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夫妻夜話
字數:3847 加入書籤
到了正殿,黃明遠讓所有人都離開,隻剩下黃明遠和裴淑寧夫妻二人。
裴淑寧一邊替黃明遠解下大裘冕,一邊說道:“郎君今天的登基詔書有些突兀了,不應該這樣寫的?”
黃明遠聽了妻子的話,笑道:“怎的,當了皇後,還不高興了?”
裴淑寧道:“自古以來,哪有將立後、立太子寫到登基詔書裏的,會讓下麵的人有不好的想法,也給子孫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黃明遠道:“你都說了,自古以來,我這不是開曆史之先河嗎?至於旁人想法,何須在意,他們應該是要看我的想法。至於開個不好的頭,若是疼愛妻子、兒女是不好的頭,那就讓他們都不好吧。”
說著不顧裴淑寧給他更衣到一半,一把抱住了妻子。
裴淑寧掙紮了兩下,掙脫不得,隻得說道:“郎君就會哄我!”
黃明遠“嘿嘿”一笑,抱著妻子說道:“夫妻一體,從來如是,就像隋文帝和獨孤皇後夫妻二人一般,少年夫妻老來伴,才是最大的幸福。
這份屬於我的榮耀,也屬於你,所以登基詔書裏,應該有你。”
裴淑寧雙手抱緊丈夫,眼圈有些微紅。
她從來都覺得丈夫的心在別人身上,丈夫對她,是敬重大過愛意,但今天過後,這些事是與不是,都沒有意義了,這就是她的丈夫,她的太陽,她的天。
夫妻二人脫去外袍,躺在床上,黃明遠拿出一個小本本,遞給妻子。
“這是我擬的封賞名錄,你看看還有什麽疏漏嗎?”
裴淑寧並沒有接,而是言道:“後宮不得幹政,這樣不好吧!”
“後宮不得幹政,從來說得都是妃子,而不是皇後。皇後乃一國之母,若是皇後都不能幹政,何來垂簾聽政之說啊。我一直覺得,隋文帝的開皇之治,獨孤皇後有一半的功勞。”
說到這,黃明遠又言道:“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封爵時。這麽重要的事情,我也怕有疏漏的地方。”
聽丈夫這麽說,裴淑寧也隻得同意了。
裴淑寧打開冊子,最前麵是公爵、接著侯爵、伯爵等等,有數百人之多。
“郎君也要沿用五等爵製。”
“對,我準備再把每一個爵位分作三等,在公、侯、伯、子、男之下,再設武恩尉和上、下勳位。共計二十等爵,非軍功不得封爵。”
裴淑寧一愣,忙問道:“郎君是要恢複軍功封爵?”
“差不多!”
“爵位可世襲,但是每一代降等,這樣,就能培養一大批忠誠的軍功貴族了。往後文官獨大,已成必然之勢了,隻有軍功貴族與之對抗,才能保證平衡。”
“可是······”
裴淑寧有些疑慮,卻不知道該怎麽說。
黃明遠立刻看了出來,便問道:“淑寧是擔心大明的爵位就跟漢朝的侯爵一般,最後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落實。”
“對!”
裴淑寧點點頭道:“光是這個‘非軍功不得封爵’,就不一定能執行下去。光是一個外戚奉爵,就躲不掉。”
裴淑寧相信黃明遠可以執行,但是旁人呢?
劉邦也殺白馬立誓,非劉氏不得封王,可劉邦剛死,呂家人不就封上王了。
黃明遠早有打算,便說道:“所以我在軍功爵製度外,又設了一個承恩爵,就是方便封賞一些沒有軍功的外戚的。
承恩爵不作細分,就是分為公、侯、伯、子、男、尉六等。”
“可這樣承恩爵和軍功爵又有什麽區別呢?”
“待遇!”
黃明遠言道:“軍功爵二十等級,每一等都有不同的待遇,包括接待的標準、住宅大小、恩蔭、享受的榮譽等等,這些承恩爵都沒有。”
“可承恩爵遠不如軍功爵,那會不會有人打軍功爵的主意?”
黃明遠聽了,微笑道:“我和維揚父子兩代人,至少能做四十年天子,四十年的時間,一切都成定製了。而且世上再完美的製度,隨著時間的變化,都會出現問題,不要想著為以後的子孫解決所有問題,後人自有後人的活法。”
裴淑寧點點頭,不再多說此事。
不過提到了承恩爵,最先享受這個待遇的,應該就是崔氏和裴氏了。
於是裴淑寧便言道:“郎君,大明是數十萬將士奮勇血戰才建立的,我身為皇後,家族已經是貴寵至極,而我娘家於新朝無寸功,還請郎君不要因為我而封賞裴氏。尤其是幾位兄長,皆是守成之人,不可重用。”
黃明遠笑道:“淑寧放心,&nbp;太傅是新朝的定海神針,裴氏也不會出現在風口浪尖上的。”
裴淑寧點點頭,她就怕裴氏被世家大族推出來和黃明遠打擂台,那會毀了裴氏。
“那郎君準備怎麽安排諸皇子?”
黃明遠光是嫡子就有五人,皇子、皇女加起來接近二十人。
“諸王分作三等,分別為親王、郡王、奉恩王。往後諸皇子,嫡子成年後封郡王,庶子成年後封奉恩王,如無功勞,在下一任天子登基進一級便是。現在諸子年少,我打算隻以軍功封猊奴為親王,其餘諸子,等長大了再說。”
裴淑寧聽得,便言道:“阿貊素來心氣高,他和猊奴又隻差一歲,若是隻封猊奴,不封阿貊,這孩子又該多想了。”
“多磨煉磨煉好!猊奴封親王,不僅僅因為他是我的兒子,而是淮南、荊襄實打實的戰功,誰也說不出什麽來。底下幾個年小的,若是有不服的,也可憑本事馬上封王。”
“可這麽做,他們兄弟之間,恐生嫌隙。”
“那是嫉賢妒能!”
黃明遠說道:“南北朝之時,為什麽天子誅殺封王,跟屠戮豬狗一般,蓋因這些封王,不過是憑借出身才登上高位,德不配位,所以天子殺得毫無顧忌。我準備狠抓宗室,就從自己的兒子抓起。”
也隻能從自己的兒子抓起,否則如何服眾。
黃明遠和裴淑寧除了一些小事上會有分歧,但大多數的東西意見還是相當一致的。
裴淑寧是習慣順從丈夫的,尤其是在教導兒女上,眼看黃明遠自有想法,便不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