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關羽偷渡陰平
字數:4674 加入書籤
漢中是蜀中的一個屏障,但這個屏障並非是不可繞過去的,陸遜出兵之前就研究過蜀中的地形,根據軍機處繪製的地形圖,要攻入蜀中,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條就是先取南鄭,再取劍閣,最後直接從劍閣攻擊涪城,涪城一下,蜀中就近在咫尺了。
這條路線最難的不是取南鄭,而是攻打劍閣,劍閣乃是天險,漢中入蜀有兩條路:金牛道和米倉道。金牛道較為便捷,可以過劍門關直達成都,是一條入蜀的必爭之路。從米倉道南下巴中可取閬中,威脅川中與東南之間的交通線。
劍閣北二十五裏有劍門山,又叫大劍山,其東三十裏有小劍山。兩山相連,山勢絕險,飛閣通衢,謂之劍閣。大小劍山延綿兩百多裏,延亙如城,下有隘路,謂之劍關。因其關夾在兩山之中,如門之辟,如劍之植,故名劍門。
劍門關之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劍門關北有利州,南有綿竹,綿竹是成、都以北的重要據點。入川必走綿竹。
攻打劍閣,也可以饒過南鄭,不經過漢中,那就是從天水南下,直奔劍閣,同樣,這一條路也要經過劍閣,不是最好的辦法。
陸遜出發之前,蘇辰給了他另外一條路線,這條路線就是偷渡陰平。
“陰平”是從隴上到蜀中腹地的奇路,實際嚴格上講,三國時這確實不是條路,隻是從理論上可以到達成都的“徑”,這是條“邪徑”。
“偷渡陰平,從涪城走左儋道進攻綿竹”,這就是蘇辰告訴他的另外一條路線,這是一條可以避開劍閣的路線,一旦成功,天兵降臨蜀中,必然可以快速攻破蜀中。
要走陰平道,必須要一員大將,陸遜召集軍中重要將領謀士商議軍情,把陰平道的事情說了出來。
“大將軍,這陰平道果真存在?若是如此,倒是一條捷徑。”
“當然存在!”陸遜還沒說話,參軍荀攸就解釋道:“這條陰平道最初是由陛下提出來的,這三年時間,我們派出斥候,走過這條路,雖然很艱辛,但已經證實這條路是可行的,隻不過十分艱難。”
“如何艱難?”
荀攸歎息地說道:“軍機處曾經派出幾批斥候,總計超過百人,可真正能從陰平道到達涪城的,最終隻有不到十個人,諸位可想而知。”
“嘶!!!”
聽到荀攸的話,眾人都忍不住吸了一口涼氣,這哪裏是捷徑,這分明就是一條死路啊。
如今燕國分兩路大軍進攻巴蜀,即便他們無法攻破劍閣,隻要東路軍能夠攻破江陵,從巴郡同樣可以打開入蜀的通道,而且這條路才是真正的大道。
隻是,如此一來,入蜀的主力就成了東路軍了,西路軍碌碌無為,這並不符合蘇辰的初衷,陸遜身為蘇辰的女婿,當然知道,東路軍不過是為了給蘇進刷聲望和戰功的所在,要不然,取一個南鄭還用不著他親自出馬,蘇辰派陸遜入蜀,並且還給了他陰平道的捷徑,顯然是希望他能先一步攻破蜀中,給東路軍減少壓力。
入蜀隻有兩條路,東麵是從長江三峽溯江而上,經瞿塘關而過。但這條路肯定會有重兵把守,蘇進麾下雖然有蔡瑁的水軍,但蜀中並不缺乏能征善戰的將領,一旦大軍據城而守,對於東路軍來說非常不利。
西路軍兩大主力,分別是高順和關羽,這兩人都是最早跟隨蘇進的人,關羽如今還沒有被封為國公,這是他心中的一大憾事,畢竟這些年他除了據守並州之外,並沒有參加過太多的戰鬥。
此番潑天的大功擺在眼前,關羽忍不住了,主動請纓道:“大將軍,末將請戰,偷渡陰平。”
“哦?”聽到是關羽主動請戰,陸遜很意外,也很高興,對於關羽,他十分尊敬,要執行偷渡陰平的計劃,關羽的確是最好的人選。
“關將軍需要多少兵馬?”
關羽知道,陰平道非常難走,騎兵根本沒用,想了想,說道:“末將隻需要三萬兵馬。”
三萬兵馬,按照之前的戰損,到最後看能不能剩下五千兵馬,不過有五千天兵突降綿竹,足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蜀中了,要知道蜀中雖然有十萬兵馬駐守,但並非全都駐守在蜀中,而且蜀中兵馬的戰鬥力如何是燕軍的對手,最重要的是,一旦關羽到了綿竹,將會有一支奇兵接應,這一支奇兵不是別人,正是鞠義和鞠演叔侄。他們手中有五千精銳,一萬兵馬足夠控製蜀中,一旦控製住了劉璋,蜀中其餘地方傳檄可定。
“好,關將軍勇烈,此番就全靠關將軍了,本帥會盡快攻破漢中,吸引劍閣守軍的注意,給關將軍減少壓力。”
“諾!”
