。

    要知道,北京的這家公司當時上市已經箭在弦上,像中介公司這樣的優質資產,又剛好能填補這家公司在上海市場的空白,其實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一拍即合兩全其美的好事。

    第二個遺憾,就是最後的付款方式。當然了,總體的出售價格應該還是比現在的市場價值還略有高估,但是在結算方式上,自己卻是選擇了一半股票為代價的。

    自己現在擁有的這些股票至少要一年以後才能出售。萬一整體的經濟狀況出現下滑,或者是房地產市場因為國家的調控出現有什麽變故,這期間的風險,這是自己要麵對卻是無法去掌控的,風險自然也是不然而語。

    怎麽辦?王一元知道,無法掌控其實就是最大的風險。那又如何去減少這其中的風險呢?

    第三個遺憾,就是關於楊磊了。這件事已經發生和過去了這麽長的時間,但是王一元卻是一隻沒有忘懷。為什麽?很簡單,說實話這個楊磊也算是自己中介公司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最後竟然搞得來以這樣的方式結局,王一元估計楊磊自己也是沒有想到過的。

    雖然說中介公司因此而蒙受了不少的損失,但是這種損失主要還是體現在對士氣,對當時公司擴張進程的影響,盡管楊磊最後把他不應該拿的錢全部都退了回來,但是事情已經造成,影響無法挽回。

    不僅是中介公司的影響無法挽回,實際上對於楊磊自己的影響也是無法挽回的。因為這件事的發生,他籌建公司的兩位投資人最終撤回了投資,他的那家中介公司的連鎖計劃從而胎死腹中。

    雖然現在在寶山區開了一家單獨的中介門店,但已全然沒有了昔日的氣勢。因為沒有了共同的利益,那幾個一起跟過去的員工看到這種狀況,也就紛紛做鳥獸散了。

    實際上對於楊磊的創業,王一元從心裏麵來說還是很支持的。想當初自己的創業,包括自己原來老板肖總的創業,走的路徑其實都差不多。

    先是在一個公司學習,慢慢掌握各方麵的相關知識,然後做業務熟悉行業和做生意的門道。等到時機一旦自己認為成熟,就伺機找機會出來創業。

    仔細一想,楊磊本身創業這件事並沒有做錯什麽,他的想法也是對的。做業務嘛,做著做著自己做成了老板,這是一條無數人實踐過的常規路徑了。

    隻是楊磊采用的方法,特別是卷款而逃的方式,確實讓人大跌眼鏡。作為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才生,他不可能不知道他這樣做的後果。可是他為什麽還是要這樣去做?這是王一元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最後一個比較大的遺憾,還是有關於員工。這次中介公司出售後,王一元特意去統計了一下,最後繼續留下來進入房地產研究所和學區房業務的員工實際上並不是很多。

    除了康立新,劉萍,還有任子平,特別是培養出來的那麽多的“管培生”最後隻有三人留下來。這是王一元沒有料想到的。

    一個好漢三個幫,現在的社會早就不是了靠單打獨鬥就能混社會的時候。團隊,團隊的作用,實際上比資金,甚至比業務有時候都還要更重要一些。

    畢竟,企業絕不能一個人一點力量,而團隊是成長企業必須突破的瓶頸。比如阿裏巴巴。很難想象,作為互聯網行業最優秀的企業之一,阿裏巴巴的締造者馬雲竟然是一個對電腦技術一竅不通的人,可以說是個十足的門外漢。

    但是馬雲就是就是靠的這十八羅漢,在那麽艱苦的條件下,在一套民居裏竟然能創造出這樣偉大的企業。靠的什麽,靠的還是人。

    當今社會,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種知識、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競爭日趨緊張激烈,社會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使人們在工作學習中所麵臨的情況和環境極其複雜。在很多情況下,單靠個人能力已很難完全處理各種錯綜複雜的問題並采取切實高效的行動。

    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斷,但是很多的筷子很難折斷了。這是再淺顯不過的大道理了。團隊合作往往能激發出團體不可思議的潛力,集體協作幹出的成果往往能超過成員個人業績的總和。正所謂“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

    不管是出於什麽原因,自己公司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員工,最後竟然隻有寥寥幾人選擇跟隨,這是王一元和公司的管理者都必須要深刻反思的。可是又應該怎麽去做,員工們對公司的認同度和歸屬感又在哪裏能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