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化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A+A-




    秋風起,熱鬧的西陽城,又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季節,忙碌了大半年的人們,享受著收獲的喜悅,而西陽城內的大量工場,宛若嗷嗷待哺的嬰兒,張開大嘴,等著四麵八方的原材料下肚。

    大量貨船滿載著絲、麻、棉等大量原材料,從長江上、下遊地區出發,曆經曆盡千辛萬苦抵達西陽,城內工場將原料加工成各類製品,然後運到碼頭,裝上貨船,又運往各地。

    亦或是將貨物裝上有軌馬車,經由光黃鐵路,將其運往大別山北麓的淮西地區。

    興旺的實業,巨大的用工需求,使得西陽城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口前來定居,而巨大的人氣,又帶動了商業的發展,將近二十年過去,西陽城已經有了滄海桑田的變化。

    西陽城的常住人口,如今已突破十萬戶,按每戶五口計,西陽城內居民已過五十萬人,僅次於長安、洛陽、鄴城、晉陽這樣的大都會。

    而城池規模,已經比二十年前擴大了十餘倍,西陽東、南、西、北四大港口,如今常年桅杆如林。

    西陽城南、長江邊上的南港,一艘客船靠泊碼頭,船上乘客踏著甲板上岸,沿著台階向城內走去。

    早已等在碼頭上準備好迎接的人們,紛紛湧到圍欄邊上,舉著一個個大紙牌,牌子上畫著各種圖案,以便下船的旅客能看到約定的標誌,前來與他們碰頭。

    得益於越來越便利的郵政,前往黃州的人們,可以提前寫信(或請人代寫)給當地親友,和對方約定自己抵達黃州的大概時間,然後約定接人時紙牌上畫的圖案,方便盡快碰麵。

    這個時代,尋常百姓識字率不高,基本上都是文盲,所以牌子上寫字的話別人看不懂,旅客和接人的親友要想在人群密集的碼頭快速聯係上,就隻能靠各種圖案。

    如此接人方式,對於官員或者貴族來說不需要,因為即便他們乘坐民用客船,在船上也會有專門的區域就坐,到岸後港區也會有專門的位置給這些貴人登岸,然後經由專門的通道離開碼頭。

    若有人來接,還可以在這專門的通道內等候,不需要和閑雜人等擠在一起。

    貴賤分明,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身著便服的蕭瑀,走出船艙,在船員的引領下,從特別出口登上岸,見著柵欄另一邊那擁擠的人群,又看看眼前特別通道的“冷冷清清”,他對港區的這一規定十分滿意。

    岸上涼亭內走出數人,拾級而下,迎向上岸的蕭瑀,當先一人,是黃州州學助教孔穎達。

    孔穎達和蕭瑀是老相識、黃州州學的老同學,如今孔穎達親自來碼頭接人,老友相見,寒暄之後,就這麽站在碼頭上敘起舊來。

    孔穎達到黃州求學,如今已有十五載,原本說話時的青齊口音,如今已摻雜了“黃州音”,而一口楚腔的蕭瑀,在黃州也待了十餘年,說起話來,同樣有“黃州音”。

    蕭瑀的姊姊蕭氏為天子妃嬪,而蕭瑀為昔日蕭梁皇族,所以身份決定了他不可能隻做學問,遲早要入仕。

    但正因為姊姊是天子妃嬪,所以出身蘭陵蕭氏、蕭梁皇族的蕭瑀,不想落得靠裙帶關係當官的惡評,於是在兩年前執意參加考試,當次就榜上有名,經由吏部銓選,堂堂正正做官。

    如今的蕭瑀是官,而孔穎達依舊是民,一向強調禮儀、貴賤有別的蕭瑀,卻不會在老同學麵前擺官威,因為他知道孔穎達已經謝絕了幾次征辟,迄今為白身純粹是還不想入仕而已。

    孔穎達專心於做學問,求學多年,卻一直說“學無止境”,這麽多年一直待在黃州,其間除了偶爾回家鄉,基本上就在黃州生活。

    天下聞名的經學名家劉炫、劉焯已經到長安做官,但在州學裏還有不少飽學之士在開堂授課,孔穎達留在州學,一來為學校做貢獻,二來也方便繼續向這些大儒請教學問,求學之路仿佛永遠都沒有一個盡頭。

