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2章
字數:3097 加入書籤
第3752章
這晚在羅傑府邸的會談,除了敘舊之外,石迪文也確定了至少兩件事。
一是星島大區並未真正終止與特戰師的合作,而是繼續與特戰師保持著一種超出外界認知的默契;二是西線開發建設需要投入的資源數量相當大,大到星島大區和特戰師聯手都難以承擔的地步,隻能用了一些手段,借助執委會動用國家力量來調配資源。
不過這在石迪文看來,並不算是什麽需要懲罰的行為,先前所說也隻是跟羅傑開玩笑而已。有求於執委會,才能服從執委會的管理,這個道理石迪文自成為執委會一員之後就已經領悟到了。
假如星島和特戰師能在完全脫離執委會幫助的情況下,自行完成了海外的拓殖建設,在西線圈地獨立運營,那才是真正會讓執委會感到擔心的事。
所以站在執委會的角度來說,其實並不忌諱地方上為了爭取資源而耍一些小手段,特別是獨立性比較強的海外大區,隻要不尋求脫離執委會的控製,那麽一切都好說。
在執委會看來,海外殖民地的擴張速度已經超出了國家層麵的規劃,變成了各個海外大區和特戰師這樣的邊軍主導的行動。如果執委會無法對這些新近擴張的地區實施控製,那麽日後這些遠離本土的海外地區必定會有分裂的風險。
這在穿越之前的舊時空中,早就已經得到了曆史的驗證。所有在大航海時代曾風光一時的西方殖民國家,最終都得麵對海外殖民地陸續脫離統治尋求獨立的現實。
既然已經預知這樣的曆史發展趨勢,又掌握著諸多超越時代的先進科技,執委會當然不甘於讓海漢也走上這條老路。
用各種方式參與海外殖民地的建設和運營,這在過去三十年間已經被證明是對海外殖民地行之有效的控製措施之一,如今對西線當然也會如法炮製。
不過從羅傑有意無意透露出的信息來看,石迪文可以基本斷定,錢天敦那邊對執委會所要采取的措施也是早有預料了。
原本的航程安排,石迪文的艦隊隻會在星島逗留不超過三天時間,完成部分貨物的裝卸之後就將再度啟程,但實際情況卻是讓這計劃落了空。
那些經受了海上長途跋涉的移民,很多人目前的身體狀況並不理想,短短兩三日的休整,還難以讓其中那些體弱者恢複過來。而熱帶的氣候環境,也讓來自高緯度地區的人很是吃不消,甚至有一些人因為在途中感染了瘧疾,一下船便病倒不起。
無奈之下,石迪文也隻能是宣布再多留三日,好讓人們有更多時間恢複身體。屆時仍然沒法跟隨大部隊出發的人,那就隻能暫時留在星島這邊了。
羅傑安慰他這樣的折損不可避免,早年間從國內送來星島的移民,一般有八成左右能最終安頓下來就算不錯了,因為各種原因折損一到兩成是常態。
盡管如今的移民船條件要比早年間好了不少,但特戰師所在的區域也更為遙遠,這途中自然也還是不免因為各種原因而出現折損。
但即便是能夠安然到達目的地,也不見得就能很快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普吉島和錫蘭島濕熱難當,伏波港和鎮海港又位於沙漠邊緣,對於生活在國內的人來說都是非常陌生。
讓移民先暫時在同屬熱帶氣候,而生活條件相對完善的星島適應一些時日,倒也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
不過這個時候,身在普吉島的錢天敦總算得知了此次將要到來的艦隊規模。這倒不是羅傑給他通風報信,而是他本就在星島部署有情報人員,不定期地向特戰師指揮部發送消息。
石迪文所率這支艦隊抵達星島如此之大的動靜,潛伏當地的情報人員自然是要向錢天敦提交匯報,但這個消息也是讓錢天敦小小地吃了一驚。
他想到了石迪文可能會為特戰師帶來一些資源,但沒想到會有這麽多,據說光是移民就有數千人之多,而即將裝運到普吉島的各種物資更是有數十船之多,還有大量專程來考察的商人隨行。
這樣的支持力度,的確不是錢天敦自籌資源所能比的。他去年忙活一年,從國內弄來的移民也不如石迪文一次送來的多。
錢天敦立刻將兒子錢少寶召來,吩咐他去組織人手,趕在艦隊到來之前,再搭建一批用於安置移民的棚屋。
錢少寶不解道:“我們不是剛建了一百多間棚屋嗎?這就算送來上千人,也能暫時收容下來了,難道還不夠用?”
錢天敦笑道:“星島剛送來的消息,這次從國內運來我們這裏的移民,要比預計的數目多得多……預計有三四千人!”
錢少寶當然也很清楚自家的情況,聽到這個消息,他同樣也是大為欣喜:“三四千人這麽多?看來執委會終於是開始重視我們這偏遠地區了啊!”
錢天敦感慨道:“應該還是我們這次武裝巡遊起了作用,加上那兩個新港口的設立,讓執委會看到了西線的發展前景,才會舍得向我們這邊注入資源。”
錢少寶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那是不是我們在西線的進展越大,執委會給我們的支持力度也會越大?”
錢天敦道:“那還是得看我們能為國家創造多少實際的收益,要隻是長期維持兩個貿易量不大的港口,那也很難說服執委會持續往西線投入資源。”
“總之現在的第一要務,就是先做好接待工作,讓執委會確認我們這邊有足夠的能力管理更多的地域,才會有後續的資源到來。”
錢少寶心領神會地敬了一個軍禮:“我這便去親自督辦此事!”
要在短時間內建造能夠安頓上千人的棚屋,也並非一件輕鬆的工作。而且現今特戰師的工程兵幾乎都被高橋南帶去了伏波港充當施工隊,留在普吉島這邊的土木工程人員少之又少,不得已隻能全員上陣,用勞動力的數量來彌補質量的不足。
(本章完)
喜歡1627崛起南海請大家收藏:()1627崛起南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