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要求(續)

字數:4631   加入書籤

A+A-




    下午,城外大營,行軍元帥、西陽王宇文溫正在召集主要將領開會,他剛在城裏結束會議,馬不停蹄趕到城外大營,在還差五分鍾的時候趕到中軍大帳,帳內眾將已經準備就緒。

    會議主持是元帥長史衛玄,行軍總管楊素、史萬歲、韓擒虎,還有其他許多主要將領亦在座。

    時間精確到分鍾,對於“古代”戰爭來說實際上沒什麽必要,甚至於對於農業社會來說,這種時間精度都沒什麽必要,但宇文溫還是要以身作則,借以推廣黃州鍾表。

    他要求軍議時與會將領必須提前至少五分鍾到,所以主要將領們人手兩個懷表,當然,這些懷表都是宇文溫免費贈送的。

    宇文溫很忙,一天從早到晚都在忙,所以此次軍議不能說太多廢話以免浪費時間,他的開場白很直接:“將士們這幾日狂歡夠了,休息夠了,是時候繼續殺敵了!”

    “放鬆了幾日,大概有的人還沒回過神,寡人再強調一遍,官軍來兩淮是收複失地的,不是來瀟灑快活的!”

    “如今,淮水以南要地俱為陳國所有,所以當前階段,我軍的目標是收複淮北州郡,如今淮西已經平定,大軍駐紮渦陽,以東地區就是淮泗,是我軍的下一個目標!”

    作為全軍主帥,宇文溫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所謂的軍事才能在韓擒虎、楊素、史萬歲這三位麵前,可謂是班門弄斧,那麽接下來的戰事,他不打算衝鋒在前。

    宇文溫的誌向高遠,所以在將兵和將將之間,他選擇將將,即便起點不高,但他要抓住一切機會積累經驗,提升自己將將的能力。

    所以,就由這三位“曆史上”有名的名將,在前麵衝鋒陷陣,他坐鎮後方居中調度,盡早完成朝廷賦予東南道行軍的戰略使命。

    東南道行軍的戰略使命是什麽?攻略兩淮。

    但因為考慮到和陳國的同盟關係,所以正如宇文溫開場白說的那樣,當務之急是收複淮北。

    渦陽,現在已經被宇文溫收複,實際上從戰術方麵來說,他接下來的最優選擇,是北上進攻亳州州治小黃,一旦拿下小黃,盤踞鄭州的尉遲順大軍,其側翼就危險了。

    尉遲順是宇文溫的嶽父,此時正在鄭州一帶和宇文明對峙,戰事膠著,戰線數月以來沒有太大變動,雙方處於均勢,一旦宇文溫成功攻占小黃,可以嚴重威脅到尉遲順的側翼,導致河南戰局出現決定性的變化。

    然而,亳州地區歸屬河南,不屬於東南道行軍的進攻方向,宇文溫要是揮師進攻小黃,那是“跨界作戰”,理論上是抗旨。

    但這個問題不是問題,畢竟隻要能收複河南,這種程序上的小問題沒人關注。

    最主要的問題是,他要是揮師進攻小黃,就等於放棄進攻徐州的最佳機會,這會給尉遲氏以喘息之機,鞏固彭城城防,對方甚至會趁機和陳國媾和。

    這就把問題上升到戰略層麵,是宇文溫必須避免出現的態勢。

    尉遲氏在淮北的地盤,如今就剩下徐州總管府,而尉遲佑耆的慘敗,導致尉遲氏在黃河以南除了尉遲順大軍,就沒有強有力的野戰力量。

    對方在亳州總管府、徐州總官府隻能采取守勢,而青州總管府爆發的叛亂似乎餘波未平,應該沒有能力派兵支援亳、徐。

    所以對於尉遲氏當家人尉遲惇來說,徐州總管府一旦有守不住的趨勢,他極有可能會以此作為籌碼,割地與陳國媾和。

    徐州州治彭城,是控製泗水水係的要地,也是淮泗地區的第一重鎮,南軍有了彭城,北伐中原時可以借助泗水水係輸送糧草,支撐大軍攻到黃河南岸區域。

    所以彭城是南軍北伐中原必須占據的一個重要據點,陳國一旦拿到了彭城,就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而陳國已經‘收複’淮南,戰略目標遲早會轉向江州甚至巴、湘二州,與周國(宇文氏)的矛盾加深,遲早要翻臉。

