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局勢已定

字數:3162   加入書籤

A+A-


    晉國公畢竟是兩朝元老位高權重,有他在其中攙和了一腳,皇帝也不得不順水推舟的賣他個麵子,這個案子便也就這麽擱置了下來。

    而就在僵持不下之時,有人避開了眾人的眼目買通了刑部大牢的戍守侍衛,進去瞧了李錦玉一眼。

    也就這一眼便讓養尊處優過慣了榮華富貴的似皇子殿下差點兒連苦膽都被嚇破了當真是魂飛魄散,他立刻便將陳貴妃特意托人帶來的話給忘了個一幹二淨,什麽咬死了就是不肯鬆口承認晉國公子的命案,在這關頭全都是扯淡,他寧願被關禁閉被降罪,也不願在這鬼地方受這等罪過了。

    於是就在慶國公在前朝周旋,陳貴妃在後宮活動拚了命的想要保住他時,那李錦玉卻是如此輕輕鬆鬆的便將一應罪責全都一力承擔了,幹脆利落絲毫都不曾拖泥帶水,當真是讓人膛目結舌之餘不免也帶了幾分看好戲的心思,畢竟這是未央國中第一起為了臣子而降罪皇子的案子,此事隻要開了這個頭,以後便都要以此為例來辦事兒了。

    最初得到這個消息時慶國公差點兒氣得吐血三升,連連請旨要親自去牢中審問李錦玉,看看是否有人暗中搗鬼嚴刑逼供什麽的,他便是打死也沒想到,那個繡花枕頭竟然如此不經世事,還沒對他動板子呢,隻一通嚇唬便將什麽都全招了。

    慶國公要去刑部親自出馬,自然便也有人攔著他,隻道他該避嫌才是,否則便有蓄意袒護徇私枉法的嫌疑了。

    朝堂之上為此頓時又開始爭論不休,皇帝被吵得沒法子,隻好出了個折中的主意,讓刑部尚書親自去牢中提審李錦玉,若是他沒有翻供的話,便要徹底的坐實了他的罪責了。

    這件案子鬧得這樣大,皇家顏麵早就丟得遍地都是了。皇帝原本還念著些許父子情分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便也就罷了,難不成還真要為了區區臣子的性命,便讓他的皇子賠上一條命?

    而至於後來被眾人翻出來的那些罪責,譬如說魚肉百姓強搶民女且還鬧出人命之類的事情,在皇帝的眼中當真是不值一提。

    隻是他此時的心情想來比慶國公還要糟糕,那個敗家子,竟然熬不住在牢中失去自由單調孤獨的幾日,便為了出來就什麽都招了,當真是天底下再也找不出似他這麽愚蠢的人了。

    他雖然知道這件事的幕後黑手就是李錦見,但他實在是一頭霧水,李錦玉雖然為人很是混賬,但李錦見回朝也不過才兩年,這期間他們連接觸都很少,李錦玉是怎麽得罪他了,竟讓他下此狠手,非要如此大的陣仗鬧起來?

    皇帝一邊是氣李錦玉不爭氣,一邊又恨李錦見太不饒人,這番連怒帶急的,差點兒沒讓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上了。

    刑部尚書哪敢怠慢,這不僅是關天潢貴胄且又是皇帝親下的旨意,滿朝文武的雙眼可都在緊盯著刑部呢,他頓時隻覺這肩上的壓力當真是如同泰山壓頂一般難以承受。

    連夜提審了那位千尊萬貴的似皇子殿下,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了與之前一模一樣的供狀。

    刑部尚書抹著額頭的汗珠是一夜都沒合上眼,第二日清晨早朝之時,他所奉上的這一紙供狀,不出意外的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皇帝雷霆大怒令眾人驚懼不已,慶國公再也無話可說,連陳貴妃的哭求聲都戛然而止了。

    皇帝已經徹底的放棄了李錦玉這個兒子。

    其實這些孩子都不算什麽,生下他們也不過隻是為了擇其最優勝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已。既然李錦玉注定了就是糟粕,那麽為了精華部分,將他剔除了也無可厚非。

    他這份心思,齊念倒是看得透透的。但是她沒有弄清楚,在皇帝的眼中究竟誰才是能夠笑到最後登上皇位的那個人。

    前世不是李錦見,她便以為今生也不是。

    李錦玉的判決很快便下來了,因著他身份特殊,便被幽禁在四皇子府中不可外出,褫奪親王封號,他府上的銀錢庫存全都拿出來充了國庫,其中一部分便給了那些曾被他欺壓過的百姓良民。

    其實這些倒也不算什麽,聖旨中倒是還有一條,要驅散他府上所有的姬妾家仆,這頓時便讓他怒而站起,差點兒沒撲過去將傳旨的公公按在地上毒打一頓。

    這個消息傳入宮中時,皇帝正在陳貴妃的流雲宮裏耐著性子在安慰她,畢竟李錦玉是她唯一的兒子,如今前途盡毀,她怎能不傷心。

    可是沒想到她那兒子竟然蠢成這樣,頓時便讓她驚呆了都忘了哭了,皇帝的麵色也多雲轉陰,遷怒於她也就拂袖而去了。

    陳貴妃這時才恍然間發覺,她處處自矜自傲的時代已然是過去式了,接下來的日子會有多難過,眼下已然在開始漸而顯露了。

    皇帝本以為這樣就夠了,對於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子而言,如今這待遇已然是從雲端摔倒了泥裏,已然萬劫不複了。

    但是就在不過月餘之後,被幽禁森嚴的四皇子府中又傳來了一個消息,戍守在其中的侍衛上報道:“就在昨夜,府中忽得傳來幾聲十分淒厲的慘叫聲,很快撥給四皇子殿下差使的兩個侍女便慌慌張張的跑了出來,她們說、說……”

    “說什麽?”

    “她們說殿下已經瘋了……”

    因著聖旨上書一幹人等沒有皇帝的旨意是不能擅自進入四皇子府探視的,所以守在門口的侍衛自然也不敢進去,隻在門外聽著府內的慘叫聲整整一夜,好不容易捱到了天明,便緊趕慢趕的進宮稟報來了。

    皇帝目光微沉,思索了片刻才道:“遣兩個太醫過去瞧瞧,能治好便治,不能就且先養著。”

    侍衛不由一怔,按道理來說正常人在聽了這個消息之後,最先應當質疑此事的真假,畢竟隻有那兩個侍女一麵之詞,就怎麽確定四皇子卻是有病呢?

    但在他麵前的這可是皇帝,他即便是多長了一個腦袋,也是不敢質疑皇帝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