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宗親

字數:4459   加入書籤

A+A-




    內苑,馬場,德妃蕭九娘策馬前進,她身著戎服(女版),紮著馬尾辮,騎著紫騮馬(棗紅馬),遠遠看去英姿颯爽,若是穿上鎧甲,就是馳騁沙場的巾幗英雄。

    即便沒有鎧甲,蕭九娘也宛若一個男裝麗人,在左右騎馬健婦的陪伴下,向著前方障礙發起挑戰。

    障礙為三道橫欄,橫欄之間間隔很近,馬匹越過第一個橫欄之後,沒走幾步就得跨越第二道、第三道橫欄,這對於馬的要求不低,同時也需要騎手能夠熟練駕馭坐騎。

    最重要的是,人和馬都不能畏懼這三重障礙,不然是跨不過去的。

    眼見著橫欄越來越近,聚精會神的蕭九娘做好了準備,正要駕馭坐騎跨越第一道欄杆,結果馬兒忽然氣勢一落,速度放慢,往一邊拐去。

    麵對三重障礙,紫騮馬膽怯了,不敢衝。

    頗為失望的蕭九娘,沒有鞭撻坐騎,駕馭馬兒緩緩前進,不時摸摸那漂亮的馬鬃,以示鼓勵。

    護衛左右的健婦們見著妃主挑戰障礙失敗,卻無墜馬危險,鬆了口氣,放慢速度,緩緩跟在後麵。

    蕭九娘騎著馬,緩步跑在草地上,看著周邊秀麗景色,隻覺心曠神怡。

    她本不會騎馬,成了宇文溫的妾後,在對方要求下,開始練習騎馬,漸漸的習慣了騎馬代步,但實際上她出行時處於安全考慮,還是以坐馬車為主。

    出行坐馬車,是南朝士大夫風範,而騎馬代步的官員(武將除外),多為士大夫們恥笑,所以在江南,女子騎馬代步在大部分場合都會被人認為是一件頗為無禮的行為。

    蕭九娘可不管這些,她覺得隻要夫君喜歡就行。

    而實際上,在長安,女子騎馬出行是一件很尋常的事,即便是貴族女子,騎馬代步的現象也稀鬆尋常。

    宇文溫自從登基以來,多次攜女眷出遊,都是騎馬出行,皇後和後妃們騎馬陪伴,所以蕭九娘覺得自己的騎術還得好一些,才能跟得上夫君的步伐。

    一輩子跟著。

    蕭九娘正想著一會再挑戰三重障礙,視線裏忽然出現一個人,那人站在涼棚前,一手拿著個果,一手不住擺動,向她招手。

    見著是夫君在向自己招手,蕭九娘策馬轉向,要往宇文溫那邊去。

    忽然間喊殺聲傳來,蕭九娘心中一凜,循聲望去,卻見一群騎兵從側翼衝了過來。

    一個個披堅執銳,喊聲震天、殺氣騰騰。

    馬是什麽馬?高不過三尺的果下馬(矮馬)。

    盔是什麽盔?絹布所製盔(看起來像兜鍪的布帽)。

    甲是什麽甲?絹布所製絹甲(看起來像盔甲的衣服)。

    刀是什麽刀?竹製長刀(玩具刀)。

    人是什麽人?小家夥們。

    也就是說,這夥騎兵,是“果下馬騎兵”,前鋒,是蕭九娘為宇文溫所生兒子宇文維寧,如今已差不多十三歲。

    身著絹甲的宇文維寧,騎著果下馬,頭戴雙翎盔(插著兩根翎毛的絹盔),揮舞著手中竹刀,作為“前鋒”,向著“敵營”衝去。

    他見著生母靠近了己方的衝鋒路線,急得喊起來:

    “阿姨,阿姨讓讓啊!!”

