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番外一:歸來
字數:4948 加入書籤
皇帝這些日子總是睡得不太安穩。就算有田淑妃時常陪伴在側,且她現在許是年紀大了,倒也不似年輕時那邊固執倔強,倒是對他的態度也好了許多。
這原本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畢竟在他們的兒子,未央國七皇子李錦見流落在外的那些日子裏,淑妃娘娘可是連正眼都不願多看他一眼,便更別提什麽柔情蜜意了。
好不容易熬到時機成熟,可以將兒子接回來了。原想著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總該過上舒心的日子了,沒沒成想還是出了差子,當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那位國相府的七小姐,瞧著冷冷清清秀氣淡雅的模樣,但她那一肚子壞水,卻是誰都比不過。
算計來算計去也沒能將她怎麽樣,好不容易等她自己病重入了土,皇帝在鬆了口氣的同時,卻也有些惋惜與不舍的心情。
畢竟也算是與她鬥了這許久,突然之間她便自己死了,當真是這口黑鍋,他不背都不行了。
果然,就在李錦見回到長樂城後,第一時間便去掘了人家的祖墳,將那位屍骨未寒的華七小姐又挖了出來看過一遍才算了事。
這樣的事情皇帝先前也挺想做的,但是太損陰德了,他日日見他那肱骨之臣華國相頂著那張痛失愛女的哭喪臉卻還依舊堅守職責的在他麵前晃悠,他便下不去那個手做那樣的缺德事兒。
那個不孝子,剛一回來便將他老子的名聲給敗壞了。
不過好在他還算明事理,不過將自己關在府中消沉了幾日之後,便也就緩和過來了。
皇帝要的便是這樣的結果。他這輩子雖然到老了也隻鍾情於田淑妃一人,但且看他的兒子,卻是覺得那不過隻是個女子,往後待他坐上了皇位,這天底下想要什麽樣的女子沒有?
年紀輕輕的,還是莫要太過兒女情長才是。
正好眼下有個輕鬆卻又討巧的活計可以分配給他去幹,皇帝已然將這算盤都打好了,綜合起他上半年在江南所做下的政績,下半年再將兩國聯姻之事給辦妥了,到了明年開春,這東宮太子之位,也就順理成章的可以動一動了。
原本這是極好的算計,但沒想到那小子竟然一去不複返,隻差點兒便沒了消息。
皇帝忙遣人快馬加鞭趕去南昭國探聽虛實,但暗衛還沒回來呢,送親去的隊伍便已然先到了長樂城。
原來這兩隊人馬前者抄了近路日夜兼程,後者走在正規的管道上優哉遊哉,倒是交叉了卻沒遇見。
皇帝忙將那送親使臣召進宮來,盤問著為何他們都回來了,七皇子殿下卻依舊不見蹤影?
使臣也是挺倒黴的,本來是個挺好的差事,不過來回跑一趟,回來便能領賞高高興興的過年了。但那七皇子殿下實在是不讓人省心,隻好依他所交代之言,使臣唯唯諾諾的回道:“啟稟皇上,殿下他說、他說要向南昭國求娶一位公主帶回未央國,否則他便不回來了!”
乍聞此言皇帝第一反應是充滿了憤怒,連案上的琉璃茶盞都扣在了掌心,隨時準備往地上一擲,摔個四分五裂之際再大喝一聲:“孽障!”
