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手段

字數:3756   加入書籤

A+A-




    情報機構,本來就是做“髒活”的工具,手段卑鄙、無恥一些,倒也說得過去,當然最基本的底限還是要有,現在,宇文溫對於符有才及其屬下的“悟性”很滿意。

    這樣才是有水平的表現。

    此事已了,宇文溫卻對“石塔西”的手段頗感興趣,讓符有才再介紹幾個“成功案例”,分享一下心得,看看某些時候要如何既把事情辦好又有個好名聲。

    就像老司機撩妹那樣,玩膩了把人甩了,妹子還念著好,沒有絲毫怨恨,能做到這種境界,也算是高手了。

    正如後世某唯一超級大國,對付“危險分子”不是采取簡單粗暴的直接逮捕、刑訊逼供,而是釣魚執法,讓目標變成嫖客、癮君子、人渣戀童癖等等,以此為由將其逮捕判刑坐牢。

    巧妙的用不相幹罪名把人抓了、關了,但真實意圖遮掩得不露痕跡,輿論也不好說閑話,更不會對被捕者予以同情。

    諸如錦衣衛明火執仗式抓人的暴力執法,威風是威風,威懾力也不小,但名聲卻是負的,宇文溫覺得自己的爪牙不該如此。

    他登基到現在,時常被某些“狗官”弄得很鬱悶,但很多時候又不能靠殺人來解決問題。

    萬一碰到那種類似明代騙廷杖刷聲望的混蛋,要多惡心有多惡心。

    廷杖是明代皇帝對大臣的一種懲罰手段,就是宮殿之上公開用板子打大臣屁股,輕者重傷,不幸者立斃杖下,本是一個恐怖的刑罰,代表著無上皇權。

    但到了後麵,受廷杖變成了刷名聲的捷徑,因為許多文官們以受過廷杖為榮,甚至為了挨打,故意撩撥皇帝發怒(小怒),然後如願挨板子,名聲蹭蹭蹭就上來了。

    宇文溫當然沒設什麽廷杖,因為他認為沒必要用這種手段來羞辱大臣,用流放比較合適,讓這些官迷遠離權力中心,那滋味可不好受。

    但動輒為了些許小事就把人流放也不好,何況雖然沒有廷杖,不代表某些官員沒辦法“碰瓷”。

    譬如見他上朝時精神不好,就有人便上書勸諫他莫要“沉迷酒色”、“保重龍體”,宇文溫還不好發飆,更不好解釋,因為越解釋越讓人覺得他心虛。

    明明前晚他隻是心血來潮熬夜設計蒸汽起重機,結果被人說成是“沉迷酒色”,一股昏君範,對此又不能殺人,不然就變成不聽勸諫的暴君,所以隻能以“朕知道了”了事。

    現在,對於某些“碰瓷”刷名聲的官員,宇文溫覺得有了新的手段來懲罰。

    不如設個局壞對方名聲,什麽“在樂坊玩小娘子不給錢”、“勾搭好友小妾”等,使其顏麵盡失在官場待不下去,就隻能灰溜溜辭官回家鄉閉門不出。

    這種辦法就像軟刀子殺人不見血,卻足以讓人生不如死,如果將來真有類似騙廷杖的混蛋跳出來,宇文溫絕對會讓對方欲仙欲死。

    當然,對付官員不是緝事警察的職責,但手段都是一樣的。

    宇文溫和符有才說了一會,離開辦公室,卻沒有馬上回宮,而是轉到檔案庫巡視。

    緝事警察署檔案庫,占地麵積很大,庫房戒備森嚴,庫內一座座櫃子裏,存放著大量檔案,這些檔案中,記錄著每個與緝事警察署“合作”的內線之個人及家庭情況,甚至還包括肖像畫。

    在沒有照相機的年代,要給一個人留下肖像就隻能靠素描,而緝事警察署內的素描高手,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將目標的容貌畫下來,可以說是“人肉照相機”。

    當然,警察局的戶籍警、刑警也能做到這點,所以區區肖像畫沒什麽了不起。

    同樣,光建立檔案沒什麽用,收買的內線越多,平日裏匯總上來的消息足以讓人看過之後頭痛欲裂,因為要從許多毫無意義的閑言碎語之中找出有用的消息,真的很費精力。

    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也許還行,若是持續數年甚至十餘年,這可不是人幹的活。

    具體要如何做,緝事警察署的前身之一的“市場調查部”就已經總結出了一套辦法,宇文溫對此有所了解。

    在這個時代,生產力低下,天災人禍頻仍,所以人們是要靠著抱團才能確保香火延續,抱團的方式首先以宗族(同宗)為重,其次是鄉黨(同鄉)。

    宗族和同鄉,對於“古代”社會的平民來說,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因為許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去過百裏之外的地方,那麽他們的生活圈,要麽是同宗,要麽是同鄉。

    生活有了困難,需要宗親或者鄉親幫忙;爭奪農田水源地,也隻能靠宗親或者同村們來個同仇敵愾玩械鬥,官府是指望不上的。

    在外奔波謀生的人們,想要和家鄉親人聯係,基本上隻能靠同鄉幫忙,所以,尋常百姓的生活圈,是無法和同宗、同鄉切斷的。

    正是因為如此,若以某宗族、某地域來歸納目標人物,對其進行“建檔”,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情報搜集,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半功倍,不能光靠紙上談兵。

    宇文溫要檢查緝事警察署的效率,於是隨便報了個長安豪商的名字,不一會,這個人的資料便遞交上來。

    其家庭組成、有頭有臉的族人及其姻親情況,有什麽愛好,平日裏常去哪家酒肆消遣,都記載得一清二楚。

    在這其中,和這位豪商過從甚密的人,檔案裏也單獨做了歸類。

    宇文溫仔細看了看,覺得檔案記載的內容很詳細,那麽....

    那麽,如果宇文溫懷疑這個豪商暗地裏操縱東市物價,那麽緝事警察們就會根據此人的“交際圈”,預判會有哪些人參與進來,然後有針對性的動用內線,窺探這些人的活動。

    對方常去消遣的酒肆,會有緝事警察的內線關注,對方在包廂裏尋歡作樂時,就會“隔牆有耳”。

    隻要這個豪商真的在策劃操縱物價,那麽不需要多久,緝事警察就會收集到足夠的人證物證,然後通知東市市署來“清理門戶”。

    要做到這點可不容易,在沒有竊聽器、攝像頭的年代,情報收集全靠人力,那麽不停發展內線是必然。

    緝事警察署發展的情報網,是由一個個內線構成的,隨著這張網越來越大,機構人員以及發展的內線人數越來越多,管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曾經短小精悍、高效的隊伍,會不會慢慢變得機構臃腫、效率低下?

    宇文溫不知道答案,但知道一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總部位於石塔西側的緝事警察署,必須一直有個強大的對手,如此一來,才不會在歌舞升平之中迅速腐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