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綠豆百合
字數:3359 加入書籤
原本隻是因為天熱,她日日躲在用冰的房間裏倒是覺著還好,隻是哭了那些做下人的,每天那麽炎熱都還要不停歇的做活計。
是而她閑著便親自配製了這綠豆百合湯來,用的雖都是十分常見的草藥與補品,但對於消散暑熱和補精養神倒是很有效用。
於是她便將這張方子交付給了姣梨,讓她每日裏從齊念的庫房裏拿了銀子,買來配料煮了分發給底下人。
本來這是挺好的一件事兒,但終究還是敗在一句話上,良藥多苦口。
第一日大家喝了雖麵色古怪神情不對,但好在是都喝了,倒也沒耽誤齊念這份苦心。但到了第二日時,去小廚房領湯的人便少了一半了。
不過這也還好,抓著剩下的人多喝兩碗,倒也還能搪塞的過去,沒叫齊念發覺什麽端倪。
但到了第三日,卻是再也沒人去領湯喝了。
姣梨和遠黛愁眉苦臉的望著剩下的那一大鍋綠豆百合湯,她們的麵色當真是比湯還要綠。
每日的份量都是一定的,若是沒人來喝,齊念即便是不到小廚房來看,都是會知道的。
但若是為了安慰小姐,不讓她覺著失望,便是要她們這倆丫頭將這一大鍋湯全都喝下去了。回味著昨日那令人難以描述的味道,她們倆相視一眼,十分果斷的回去便向齊念說了實話。
果然這令齊念十分詫異,她可覺得這味道好極了,怎會大家都覺著難以入口呢?
而且她為了表示自己真的很喜歡,當日一個人便喝下了三大碗,頓時便讓倆丫頭隻覺目瞪口呆,打從心底裏的欽佩她,果然不愧是女中豪傑。
自那日後,這味原本是為了造福下人的綠豆百合湯便成了齊念的個人飲品,除了她之外便再也無人願意去喝了。
就連平日裏最不挑食的小開心在嚐了嚐那味道之後,也是小臉一皺,寧願挨餓不吃任何東西也不肯再多喝一口了。
姣梨聽齊念又提起了那味令她打了個激靈的綠豆百合湯,便再也不敢囉嗦,生怕齊念興致來了賞她一碗,那便是連晚飯都不用吃了。
是而她趕忙唯唯諾諾的下去了,便再也沒有來煩齊念了。
齊念的眼角眉梢不由染上了一抹微微笑意,她取了自己想要的書卷回過身來,一眼便瞥見了姣梨忘了收下去的那個骨盤。
這盤子裏的香瓜,當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
此時的長樂城中,除了南昭國使臣之外,其他三國的使臣都已然退卻,各路人馬按原路返回,倒是沒有引起任何紛爭。
這場熱鬧了近兩個月的使臣入國拜會皇帝的活動終於該拉下帷幕了,但皇帝卻是將南昭國的四皇子留在宮中又過了好幾日,當真是彰顯了兩國之間關係不一般之處。
裝模作樣的挑選了好幾輪,將長樂城中年貌相當尚未婚配的眾位貴女的畫像全都捧到了田簌的麵前看過了,便隻待他親手一指,皇帝即刻便可以下旨賜婚了。
因著田簌好歹也是皇子之尊,且憑南昭國帝這般寵愛於他,將來說不定便會成了南昭國新帝了。他有這樣特殊尊貴的身份在先,原來未央國的貴女這身份便要低上許多了。
是而皇帝便先放出了口風,在長樂城中正三品以上官員人家的貴女,隻要是被田簌看上了眼願意迎娶做皇妃的,在出嫁之前便會由皇帝親封為尊一品鎮國公主,以此來撫慰老臣之心,更是能匹配田簌的皇子身份。
這樣的消息一傳出來,本來就十分熱鬧的長樂城頓時便炸開了鍋,幾乎人人都奔走相告,漸而削尖了腦袋也要將家中滿意的女兒送到四皇子殿下的眼前過一遍了。
畢竟這等殊榮可是令人想都不敢想的,尊一品鎮國公主的封號可是正宮皇後嫡出的公主方能獲封,未央國曆代以來都是如此。
在這一朝除了深受皇帝寵愛的妙嘉公主之外,便再也沒誰能獲此殊榮了。而且妙嘉公主還是在出嫁之時為了照顧夫家門楣,方才破格晉封。那也是因著華國相府在朝中入日當天尊榮無比的情況下,妙嘉公主能得這個封號,多少也是因著皇帝瞧在華章的麵兒上給的。
因著這一段緣故在其中,長樂城中諸人的目光或有意或無意的便又瞥上了華府。如今這華府裏待字閨中到了嫁齡的女兒隻有兩人,嫡出的八小姐華玉菀,和庶出的七小姐華玉蕭。
這嫡庶之間猶如天差地別,誰能受用得起鎮國公主的殊榮,看來是不必再說了。
但就算大家也是心知肚明,但都猶自不死心,依舊是將自家的女兒往田簌的麵前捧去,隻期待著那四皇子殿下能夠瞧上,從此便是能夠振興家族了。
如此又是狠狠的熱鬧了一番,皇帝見這陣勢已然足夠成熟火熱了,該看的貴女也都給田簌看過了,是該到了頒布結果的時候了。
他的聖旨早就已然擬好了,上麵書寫的名字也是早已爛熟於心的那一個,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旁人。
畢竟“華玉蕭”這三個字,是當得起鎮國公主這個封號的。
皇帝破天荒的拋出鎮國公主這份前所未有的殊榮,其實不僅僅是為了將眾人的目光都引到華府去,然後接下來的賜婚便十分順理成章了。
這其中還是有皇帝想對齊念的補償,對她曾經救治了他心愛的淑妃的謝禮。雖然他知道這些或許都不是她想要的,但他也隻能如此了。
這樣總比她繼續留在長樂城中,再次引起他對她的殺意要好的多。
畢竟曾經也不是沒有對她進行過暗殺,隻是那個小女子實在是花樣太多了,竟連國師都不是她的對手,被她趕出了長樂城。
不過如此也好,否則留著也是個禍害。
皇帝將早已準備好的聖旨拿出來端詳了一番,便交給了隨侍頒旨的內監,讓他現在便去華府頒旨,不得有誤。
這內侍在皇帝身邊服侍也是見慣了大風大浪,頒旨一事也素來便是他的職責,是而便十分恭謹的領了聖意,當即便出宮往華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