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計中計(上)

字數:3776   加入書籤

A+A-




        在君山島的陳克敵收到一封信。

    一尾小船,自東而來,橫渡湘江,到達隋軍水寨。來者頗有種古之士者之風,不避刀劍,徑直而至陳克敵麵前,不發一言,遞上信後,便轉身翩然而去。

    這信是李世民寫給陳克敵的。

    “開複賢弟見字如麵。薊城一別,三年不見,賢弟可安否?今知賢弟領兵西來,吾二人兄弟重聚,甚為歡喜。今吾已領兵三年,多經戰陣,始知餐風飲露,出生入死,疏為艱辛。弟新領兵,恐不適應,當多加磨礪。今弟西來,吾二人分出兩國,各為其主,相互廝殺,本雖死而為天定。然吾二人師從衛公,源出同門,吾年長為兄,自當禮讓於弟,更兼吾已負好好一次,不忍好好未婚而喪夫,故還請賢弟,退回江南,以避刀箭。為兄贈語,皆為良言,望弟速反,勿使吾有殺弟之名!兄世民拜謝!”

    看著李世民寫給自己的這封信,陳克敵是越看越想打人。

    李世民在信中的語氣有多謙卑,他話裏的意思就有多高傲。二人還未開打,李世民就吃定了他必敗陳克敵。尤其是那一句“不忍好好未婚而喪夫”,幾乎是戳中了陳克敵的肺管。

    雖然好好現在是他的未婚妻,但他卻是李世民的替補。陳克敵沒法去恨黃明遠或者是好好,便隻能將這份恨意轉到了李世民的身上。

    至少他這個年齡,是看不開的。

    不過終究陳克敵是有涵養的人,做不到破口大罵,於是他隻得講信放在桌子上,皺著眉頭說了一句“欺人太甚!”

    然而陳克敵終究不是那種頭腦簡單、隻會一味喊打喊殺的莽夫,當最初的那點慍怒隨著冷靜消散後,陳克敵看著李世民的這封信,怎麽看怎麽別扭。

    他和李世民相處的時間並不短,但雙方關係一般。

    二人俱是英才不假,一個是關隴勳貴之後,一個是江東寒門出身;一個是朝廷高官次子,一個是家臣謀士長嫡;一個性格跳脫,膽大任俠,一個溫柔敦厚,謹終如始。二人除了俱有能力外,就不是一類人,長大的圈子亦不相同。

    不過,即便如此,二人總算是師出同門,算是故人,再加上黃好好在裏麵,李世民沒必要如此羞辱自己。

    畢竟這不單是羞辱自己,還有羞辱好好的意思。

    陳克敵搖搖頭,又重新拿起李世民的這封信,細細觀看。

    這時陳克敵突然發現,李世民的這封信,看似句句謙和,實則暗藏殺機,每一個字都意圖激怒自己。

    陳克敵忽然有些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

    李世民不惜在信上羞辱自己和好好,怕是故意激怒自己,逼自己與其決戰。

    自己兵出君山島,斷了李世民與江陵之間的聯係,而且坐擁長江水道,自不擔心跟李世民拖下去。而李世民最欠缺的卻恰恰是時間,雙方若是在巴陵相持上幾個月,不說隋軍主力援軍趕到,李世民光是糧食,就撐不住了。

    所以李世民就不得不尋求與自己決戰了。

    而且據情報顯示,李世民所部有一支精銳騎兵,在野戰之中,正好具有底定勝局的實力。

    想到這,陳克敵有些想笑。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這狂妄自大的樣子,還真是一丁點都沒有變啊。自詡為英雄,目無餘子,什麽人都看不上。

    難道他陳克敵在你李世民眼中,就是這樣沉不住氣的莽夫。

    這次,非得和你李世民耗到底。

    “隻要我軍不動,看你怎麽辦?”

    陳克敵忽然覺得李世民也不過如此,此時也隻能用這些小把戲來扭轉戰局了。

    然而陳克敵忽然一愣神,又覺得哪裏不對。

    他本是一個冷靜的人,不易為外物所影響,沒想到在李世民這,幾次有些失智。

    陳克敵走到地圖旁,靜靜地看著地圖,一句話也不說。

    從巴陵往南一直到銅山,從洞庭湖往西一直到東麵群山,這一片南北一百五十裏,寬六七十裏的平原,隻有巴陵、羅縣二地,並無合適的守禦之地。而且從洞庭湖南延的湘水將整個荊南一分為二。

    所以李世民一旦與隋軍陷入相持,無法及時破局,其所部就會被隋軍死死地牽製在湘江以東的狹長區域,不能西返。

    而陳克敵,隻要死守著君山島,同時將李世民部盯緊了,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所以在陳克敵看來,李世民最好的選擇雖然是和隋軍主力決戰,但最穩妥的,則是放棄巴陵撤退。

    百盟書

    隻要陳克敵不動,李世民這支孤軍在荊南就不會有什麽作為。了不起占領荊南諸郡,可是對於大局並沒有什麽意義。

    “李世民應該能想明白的!”

    陳克敵轉頭看向在自己帳中的裨將李孟嚐問道“待賓(李孟嚐字)覺得,若是你被敵軍看住還想突圍,應該怎麽辦?”

    這時李孟嚐答道“那末將會痛擊敵軍,使其不敢追擊,再從容突圍。”

    “若是敵軍謹慎,隻是徐徐追擊,不與你戰呢?”

    “那末將會羊裝兵多,末將記得三國名將張飛,在當陽之戰中,將二十騎拒後,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既不能擊敵,便要恫嚇敵軍。”

    陳克敵點點頭道“待賓所言極是。”

    陳克敵有些明白李世民的意圖了,李世民應該是清楚自己性格素來謹慎,所以故意使了一個計中計,先是寫信激怒自己,若是自己受激與其決戰,正入其彀。而自己若是想明白李世民是故意激怒自己,便會下令穩守營寨,不得浪戰,自然會漏出防禦空隙,而李世民也可趁著自己不備的階段,悄然撤退了。

    陳克敵不由得喟歎李世民的心計,好一個計中計,環環相扣,將人心算計到極致,自己差點就被他繞進去了。

    不過陳克敵識破李世民的計策,就要來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

    陳克敵決定,既然李世民想跑,那自己便如其所願,穩守營寨,裝作不知,隻待李世民所部突圍之後,再率領主力水陸並進,從後猛擊,一舉重創甚至是殲滅李世民。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