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802   加入書籤

A+A-




    吳誌等人跟隨幾位公子行至樓下門口處迎接,樓上賓客也自覺跟隨下樓,待到士大人第一個登上樓層後,眾人才相擁而上。而上樓的順序都像事先排練好一般,吳誌等人不知自己位置何處,待到有人提醒之時,才跟隨而上。雖說士大人今日便裝出行,而由於在交州威尊無上,出入備具威儀。吳誌猜想倘若交州諸郡悉數為士大人親信所得,這儀仗是否要更勝一籌呢。

    跟現在官員客套話一樣,士大人先恭喜吳誌四人順利入圍,便一一入席,根據史料記載:《越鑒通考總論》中談到“士王習魯國之風流,學問博洽,謙虛下士,化國俗以詩書,淑人心以禮樂。”越南史學家吳士連盛讚士燮曰:“我國通詩書,習禮樂,為文獻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豈特施於當時,而有以遠及於後代,豈不盛矣哉!”可見士燮統領交州數載,無論經濟還是文化等方麵,使得交州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席間士燮不斷講述交趾乃至交州各郡的曆史情況及現在情形,吳誌現在才對交州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百姓中對於士燮“士王”尊稱,應該盛傳於士燮統領交州各郡士家勢力達到頂峰之時,而如今應該隻有交趾附近百姓才如此稱呼。

    曆史評價士燮中,吳士連談到;“我國通詩書,習禮樂,為文獻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豈特施於當時,而有以遠及於後代,豈不盛矣哉!子之不肖,乃子之罪爾。”可以看出幾位公子貪玩之心甚重,不求上進,不思進取,難當大任。吳誌隻得無奈為士燮搖頭惋惜。

    “士王以甲兵之力,循趙佗之跡,保王下黎民,此乃趙佗不可及也。”

    “父親為政開明,重視儒學傳播。為越人作字,習魯國之風流,學問博洽,謙虛下士,化國俗以詩書,淑人心以禮樂。實乃交州之幸,百姓之福。”

    吳誌看到幾位公子和不知名的官員一段阿諛奉承,吳誌隻當充耳不聞。

    “趙佗和輯百越臣服漢朝南下幹部第一人治理嶺南81年。其間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越民族的融合,並把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發展。老夫怎可與之相比,實相差甚遠矣。”士燮笑顏謙虛道。

    吳誌不甚了解,對牛彈琴般隻得耐心聽聞。吳誌心想隻得回去之後跟李浩等人惡補功課。而後知曉才趙佗之南越國,北至南嶺(今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帶),西至夜郎(今廣西,雲南的大部),南至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東至閩越(今福建南部)。都城在番禺,今廣州市。後來南越國宰相呂嘉叛亂,反對舊附漢朝,堅持地方割據,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劉徹派伏波將軍路博德率軍南下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國,調整郡縣設置,改秦桂林郡為鬱林郡。

    “士王,交州民族眾多,風俗各異,能在士王的威儀下震服百蠻。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吳誌也跟隨符合道。

    士燮聽聞吳誌所述,先是一愣,定睛仔細打量著吳誌,便和顏悅色回道。

    “穀永以恩信粘降烏滸人十餘萬內屬,皆受冠帶,開置七縣。然惡習不斷,甚難融合,此乃心病之一。日南郡郡屬各部落舊製如一,野性難服,此乃心病之二。交州各郡,各自為政,難以交涉此乃心病之三,不除三疾,交州實難長久安定。”吳誌看著士燮花白蒼老的麵容,再看下士家無能子弟,可想而知士燮有多麽的心灰意冷。

    吳誌想到現代處理民族問題的一些政策,加之以前了解些許烏滸人的習俗,其實烏滸人,是廣西壯族先民的別稱。烏滸之名乃由楚語而來,即壯語倒裝,也於楚語見之。有些人,不明壯語倒裝,原有保存古音之義,更不明壯族人民曆史悠久,誤以為壯族文化落後。豈不知語言倒裝,正是我國各族人民古語共同特點,不獨壯語為然。而為什麽叫烏滸或烏武?是由於原來在四川壯族前身為巴族,由於被楚子所滅,一部分人民,不甘居於被統治受剝削地位,公元前三世紀,遷居於湖南的雄、橫、西、撫、展五溪,安家落戶。後漢馬援所征的所謂五溪蠻,指此,解放後成立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

    整理思路之後便大膽直言道。

    “士王,其烏滸人生首子輒解而食之,謂之宜第。味肯則以遺其君,君喜而賞其父,尚存在著原始的“食人”習俗,鼻飲、以髑髏為器、父死棄母等習俗尚在。可在龍編城設置一處自由交易市場,每個部族選擇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參與管理和解決糾紛,其中漢人商品可低價給予交換各部族的生活必需品,待到各部族對於漢人的商品有了依賴性之後,各部族之間的關係必當漸漸融洽。鼓勵漢人與其各部族通婚,給予獎勵扶持政策,不到十年光景,即可實現民族之間和睦相處。此乃心病一二可除。商貿發展必當引進各郡富商,其餘城市為加快商貿發展,必當效仿,龍編城、合浦、布山、廣信、平思、番禹、徐聞、胥浦為點,連成一線成為商路,即可加強各郡商貿發展,亦可發展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增進各郡之間聯絡。此時一郡一損俱損,還怕各郡之間不強加合作之理。”吳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高談闊論一番。

    期間黃軒深感意外,對於吳誌之策聽得啞口無言,目瞪口呆。而幾位公子不曉時政,隻做旁聽,而隻有士燮陷入沉思。吳誌看到士燮似有所動,便不再多提,眾人回到平常的酒宴之中。

    “吳誌所言,精辟獨到,可惜尚未有所先例,待老夫日後再行思量,不過能有此等見解,實乃交州之幸,今日之宴,老夫收入頗豐,哈哈”士燮扶著胡須大笑道,酒宴行至尾聲,士燮示意備車返回。眾人立刻讓出道路來,依照先前順序依次下樓,而此時眾多官員對吳誌更加客氣。黃義和李浩早知吳誌乃不凡之人,隻是略敢意外。而眾多官員卻一頭霧水、不明所以,為何士大人會為一下人之言而笑容滿麵,久久不能平息,實讓眾人尋思許久。

    吳誌不知今日之言是否使得士燮對自己有所了解,充滿疑惑間送別黃軒後,三人一同踏上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