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0章

字數:3302   加入書籤

A+A-




    海漢軍在北邊戰場取得的優勢越大,滄州守軍所麵對的壓力就會越小。雖然滄州扼守京杭運河關鍵位置,但明廷迫於形勢,肯定還是會以保衛京城為最高目標。
    果不其然,就在沈誌祥收到電報的當天下午,城外的明軍大營終於有了動靜。隻不過這次他們並不是繼續出兵攻城,而是帶著輜重開始拔營撤離。
    “撤了?真撤了?”
    沈誌祥聽到手下來報,還有些不敢相信這個消息,趕緊上了城頭,拿起望遠鏡觀察明軍動向。
    明軍人馬向南撤出幾裏後,便開始向西渡河,往河間府城方向去了。
    沈誌祥看到這一幕才稍稍鬆了一口氣,明軍渡河顯然也是為了預防海漢發兵追擊,應該是真的放棄了繼續攻城的打算。
    當然最有可能的實際情況是,明軍已經接到了來自京城的緊急調令,不得不放棄滄州先趕去京城救火。
    但不論如何,滄州的危急局麵總算是得以緩解,沈誌祥也不用擔心自己要在滄州以身殉國了。
    馬浩道:“沈大人,既然明軍已經退兵,這下可以向大帥報功了!”
    沈誌祥拱手道:“這還是多虧了馬大人及時救援,沈某才幸不辱命。”
    馬浩的部隊雖然沒趕得上前幾天的守城戰,但好歹也是幫沈誌祥擋下了明軍的最後一波攻勢,戰後邀功請賞,沈誌祥自然得把馬浩也帶上。
    這滄州城經曆數日連場大戰,裏裏外外到處都是兩軍屍首,必須得盡快進行處理,光是打掃戰場就得花費好些天了。
    時間很快來到四月底,開戰半月後,海漢軍在北方戰場的戰線已經離京城越來越近。
    從山海關方向殺進來的陸六師,與從河北方向進軍的陸五師,以及陳一鑫所率的登陸部隊,終於是在京城以東的通州完成了會師,離京城隻有四五十裏了。
    南方戰場上,顏楚傑和石迪文率部分頭從水陸兩路向應天府南京城推進。
    在經過多場戰鬥之後,目前應天府東邊的鎮江、常州兩府,以及南邊的廣德州,都已落入海漢控製之中。
    而敗退的明軍大多撤往了南京方向,在當地重新進行集結。加上附近州府被調到南京的明軍部隊,加起來也足有五六萬人之多,在南京附近層層設防,尚有與海漢一戰之力。
    台麵上的交鋒熱火朝天,台麵下的過招同樣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在正麵戰場上節節敗退的大明,已經意識到了戰局走勢很難逆轉,所以也悄悄派遣了使團到杭州,試圖與海漢執委會商議停戰。
    但對於正在戰場上高歌猛進的海漢一方來說,眼下顯然還並非停戰的最好時機。
    “對麵這個時候派人過來談判,你們覺得這是幾個意思?”
    聽到陶東來拋出的問題,施耐德笑著應道:“這麽多年了,大明什麽章程,我們難道還不清楚嗎?就是想借著談判試探虛實,看看我們把戰爭進行下去的決心有多大,順便爭取一點緩衝時間調兵遣將。”
    剛剛完成項目巡視回到杭州的喬誌亞也對此表示了讚同:“他們如果隻是想討論停戰,那就意味著沒打算就此放棄抵抗。”
    寧崎沒有急於表態,而是反問道:“老陶,你的看法是什麽?”
    陶東來沉聲道:“談是可以談,但不能隻談停戰,而是要以大明的徹底投降為先決條件。”
    寧崎搖頭道:“如果你說的徹底投降,是要讓大明取消建製,把權力移交給我們,那我覺得他們就算戰敗也不可能答應。大明仍有很廣闊的縱深,對他們來說,雖然戰場上處於劣勢,但其實還遠遠沒到絕望的時候。”
    施耐德道:“但不可否認的是,大明內部早就有投降派存在,隻不過掌握的權力還不夠大而已。”
    寧崎道:“但這次帶隊來杭州找我們的談判的人,可並不是你所說的投降派。”
    陶東來道:“沒關係,反正現在急於談判的不是我們。可以先聽聽對方的條件,如果跟我們的想法差距太大,那就先晾一晾他們,等戰場上有了新的進展再談。”
    這次代表大明秘密來到杭州的特使,既非內閣大學士,也不是六部高官,而是深得崇禎帝信任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
    這家夥在原本的時空裏,是在甲申之變李自成攻入北京時,便追隨崇禎自縊於煤山,也算得上是大明忠臣。
    不過在這個時空中,由於海漢的出現,清軍未能南下,大明得以集結力量對付國內的農民軍,李自成也就未能攻入京城,崇禎不用再自縊煤山,王承恩也好好地活了下來。
    在兩國交戰的狀態下,王承恩能進到杭州城聯係上執委會,自然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這中間替他打通關節,提供各種方便的人著實不少。而其中出力最多的,便是東海大區下轄的特別聯絡處。
    如今掌管這個衙門的李清揚和朱子安,跟大明都有著極深的淵源。特別是身為藩王子弟、皇室宗親的朱子安,他的身份是促成王承恩來到杭州的重要條件。
    不過據傳王承恩對海漢的看法一向負麵,在幾年前兩國上一次的停戰談判期間,就曾在宮裏激烈反對內閣高官們擬定的停戰條件。
    當然了,王承恩所表現出的態度,究竟是他自己的想法,還是代崇禎帝敲打朝堂上的投降派,那暫時也不得而知。
    總之在外界看來,王承恩作為崇禎的親信,他的一言一行,極有可能都是代表了崇禎的意思。
    而這次崇禎沒派高官,卻派了王承恩來杭州,至少能說明一件事,即他對王承恩的信任度,大概是遠遠超過了朝堂上那幫官員。
    海漢雖然允許王承恩進了杭州,但接不接見他,什麽時候接見他,目前執委會還沒有給予明確的答複。
    而且對於王承恩在杭州的行動自由,海漢也沒有過度限製。除了一些軍事禁區不可進入,其他地方都由得他去。
    用陶東來的話來說,就是有意要讓王承恩好好看一看,這場戰爭對海漢國內所造成的影響極為有限,海漢完全可以憑借強盛的國力將戰爭持續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