臨走之前,陸遜命糧草官給關羽送去了一種特殊的軍糧,這種軍糧可以保存十天以上,乃是蘇辰命天宮院特地為滅蜀之戰製作的軍糧,同時,關羽軍還攜帶了大量的肉幹。
關羽得從天水南下,從遝中進入陰平道,所以陸遜有足夠的時間攻下漢中。
陸遜派高順率領五萬先鋒,兵臨陽平關,與張魯之弟張衛交戰,在陽平關大敗張衛,張魯聽說張衛戰敗,已經有投降之意,畢竟燕軍來勢洶洶,張魯實在無法抵抗。
這個時候,張魯的謀士閻甫說道:“如今您誰被迫謁見,肯定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不如先到樸胡去抵抗,然後再向燕國獻禮稱臣,這樣才會得到朝廷的重用。”
張魯一聽,覺得閻甫之計可行,臨走之前,左右的人想將倉庫裏的寶物全部焚毀,張魯說:“我已有歸順朝廷的意願,但這一意願沒能讓朝廷知曉。今天我們離開,不過是避開鋒芒,並沒有別的意圖。寶貨倉庫,應歸朝廷所有。”於是將寶物都妥善藏好才離去。
高順大軍攻破南鄭之後,立即派兵收複漢中,同時接應荊州兵馬從上庸進入漢中。
蘇進將兵攻取蜀中,也是兵分兩路,他讓黃忠從襄陽出兵攻取漢中,自己則親率大軍,在荊州水師的協助下,沿江而上,直取巴郡。
黃忠和高順合兵一處,繼續攻打張魯,張魯這個時候趁機投降,陸遜果然沒有難為他,在奏請了朝廷之後,封張魯為鎮南將軍,漢中太守。
這個鎮南將軍實際上就是個虛銜,眾所周知,燕國施行軍政分離,各地掌軍的都是大都督或者鷹揚中郎將,漢朝的一些官職逐漸成為了虛銜。任命張魯為漢中太守,實際上也就是剝奪了張魯的兵權。
不過張魯並不在意,畢竟他在漢中聲望很高,治理地方也是人盡其才,張魯投降之後,龐德也自然歸順了,龐德乃是一直和劉璋作戰的宿將,高順任命龐德為先鋒,攻打佳萌關的劉備。
佳萌關不好打,龐德與劉備交手幾次之後,均沒有建功,陸遜親自坐鎮南鄭,讓黃忠協助高順攻打佳萌關,吸引蜀軍的主意。
果然,黃忠到了佳萌關之後,燕軍的數量再次飆升,已經在佳萌關屯兵十萬,而劉備的軍隊滿打滿算不超過三萬,這還是擁有地利,才能暫時抵擋住燕軍。
劉備急忙派出哨探向蜀中告急,劉璋接到劉備的求救信之後,麾下文武分成了兩派,一派自然是積極響應,讓劉璋派出援兵協助劉備,因為漢中一破,佳萌關首當其衝。
可是另一派卻害怕劉備趁機做大,其中以黃權等忠心劉璋的老臣為主,他們極力反對增兵支援劉備,並且提議派出老將嚴顏接替劉備防守佳萌關。
嚴顏是劉焉給劉璋留下的老臣,一心忠於劉氏父子,對於劉備,嚴顏也是不怎麽待見,黃權請命讓嚴顏接替劉備,的確是上上之策。
可是,劉璋就是無法拿定主意,這個時候,張鬆趁機說道:‘王爺,嚴老將軍乃是巴郡太守,如今冷將軍駐守巴郡,級別高於嚴老將軍,兩人難免會有分歧,這對於戰局來說非常不利,不如將嚴老將軍調往佳萌關,協助劉將軍守關,如此一來,算得上兩全其美。’
“那該以誰人為主?”
“沒有主次之分,嚴老將軍威望甚高,相信劉將軍肯定會給幾分薄麵,雖然平級,但實際上肯定是嚴老將軍為主。”
聽到張鬆的話,劉璋點點頭,覺得此事可行,其餘眾人也都知道這的確是一個平衡之法,紛紛出言支持。
隻有張鬆在心裏感歎:嚴顏乃是巴郡太守,常年駐守巴郡,在巴郡非常有威嚴,他這一走,看似巴郡以冷苞為主,消除了爭議,實際上戰鬥力絕對下降了三成,對於燕軍來說絕對是好消息,最重要的是,嚴顏一走,冷苞對巴郡的勢力了解不深,更方便他行事,接應燕軍進入巴蜀。
事實上也的確如同張鬆預料的一樣,嚴顏離開巴郡之後,很對政令都無法暢通。糧草供應也出了問題,蘇進抓住這個機會,大敗冷苞,將冷苞逼得退守江州,燕軍終於占據了涪陵,在巴郡紮下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