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4.第1244章 三足鼎立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A+A-


    禾苗看著金平,金平看著禾苗,兩個人都是心情複雜,一時無言。小說

    禾苗是沒想到金平還活著,她還以為,當初參加暴亂的那批宮人,肯定全都死了,沒有幸存者呢。

    金平則是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宮女,看去毫無存在感,現在卻搖身一變成了有名的義軍頭領。

    禾苗給梁君使了個眼色,已然動了殺念。

    她此刻的身份是靖人,一個父母親人皆都遭到靖皇室迫害的人,因此謀反,想求一條活路。

    這些靖人之所以願意跟隨她起義,最大的原因是有認同感,倘若她的身份被戳穿酈國閩侯之女,虎賁軍的將領之一,他們還會跟著她嗎

    不會。

    他們會選擇殺了她。

    算他們殺不了她,那也不可能再跟著她幹這活兒了,這隻隊伍算散了。

    那她和圓子一起布的局算完了。

    因此她必須殺死金平,與私人恩怨無關,而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

    金平也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才認出禾苗,已經將手按在刀柄,笑著往後退:肚子疼,請允許我先個廁所。

    禾苗前,輕輕將手搭在她的肩頭,微笑著說:難得與姐姐相會,我心裏甚是歡喜,不如,讓我陪姐姐去吧。

    金平緊張得額頭鼻尖都出了細汗,卻還能勉強保持微笑:不敢有勞將軍,怕汙了將軍的眼和鼻。

    禾苗搖頭:你我是故人,這算不了什麽。

    見兩個女人說著這樣隱私的話題,其他人當然是識趣地退了出去,唯獨留下梁君一人,忠心地守在外麵不讓人進出,防備有人偷聽。

    金平沒有辦法,索性站住了,破罐子破摔地問禾苗:你想幹什麽

    禾苗笑得和小狐狸似的:我在幹應該幹的事,倒是姐姐,想幹什麽

    金平沉默許久,低聲道:我若說,我隻是想要求活,你信麽

    禾苗摸下巴:那麽你的國,你的家

    我的國金平大笑出聲,颯然道:我來這裏,難道是為了他魏家的江山永固嗎

    我的家我的家早在很多年前,已經被他們拆散了,我家的人早被他們殺光了隻剩下我,隻剩下我

    金平很大聲地說完這一席話,抓住禾苗的衣領小聲說:你以為我在漣漪宮裏策動暴亂,是為了讓他們永享太平

    禾苗不動聲色地注視著她:你恨的不過是魏家人。

    痛恨一個家族,與痛恨一個國家,是兩回事,像是南人與北人,永遠難以徹底融合一樣,因為口味和思想,風俗習慣和愛好,甚至身材皮膚都不一樣。

    金平輕聲道:你錯了,靖姓魏,隻要不姓魏,它姓什麽和我又有什麽關係我真的隻是想要活下去而已。

    她又威脅禾苗:你現在不能殺我,否則,從此後沒有人敢來投奔你了。

    你說得不錯,讓我們都給彼此一次機會好了。禾苗不敢完全相信金平的話,她讓人把金平軟禁起來,左不過最多再等幾天,事情要成了。

    朝廷軍隊一日一日推進,距離禾苗的軍隊隻有一百裏的時候,他們停了下來,不再往前。

    派出去的探哨回來稟告:沒有要發兵的打算,在修建營門,並且壘了大灶。

    這意味著,朝廷軍隊想在那個地方安營紮寨,短時間內並不想繼續推進。

    眾人胡亂猜疑,唯有禾苗鬆了一口氣,成了

    一定是圓子做成了那件事

    當著大家的麵,她假模假樣地說:我早說過,老天爺會站在我們這邊的。

    眾人將信將疑,她也不解釋,莫測高深地讓大家去休息,背裏仍然是加強警戒,唯恐有詐。

    第三天,撤軍的消息傳來,探哨激動地說:狗皇帝死了狗皇帝死了狗皇帝被刺死了

    雖然早有準備,禾苗還是控製不住地興奮:他們都有什麽變化如說,是否戴孝

    探哨摸摸頭:沒戴。

    話音未落,禾苗把桌子掀了。

    眾人大吃一驚,以為她是生氣朝廷的軍隊不講道理,畢竟死者為大嘛,皇帝死了居然不戴孝

    禾苗也不解釋,幹咳一聲,笑眯眯地說:擺酒祭天

    其實她高興的是,倘若朝廷的軍隊還為靖皇帝戴孝,那說明榮京那邊被魏紫昭魏不懼魏綿綿三人的任一人總領了全局。

    隻要是有人總領了全局,一定會為皇帝辦一場聲勢浩大的國喪,以此為自己爭得各方麵的支持。

    既是國喪,軍隊肯定要集體戴孝,而軍隊既然沒有戴孝,而是選擇退兵,那說明,榮京發生了大動亂。

    這三個人,誰也沒有占據風。

    一場大戰不了了之,禾苗反而趁機再次出手,吞並了幾個城鎮,再次將人馬壯大到一萬。

    半個月後,最新的消息傳來。

    太子謀逆,暗害貴妃及皇嗣,再刺殺皇帝,卻被昭王識破。

    昭王派兵攻打太子,太子偕同太子妃連夜逃出榮京,帶著手下的人馬逃往西北方向去了,皇後自盡。

    昭王準備擁立皇次女魏綿綿為帝,卻突然發病,當著眾人的麵痛得昏厥過去,皇次女手下的人指責昭王才是元凶禍首,並試圖當場殺死昭王。

    可惜昭王手下的人太強,不但將昭王搶了出去,反而箭傷皇次女,皇次女敗走東南。

    皇帝的三個子女,皇長女為太子所殺,太子被昭王趕走,皇次女也被昭王趕走。

    如今隻剩下昭王一人雄據榮京,卻是名不正言不順。

    她想在宗室找一個適齡的人繼承皇位,卻遭到多數大臣的反對,太子與皇次女尚在人世,為什麽要讓旁支的人繼承大統

    算太子有罪,皇次女並沒有罪過,說昭王謀逆,是國家禍亂之根本,難道是假的麽這本來是真的。

    很快,魏不懼在西北哭訴自己是被冤枉的,都是昭王的陰謀,並得到了當地世家大族的認可,自行登基,冊封太子妃為後,又一氣納了好幾個西北大族的女兒為妃。

    35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