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琅鋣榜

字數:3706   加入書籤

A+A-




    青州總管府膠州高密郡,東海之濱,琅琊台,巡察至此的河南道巡察大使、豳王宇文溫,正登台遠眺,看著東麵一片汪洋,隻覺心曠神怡。

    琅琊台,位於膠州琅琊山上,太史公《史記·秦始皇本紀》載,“蓋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在春秋戰國時期,琅琊是齊國的重要城邑,而越王勾踐滅吳後,北上稱霸,由會稽徙都琅琊,起觀台,以望東海。

    待得秦王嬴政統一天下,成為始皇帝,三次巡遊至此,調動民夫築琅琊台,宇文溫此時所在的琅琊台,已被歲月留下許多痕跡,但不知所處之台,是否始皇帝所築琅琊台。

    對於後世來說,琅琊二字,多與“琅琊王氏”聯係在一起,高貴的世家風範,憑空讓“琅琊”二字多了一分風采。

    而對於宇文溫來說,這裏隻是一處“旅遊勝地”,他巡察青齊之地至此,正好登台看看海景,然後等著吃海帶燉雞。

    一旁的避風處,火堆上架著的便攜式行軍鍋裏,正燉著一鍋海帶和鮮雞,些許香味撲鼻而來,讓宇文溫食欲大增,想著久違的海帶,他浮想聯翩。

    不如開啟科學之力,從海帶裏提煉出“味之素”並大規模量產,然後暢銷天下,以此成為最強食神...

    好吧,提煉味精什麽的不科學,他無法做到,但有一點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從現在開始,能夠吃上久違的海帶了。

    海帶,並不是中國原產,這是一個許多人不知道的事實,而在這個時代要經常吃可不算容易。

    實際上在二十世紀以前,中國境內出現的海帶絕大多數都是海外舶來品,主要產於朝鮮半島,直到海帶種植技術成熟,中國才有了產自本土的海帶。

    原因在於海帶隻適合生長在水溫較低的海域,而在如今的青齊沿海地區,即便從百濟、高句麗海域漂來了昆布(海帶),到了夏天海水水溫上升,海帶有多少就死多少。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在中原罕見的昆布(海帶),成了名貴海產,以至於被訛傳為長生不老藥。

    “當年”,始皇帝派徐福在琅琊台出海尋訪仙人,求長生不死藥,其中就包括昆布。

    不過據“考證”,那時所說的昆布,實際上是指中國沿海(青齊一帶)生長的海藻,未必是指朝鮮半島所產長條狀的海帶。

    不管怎麽樣,反正宇文溫如今就要把海帶當做昆布,向中原市場大規模銷售,借此牟利。

    在這個時代,昆布是珍貴海產,甚至可以當做名貴藥材,是百濟、新羅或者高句麗使者帶來的貢品,隻有皇帝才能優先享用,或者再由皇帝賜予大臣享用。

    所以昆布是一種“逼格”很高的海產,如今也是倭國除了白銀、硫磺之外,最有實力的“拳頭產品”。

    這個時代的倭國,不是明朝中後期的日本,因為采礦、提煉技術水平低下,白銀產量就那麽些,宇文溫要想開展對倭貿易,總得“幫”對方找到一些高價值的特產,如此一來雙邊貿易才做得下去。

    倭國的硫磺資源很豐富,但還不夠,於是絞盡腦汁的宇文溫好不容易才想到了昆布(海帶)。

    在白銀產量不足的情況下,倭國要想從抵達博多的市舶司船隊手中換購大量絲綢、瓷器等貨物,就得準備大量的硫磺和昆布。

    硫磺可以做火藥,多少都不夠,而昆布可以當做奢侈品或藥材銷售,同樣獲利不菲。

    這就是宇文溫的規劃,而此次市舶司的船隊之所以能從博多運回來那麽多昆布,就是因為宇文溫提前幾年讓倭國方麵“預熱”,才有如此效果。

    不然短短月餘時間,倭國哪裏來得及從海裏割上來那麽多昆布?

    昆布(海帶)最合適生長的海域,不僅有倭國沿海地區,還有百濟、新羅、高句麗的沿海地區,如果能夠成功的開“昆布貿易”,這個時代的東北亞地區海貿,好歹能有賺頭。

    但靠著昆布貿易的利潤,無法讓海貿維持太長時間,當昆布“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後,利潤下降,海貿的展勢頭必然放緩,需要尋找新的利潤點。

    隻有靠著暴利,才能刺激海貿的急展,而隻有敢於搏擊黑水洋,中原的航海技術才能有質的突破,由成熟的沿海航行技術,蛻變成跨海航行技術。

    刺激那些冒險家和海商,去探索一個個未開的寶地,為中原擴展更多的生存空間。

    宇文溫看著東麵汪洋大海,一時間有些“望洋興歎”的感慨,他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現”極東之處的新大6。

    這很難,不是他一個人能辦到的,而現在想這種事,未免有些可笑。

    譬如一個人,還沒有結婚,就開始張羅兒女的婚事,這在旁人看來,難道不可笑麽?

    收起思緒,宇文溫理了理官服,接過吏員奉上的鼓槌,走向一旁架起的大鼓。

    大鼓旁站著許多士兵,而此時的琅琊台下也聚攏著大批官員、士兵,當宇文溫登台準備擂鼓的時候,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而琅琊山下海岸邊桅杆如林,一艘艘海船正在海灣裏待命,就等著號令聲起便揚帆出海,跟著領航船隻,橫渡大洋,目標直指東麵大洋之上的耽羅島。

    先前,市舶司船隊由倭國博多港返航時,途徑耽羅島附近海域,為身份不明的海寇襲擊,損失了五艘船,十餘萬兩白銀沉入海底,數百船員葬身魚腹。

    怒火點燃了市舶使、豳王宇文溫的雙眼,所以要有人為此付出代價,當其衝的就是耽羅島上耽羅國,即便對方也許是冤枉的,那也逃不掉。

    得朝廷批準,宇文溫於膠州沿海地區招募驍勇,隨官軍遠征耽羅島,位於重要海港——琅琊港的琅琊台上先掛一份榜文,故而又稱琅琊榜。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琅琊榜一出,青齊沿海各地亡命之徒蜂擁而至,為了那豐厚的酬金以及好處,隨著官軍跨海遠征。

    如今風和日麗,近期內應該不會有台風,正是出海的好日子,宇文溫雙手緊握鼓槌,奮力擂起鼓來。

    大鼓響起,其他十餘麵鼓隨後也為鼓吏所敲響。

    鼓聲傳到山下海港,一艘艘海船慢慢升起船帆,緩緩向外海駛去,領航的幾艘海船上,俱是高大的黑帆,黑帆上碩大的白色薔薇圖案,清晰可見。

    海風之中,一朵朵白薔薇似乎即將隨風飄揚,要為遠方的客人,帶去市舶司最誠摯的問候。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