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禮物

字數:422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逆水行周 !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西陽城東郊外,虎林軍軍營北,牧馬場內,宇文溫正帶著“國際友人”看馬,這是他花費巨資培育起來的馬群,如今正用於擺闊。

    擺闊得破財,宇文溫大手一揮讓大荒麻呂等人選種馬,看中哪匹就牽走,共計二十匹,算是送給倭國蘇我大臣的禮物。

    話是這麽說,大荒麻呂不可能真就自己去選馬,到後麵是宇文溫這邊選了十對牡牝馬,送給國際友人拿回去配種。

    送優質種馬給倭國,會不會讓人有一種賣國的感覺?

    想太多了,授之以魚而不是授之以漁,送馬不送牧戶,沒有正確的培育知識,這些馬即便平安到了倭國,大約也繁殖不了幾代,血統就被矮小的倭馬稀釋了。

    這算是宇文溫的私人牧場,牧場管事馬五正領著人幫那十對牡牝馬洗刷,朝夕相處的夥伴即將遠赴倭國,馬五如同送閨女出嫁的阿娘,有些戀戀不舍。

    宇文溫此次不光送馬,還送了精心打造的宿鐵刀,黃州精織布若幹匹,虎皮若幹張,名貴藥材若幹斤,琉璃首飾若幹,當然還少不了壓軸的寶貝。

    造價低廉但價值數千貫的琉璃鏡,三麵。

    如此闊綽的出手,讓大荒麻呂等倭人激動不已,尤其那琉璃鏡,緊緊拿在手裏一點都不敢鬆手,就怕掉到地上弄碎了。

    他們知道中原的琉璃鏡價值萬貫,邾國公一出手就是三麵,果然是大國權貴,出手不同凡響!

    收禮的激動,送禮的也有些小激動,宇文溫如是想:宿鐵刀,天叢雲劍;琉璃鏡,八咫鏡;某勾形蝌蚪狀琉璃項鏈,八尺瓊勾玉。三神器齊活了!

    當然也隻是想想而已,他不需要這種小手段證明什麽,純粹是為了表明自己很有禮貌,也是為了讓倭國來人堅定信心:跟周國的邾國公合作,沒錯!

    當然了,此次陪伴倭人南下的朝廷官員,也不會白跑一趟空手而回,意思意思是肯定有的,邾國公對他們的接待也不錯,各種喜聞樂見也是有的。

    全程都有這些官員陪同,宇文溫是為了避免授人以柄,他和倭人光明正大接觸,都是在朝廷的監督下進行,決不讓人留下裏通外國的口實。

    而這也是大荒麻呂希望的效果,倭國大臣蘇我馬子一直想加強同周國的官方往來,以便為自己的政績添上濃濃的一筆。

    按著雙方交談之中大荒麻呂所述,去年八月,倭國大王去世,年幼的新王繼位屁事不懂,大臣蘇我馬子和大連物部守屋的爭鬥開始白熱化。

    蘇我馬子的正妻是物部守屋的妹妹,但這不代表著兩個氏族會和平共處,更不代表他們身後的勢力會握手言歡。

    誰控製了倭國大王,誰就控製了朝政,舊貴族的代表物部氏,和新貴族及渡來人的代表蘇我氏,距離拔刀相見的時刻大約也不遠了。

    在這關鍵時候,蘇我馬子能在外交上有突破,雖然不是雪中送炭,但至少能錦上添花,當然這其實和周國無關,沒多少周人會關心倭國的局勢。

    對於周國大臣來說,倭國物產貧乏,看不出什麽加深來往的必要,蕞爾小國罷了,曆次遣使到來就是要些賞賜,又想要些封號,隨便打發打發就行。

    邾國公宇文溫的經曆,不過是平添了一個獵奇故事,實際上朝廷許多人覺得邾國公和倭人來往,除了體現什麽“報恩”的信用之外,純屬閑得沒事幹。

    不過也有許多信佛之人,覺得邾國公大力支持在倭國弘揚佛法,是一樁大大的善事,借著朝廷正式接待倭國來人的東風,倭國急需高僧弘法的事情已經開始傳播開來。

    “國公,司馬村主十分感激國公的幫助,此次鞍部司馬先生前來,就是想停留中原,拜訪各方叢林。”