    宇文維寧左側,是小一歲的異母弟宇文維乾,宇文維乾同樣頭戴雙翎盔、身著絹甲,揮舞著竹刀。

    緊隨其後的,是年紀不過六歲的宇文維屏、宇文維行,一身武將打扮,作為“陷陣”,隨著兄長們進攻“敵營”。

    宇文維寧右側,是堂弟宇文珪、宇文瑑,同樣“披堅執銳”,作為右翼,隨著前鋒“踏陣”。

    還有一名幼童,年紀七八歲,也是一身武將打扮,戴著三翎盔(插著三根翎毛的捐盔)、手中揮舞著竹刀,哇哇大叫,興奮得滿麵通紅。

    這位的輩分最高,是宇文維寧兄弟幾個的“堂叔”、“叔叔”,所以是中軍主將,領著一群年紀相仿、騎著果下馬、戴著單翎盔的伴當,作為中軍主將“壓陣”。

    一群果下馬騎兵在衝鋒(速度不算快),相互間拉開距離免得撞在一起,浩浩蕩蕩殺來,蕭九娘瞧得明白,趕緊扯住韁繩讓道。

    眼睜睜看著這群騎兵“呼嘯而過”,將帶代表著敵軍的一群稻草人“砍翻”,然後中軍主將親自“拔旗”,隨後激動得不斷搖旗,“部下們”也激動得歡呼雀躍。

    這位“堂叔”正要帶領部下“迂回”,去“燒”敵軍糧倉,卻聽得鑼聲響起,原來是有人“鳴金”,讓他們“收兵”。

    蕭九娘見著小家夥們像模像樣的“收兵回營”,不由得莞爾,下了馬,向著敲鑼“鳴金”的宇文溫走去。

    宇文溫見著麵頰紅撲撲的愛妃走來,把鑼交給侍女,接過毛巾,遞給蕭九娘:“趕緊擦擦汗,喝些湯飲。”

    “嗯。”

    兩人並排向“宿營地”走去,手拉著手,而“得勝歸來”的“將士們”,正興高采烈的規劃下一次“進攻”。

    “堂叔”宇文皛,為杞武王宇文亮幼子,是宇文溫的堂弟(弟弟),雖然年紀小,按輩分是宇文溫諸子、諸侄的叔叔。

    如今的皇宮內苑,成了“兒童遊樂場”,不僅有“果下馬騎兵”,還有“滑板少年”、“拓展少年”,這一切,都是宇文溫精心安排的。

    他要讓兒子們、侄子們、堂弟(弟弟)有個快樂的童年,這些小家夥們,不該早早就戴上各種成人強加的枷鎖。

    宇文溫不想重蹈宇文邕的覆轍,不想靠著棍棒教育,教育出一個比一個差的敗家子。

    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日後被兒子輕輕鬆鬆敗光。

    “得勝歸來”的小家夥們沸反盈天,宇文溫又不好過去板臉,免得大家拘謹,於是早已準備就緒的貴妃楊麗華、昭儀張麗華,領著宮女端著各種點心、飲品來“犒軍”。

    坐在一邊的宇文溫,看著興奮不已的宇文皛,有些感慨。

    宇文皛年幼喪父,沒有享受太多父愛,不過有兄長(宇文明)照顧,平日裏在杞王府玩耍,倒也自在。

    然而好景不長,宇文明薨了,杞王府一片縞素,宇文皛的幾個侄子宇文理、宇文珪、宇文瑑要守孝三年,不可能陪著宇文皛玩。

    所以宇文溫承擔起責任,讓堂弟(弟弟)宇文皛入宮,和年紀相仿的宇文維寧等人玩耍。

    一開始,宇文皛放不開,有些拘束,不過畢竟少年心性,見著五花八門的玩具和遊樂設施,很快就樂此不彼。

    如今結束守喪的宇文珪、宇文瑑也加入進來,內苑天天都有小家夥們歡快的笑聲。

    宇文溫對此覺得很滿意,小家夥們過得很快樂,不枉費他的一番心血。

    既然是宗親,那麽至少年幼時能夠玩在一起,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至於長大成人之後,相互間是否關係融洽,已經不是宇文溫能夠幹涉的了。

    此時此刻,見著宇文皛高興,宇文溫也高興,他知道生父的遺願,是打算把宇文皛過繼給已故的邵國公宇文胄,繼承邵國公一係的香火。

    不對,不是邵國公,應該是邵(國)王了。

    這件事,宇文溫覺得不急,等宇文皛長大些再說。

    和宇文皛有關係的另一件事情,相對來說比較麻煩,宇文溫在考慮是不是要解決,或者視而不見。

    那就是長安城裏,如今有兩個宇文皛。(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