    若宇文溫放棄東攻彭城、選擇北取小黃,可能在小黃還沒拿下的情況下腹背受敵,將自己的全部後背連同側翼暴露給占據淮南、徐州的陳軍。

    稍有不慎,宇文溫就會變成另一個關羽,形勢一片大好之際被人搞偷襲斷了後路,兵敗被俘,拉去建康遊街然後脖子上來一刀。

    這不是宇文溫自己嚇自己,而是眾將一致認定的風險,東南道行軍未必有把握速下小黃,而亳州軍雖無南下進攻之力,自保卻沒什麽問題。

    更別說宇文溫的嶽父尉遲順不會坐視小黃被圍不理,肯定要分兵來救,到時候東南道行軍拿不下小黃,又失去速取彭城的機會,兩頭落空,錯失大好良機。

    然而,即便東南道行軍順利東進,全取徐州總管府,接下來麵臨的戰略態勢,依舊很危險。

    黃河、淮水、長江,從北往南看,這三條東西走向的河流形成一個“三”字,若東南道行軍收複淮北全境,那麽周國(宇文氏)控製的淮北,就變成“三”字中間那一橫,

    北麵,是尉遲氏控製的河南地區,南麵,是陳國控製的淮南地區,對於東南道行軍來說,這同樣是腹背受敵。

    而這種長條狀的地區,隻要中間一點被截斷,末端(東段,淮泗地區)的軍隊就會孤立無援,遲早要完。

    即便如此,宇文溫還是選擇東進戰略,將領們對此也持讚同態度,因為出征打仗,本來就是要冒著生命危險,大家既然連死都不怕,當然不怕冒險,無非是值不值得。

    基於這個戰略目標,宇文溫製定了一係列戰術方案,今日軍議,就是要大家群策群力,將這個戰術方案完善並立即付諸實施。

    簡而言之,宇文溫要和時間賽跑,趕在陳國和尉遲氏媾和前拿下彭城,然後趕在陳國翻臉之前,穩定淮北防線,時間節點是今年秋收。

    宇文溫判定,剛‘收複’淮南的陳軍,至少要等到秋收時才有足夠的糧食支撐軍隊北犯,順便“就食於敵”減輕後勤負擔。

    所以己方要趕在秋收之前拿下彭城,收複徐州總管府地界,在那之後看情況決定是否抽兵北上。

    屆時,要麽以彭城為據點,北上取青齊之地,要麽以渦陽為據點,北上取亳州之地,最終目標是宇文溫要協助宇文明,將尉遲氏的軍隊趕到黃河以北。

    到時候,南邊的陳國再跳也沒用。

    這一係列戰略、戰術,立足點就是趕在秋收前拿下彭城,如今是夏天,還有不長不短的時間,戰機還是有的,所以宇文溫和眾將議了一個多小時候,做出最終決定。

    行軍總管楊素領兵東進,主攻彭城;行軍總管韓擒虎同樣領兵東進,取彭城南方屏障下邳。防範南麵泗口附近陳軍可能的偷襲,兩軍以楊素為主。

    行軍總管宇文十五繼續坐鎮淮西,防範壽春方向陳軍有可能異動的同時,確保淮西地區完成秋收,籌措糧草供應大軍。

    最關鍵的戰線節點:汝陰、渦陽,由行軍元帥宇文溫親自鎮守,駐紮地為渦陽;行軍總管史萬歲,領兵駐紮在渦陽以北,防範亳州軍可能的南犯。

    史萬歲所部還負責伺機佯攻小黃,迫使亳州軍收縮兵力,無法分兵東進增援徐州,亦或是分兵西進增援鄭州。

    與此同時,史萬歲和宇文溫互為犄角,防範南麵陳軍的偷襲。

    由宇文溫坐鎮渦陽、居中調度,確保東線作戰官軍的後勤及後路,眾將對這一決定毫無異議,甚至認為沒人比宇文溫更合適。

    這不是大家恭維宇文溫,而是宇文溫守懸瓠的出色戰績,讓行軍總管還有其他將領們信心十足,有西陽王守後路,楊素和韓擒虎可以全力以赴攻略淮泗地區。

    另一個原因,是宇文溫籌措糧草、軍需確實有一套,所以,各位行軍總管的要求就紛至遝來。

    要兵員,要糧草、輜重,而要速下彭城,還得打造大量投石機,需要大量轟天雷,都需要大量物資,要滿足這些要求可不容易。

    持續兩年的戰事,一年以來的連番大戰,同時對河南、兩淮兩個方向用兵,已經讓山南地區的人力物力透支,宇文溫想要籌措行軍總管們所提要求中的各種物資、兵員,困難很大。

    但宇文溫對此依舊有信心,他環視在場將領一番,開口說道:

    “論行軍打仗、攻城掠地,寡人可能不如諸位,可說到籌措軍需、轉運糧草,諸位,可比不上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