    蕭瑀對孔穎達執著於求學的精神佩服不已,而他此次來黃州,在公務上也和孔穎達有交集。

    朝廷籌辦學政,曆時數年,如今各項規章製度漸漸成形,待得時機成熟,就要將考試選拔製度徹底定下來,禮部員外郎蕭瑀如今奉命到黃州州學處理相關事宜,而助教孔穎達,正是校方代表。

    如今是公共場合,公務不宜多說,蕭瑀和孔穎達交談了一會,正要離開碼頭,卻聽得旁邊喧嘩起來。

    他們還以為柵欄那邊的人群發生了踩踏事件,卻見碼頭上的人們紛紛看向江麵,隨後兩人也將目光轉向江麵,愣住了。

    江麵上船隻如梭,其中有兩艘船格外醒目:這兩艘船沒有桅杆,各有一根高聳、粗碩的煙囪,煙囪裏冒出滾滾濃煙,仿佛整條船都著火一般。

    每艘船都是車船樣式,兩舷各有一個輪槳在快速轉動,激起浪花無數。

    這兩艘船逆水而上,向著碼頭靠近,距離不到二裏,看起來移動速度很快,前方還有槳帆並用的水師快船開路,過往船隻紛紛避讓。

    蕭瑀看了看,有些不確定的問:“這...莫非就是火輪船?”

    孔穎達看了看,點點頭答道:“正是,夏初火輪船試航,我也在碼頭上親眼目睹了盛況,如今這模樣,確實是火輪船。”

    “那次試航不是成功了麽?長安都傳得沸沸揚揚,怎麽現在....”蕭瑀看著正在接近的火輪船,覺得有些奇怪:“這是第二次公開試航麽?”

    “沒聽說呢...”孔穎達看著火輪船,有些不確定起來:“我記得...呃...上次的火輪船,比起這次的火輪船,好像小了一許多...”

    “是麽?”蕭瑀看向火輪船,他覺得這可能是改進過後的船隻,今日出來試航。

    火輪船靠著燒煤前進,據說在大江上逆水航行時速度能有每小時十五裏,也就是每個時辰三十裏,這個速度意味著什麽,蕭瑀以前不知道,後來知道了,然後就是震驚。

    內河漕運時,一艘漕船的載重量大概是三百石到五百石之間,以五百石的載重量計,這樣一艘漕船,通常情況下在汴水等內河逆水航行時,平均每日也就隻能走三十裏左右。

    若全長兩千裏左右的通濟渠通航,從運河東端廣陵起運的糧食,大概要兩個多月時間才能運抵運河西端的滎陽地界。

    而夏初在黃州西陽試航的火輪船,據說載重量為四百石的時候,能連續航行五個時辰(十個小時),共計每日航行一百五十裏。

    用這種船來運糧食,隻要中途不出故障,走完通濟渠全程,最多花上半個月時間。

    期間不需要大量民夫來拖曳漕船,不需要消耗大量糧食,隻需要燒煤就行了。

    所以蕭瑀知道,待得數年後火輪船大規模投入使用,天下真的會大變樣。

    蕭瑀看著越來越近的火輪船,百感交集,這種船自古未有,即將帶來的巨大變化,到底是好是壞,他不確定。

    不一會,火輪船駛入碼頭旁江麵,然後繼續向上遊駛去,碼頭上的人們看清了這兩艘船的側麵:這兩船格外狹長,就像放大了的獨木舟那樣。

    船上忽然傳來歡呼聲,大家定睛一看,隻見船的甲板上有許多男子歡呼雀躍,仿佛是慶祝船隻順利經過碼頭。

    蕭瑀的注意力依舊在船身上,他隻是按著自己看過的江船尺寸大概估算了一下,就得出當前火輪船一個可能的數字:

    這兩艘船,每艘船的載重量,怕不下八百石。

    或者千石?

    載重量一千石的船,在大江之上比比皆是,但蕭瑀想到了另一個可能,那就是這種船若是吃水不太深的話,當做內河漕船來運糧食,那運力....

    可不得了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