    “無妨,朝廷不是已經允許了麽?司馬先生大可放心遊曆,當然了,在山南地界需要什麽幫助,盡管開口,本公會派出人馬隨行。”

    “多謝國公相助。”

    牧馬場宿舍,宇文溫正和大荒麻呂、司馬奈閑談,當然陪同官員也一同在場,先前大荒麻呂的“不情之請”,就是想讓司馬奈何隨行的幾位人員留在山南,尋訪名山古刹。

    此事周國朝廷已知,當然不覺得有什麽問題,讓大荒麻呂自行與邾國公宇文溫麵談,而宇文溫這邊自然是沒有問題。

    他知道司馬達等派兒子冒險來中原,是真心實意尋訪名刹,“招聘”高僧遠渡倭國弘法,既然他打定主意要幫助倭國建設“人間佛國”,那當然得大力支持。

    司馬達等一大把年紀,其子司馬奈也已接近不惑之年,喊做“司馬郎君”有些不合適,所以宇文溫直接稱呼其為“司馬先生。”

    朝廷雖然允許司馬奈幾人在國內“走訪”,但實際上下邊的吏員也就是禮節性接待,若是想要行動方便,還得有有貴人幫忙,宇文溫義就不容辭當了他們的靠山。

    弘揚佛法?好啊,那是要大力支持的!

    尤其要學習南朝寺廟,廣占田地,藏匿租戶,不交租不納糧,開質庫放高利貸,熔化銅錢鑄造佛像,這種先進經驗宇文溫是一定要在倭國推廣的。

    一定要讓倭國百姓家家有佛拜有經念,處處是佛寺、和尚、尼姑。

    大荒麻呂等人去看馬,陪同見客的郝吳伯趁機問宇文溫:“總管,下官有一事不明。”

    見得宇文溫點點頭,郝吳伯繼續問道:“倭國遠在東海萬裏之外,總管何必勞心勞力與其交往?”

    “都是生意嘛。”

    夠直接,直接把郝吳伯噎得許多問題都落空,不過他還是想不明白。

    “這倭國的硫磺有何用?此物中原亦有,再說再說倭國往後開始運來的硫磺,也是朝廷買了。”

    郝吳伯的言下之意,就是宇文溫忙裏忙外,又是送禮又是幫忙,到頭來卻全是朝廷受益,感覺與其一貫作風不一樣。

    “這不就是了?朝廷買是有需要才會買,當然買來做什麽,本官是不知道的。”

    宇文溫睜著眼睛說瞎話,也不管郝吳伯信不信,他繼續說道:“身為臣子為朝廷分憂不是理所當然的麽?往返的船多了,航線熟悉之後,後續還可以做大買賣嘛。”

    郝吳伯想說倭國那鬼地方能有什麽好東西,不過他真不懂這東海一隅的島國,所以沒敢多說什麽,但話裏話外能聽出宇文溫的意思。

    莫非是想把買賣做到倭國去?這也太太舍本求末了!

    “有句話說得好,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

    宇文溫開始背誦名人名言,然後繼續解釋:“中原往返倭國,海路十分艱險,但當真是船隻難以橫渡東海麽?非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世人皆知倭國物產貧乏,若非情不得已,絕不犯險東渡,朝廷需要倭國的硫磺,自然有船願意冒險做這門生意,一來二往多了,航線自然就熟悉了。”

    郝吳伯不信,更不信宇文溫會懷著“崇敬”的心情,組織人去倭國弘揚佛教,他知道這位可是不信佛的,但見著宇文溫言之鑿鑿,也就沒問那麽多。

    倭國,蕞爾小國罷了,有何商機可言?(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