跪伏在地的那位使臣想來也是可以預見事情這樣的發展,此時正在瑟瑟發抖,不敢抬頭。
但他轉念一想,那孽子不願歸來的原因是想在南昭國娶位公主回來,就如同那田簌以使臣的名義前來未央國,然後將鎮國公主帶走了一樣。
這樣看來,娶個南昭國的公主為皇子妃,對於李錦見而言是件好事而不是壞事兒。
如此皇帝頓時便舒心多了,他緩緩的放下了手中的茶盞,輕咳了一聲肅然道:“你便先回去吧,朕知道了。”
那使臣預料之中的暴風雨沒有降臨,他不由鬆了口氣,兩股戰戰的爬起來謝了恩,這才膽戰心驚的退了出去。
皇帝接下來便充滿了期待歡歡喜喜的等著他的兒子榮耀歸來。
未央國與南昭國雖然地處交界,兩境也緊緊地挨在一起,但畢竟兩國勢均力敵,彼此都有數千裏延綿不絕的河山與這熙熙攘攘的天下。
是而在南昭國皇城中所發生的一切若是想傳入未央國帝的耳中,這著實有些困難。就好像這邊才遣出去暗衛打探李錦見為何還不回來,那邊的送親隊伍便已然大張旗鼓的進了長樂城,兩方連擦肩而過都做不到。
是而就在皇帝的焦急等待中,他不知道在在南昭國發生了怎樣的謀逆之案,亦是不知那位忽然便得已上位的尊一品禦國公主,究竟是何方神聖。
直到那一日,宮外有消息傳來,說七皇子殿下終於趕在年前返身回來了,此時正在長樂城外,儀仗車隊延綿數裏,當真是氣勢非凡排場巨大。
因著即將就是年終時,皇帝在朝政之上未免比尋常時要繁忙許多,便也就分不出多少心思去管那千裏之外的事情了。
如此隻聽得這等好消息,他忙連茶也不喝了,隻叫暗衛出去打聽,為何七皇子殿下回來會如此大張旗鼓。
這次暗衛又還沒來得及回來,便已然有人前來通報,隻道是經由南昭國帝禦旨賜婚,將那位尊一品禦國公主賜於七皇子殿下為正妃。因著南昭國眼下正忙著重新冊立太子一事,正好便喜上加喜,由著七皇子殿下的請求,偕同公主一起歸來。
如此這可不僅是南昭國雙喜臨門,於未央國而言,更是好事成雙啊。
而且這可是以一個無關緊要的正一品鎮國公主換來了尊一品禦國公主,這南昭國即便是投桃報李,這顆李子未免也忒過鮮美多汁誘人可口了吧。
到底是一國之君,遇事從不輕信便心存疑慮。但畢竟事關兩國邦交大事,皇帝還是趕緊遣了人去城門口迎接,先將貴客迎至宮中才是。
在見到那位禦國公主之前,皇帝已然想過了,不論這疑心究竟有多重,那位公主到底有什麽毛病,這門親事李錦見是結定了的。
這可不止是因為南昭國帝禦旨賜婚,為了兩國邦交之好。隻因著皇帝因之前那個華玉蕭之事對李錦見心存愧意,雖然那七小姐是自己病死的與他無關,但他們畢竟是親父子,若是總因女子之事而讓他不痛快,皇帝這心中亦是不忍。
況且聽人稟報,七皇子殿下對那位禦國公主可是十分的中意,否則也不會撇下送親隊伍,獨自一人留在南昭國這麽久才肯回來。
所以在見著麵兒之前,皇帝已然想好了,這場婚事,已然是鐵板釘釘之事了。
但就在他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麵帶慈祥和藹的笑容對跪伏在他的麵前行過大禮的那位衣飾華貴氣度不凡的尊一品禦國公主,笑吟吟的道:“公主請起。”
那位公主當真是有大家風範貴氣逼人,且尊一品禦國公主的尊銜,可真是史無前例之尊貴無匹。
李錦見就站在她的身邊一同行禮,這時正好便扶著她站起身來。二人俊男美女站在一起,當真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皇帝愈看便愈覺滿意,麵上的笑意便也就愈加深重。
看來這位禦國公主不僅相貌脫俗姿容清麗,而且很得李錦見的心意,二人眉眼間都隻見溫情脈脈,難得真心。
皇帝到底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相隔的距離遠了,見人也隻覺有些模糊,看不仔細那人的真容實貌。
為顯跟孩子們親近,皇帝便笑嗬嗬的站起身來,由衛監攙扶著,一步一步的走下了高高的台階。
麵前的那兩個孩子,那是他此時最為看重的兩個人。李錦見是他心心念念一定要扶上帝位繼承大統的皇子,禦國公主則是他最好的賢內助,不論是姿容品行還是這尊貴身份。
但……但這是怎麽回事?
怎麽愈是靠近,便愈覺眼前這個錦衣華服眼波含笑的女子,這樣的眼熟?
皇帝忽然有些不敢確信,便止步不前了。
衛監察覺他的心神不寧,原想輕聲詢問,卻隻見皇帝忽得抬手製止了他,麵上的笑意褪得幹幹淨淨,隻露出了十分狐疑的神情,“朕不知為何,隻覺禦國公主好似十分眼熟。”
李錦見隻漫不經心的笑道:“父皇定是眼花了,公主從前雖在未央國生活過,但父皇身為一國之君,想來定然是很少見過宮外之人。”
他這話沒能安慰皇帝的心,反倒讓他更加疑慮不安了。
那位禦國公主好似十分溫順,正很安靜的站在那裏,低著頭沒有言語。
皇帝忍不住又上前了兩步,仿佛一定要看清楚那副隱藏在滿頭珠翠精致妝容之下,究竟是怎樣的一張真實麵容。
就在這時,齊念忽得抬頭衝他嫣然一笑,柔聲道:“皇上當真是好記性,當真是多日不見了。”
沒想到,竟然還是熟人。
皇帝怔愣了片刻,忽得抬手捂住了胸口,兩眼一黑往後倒去,再也沒有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