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清君側

字數:4026   加入書籤

A+A-




        對於李密的話,李元吉雖然覺得有道理,但還是有疑問。

    “李世民是我父之子,在我李家,他能做親王,可投降了黃明,黃明遠能給他一個親王做嗎?”

    李密笑道“那齊公覺得,若是明軍進入巴蜀,是親王的身份能保命,還是投降黃明能保命?”

    說到這,李密自顧自地說道“秦國公已經在為兵敗之後做準備了,我想他接下來必然會牢牢控製住兵權,一待明軍入蜀,便會用手中的兵權為籌碼,向明軍投降,以換取榮華富貴。

    黃明遠未必接受唐王、齊公的投降,但一定接受秦國公的投降。”

    李元吉聽了,惡狠狠地說道“李世民這個無父無君的狗賊,他這是想用李家來為他的將來鋪路。”

    李密點點頭,一副深以為然地樣子。

    “除了齊公說得,我想不出來其他的原因。”

    李元吉一拍桌子,憤怒地說道“李世民這個惡狼,藏得真深,我要去見父親,去告發李世民。”

    李密急忙攔住道“齊公不必去了,這種事我和齊公都能想到的,齊公以為以唐王之慧,能想不到。”

    李元吉一聽,便不解道“那既然父親也能想到,為什麽不抓了李世民,奪了他的兵權。”

    “因為唐王不僅是唐王,還是秦國公的父親!”

    李密抓住李元吉的胳膊說道“秦國公有反心,卻無反跡,再說他又手握重兵,在軍中影響力極大。這種情況下,唐王作為秦國公的父親,如何能下手對付秦國公。”

    李元吉高聲喊道“可難道我們要看著李世民此賊就這麽壞我李家之江山?”

    李密微笑道“其實也沒有那麽難,唐王之所以不對秦國公下手,主要還是一個父親,希望秦國公幡然醒悟。可秦國公侍黃明遠極孝,怕是早就認賊作父了。唐王下不定決心,可齊公卻是可以幫著唐王下決心。

    隻要唐王一封詔書,將秦國公招入宮中,到時候怎麽處置秦國公,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法主所言極是!”

    不過李元吉立刻便又疑慮起來,言道“照你說的,父親定是不願意的,他現在被李世民迷了眼,都快要言聽計從了,連登基立國這種大事,李世民反對,都可以不去做,怎麽會同意處置李世民?”

    李密沉默了半晌,這才言道“既然如此,那齊公何不先下手為強?”

    “什麽先下手為強?”

    “清君側!”

    清君側者,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奸臣。這三個字出自《公羊春秋傳》,火自西漢的七國之亂。當然後世最有名的,還是靖難之役。

    “什麽清君側?”

    李元吉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氣得李密都想罵醒這隻蠢豬。

    李密忽然有些狠厲地說道“既然唐王下不定決心,那齊公,就幫著唐王下這個決心。”

    李元吉聽了,忽然滿臉大驚,看著李密,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

    此時李元吉終於反應過來“清君側”的含義,嘴巴微張,一時竟說不出話來。“這······這怎麽可以!”

    “怎麽不行!”

    李密正色地說道“自荊襄兵敗,整個巴蜀,已經危如累卵。事到如今,要麽是拚死一搏,要麽就是屈辱投降。齊公覺得,若是李氏投降黃明,能有好結果?

    當前外有強敵,內有憂患,而唐王卻顧念父子之前,不願斷尾求生,整個李唐,結局已然注定。

    齊公唯有搶先發難,清除內亂,然後整合整個巴蜀之力,才能禦敵於外,保全社稷。若是猶豫不決,等黃明向巴蜀進軍,到時巴蜀必然大亂,即使齊公有心除賊,怕是也無力回天了。”

    說完李密便告退了,隻留下李元吉一個人,呆滯地品味著李密的話。

    李密知道,不能再勸,否則李元吉就要懷疑他了。而李元吉本身多疑又貪婪,一旦有掌權的機會,絕不會放過。

    果然到了下午,李元吉便又招李密議事。

    見到李密,李元吉便急不可耐地問道“法主,上午你說的事情,到底有幾分的把握?”

    李元吉到底還是按耐不住那份野心,選擇了奪權。

    兩晉南北朝時代和五代十國時期是曆史上人性最混亂的時代,也是最不要臉的時代。尤其是皇室,骨肉之情幾乎是沒有的。弑父、烝母、、通奸,就沒有他們不能做的事情。

    單論暴君,這兩個時期的天子占了一多半,秦皇漢武在他們麵前都沒法比。

    而隋唐時期,文化尚未更新換代,民風習俗還深受南北朝影響。像是著名的暴君高洋、高湛等人死了不過一甲子而已。

    所以李元吉從父親手中奪權,毫無心理壓力,甚至底下人,也多有支持。

    這要是放到明清禮教盛行時,簡直不可想象。

    李密眼看李元吉動心,便優哉遊哉地說道“要想奪權,先控製唐王府,而要控製唐王府,就要拿下負責守衛唐王府的李瑰和左右監門將軍龐卿惲、莫孝恭二人。隻要控製了此三人,元叢軍不攻自破,唐王府也在掌握之中。”

    李瑰是李淵的侄子,龐卿惲和莫孝恭則是李淵的心腹大將。當年跟隨唐王起兵的大將,多殉於國難,隻剩下龐卿惲、莫孝恭二人統帥著剩下的元叢軍。

    李元吉聽了,便覺得不可能,三人總有一個當值,同時拿下三人,幾乎不可能。

    “齊公不可能,但有一人可能?”

    “誰?”

    “世子!”

    “大兄?”

    李元吉聽了,立刻反對道“這件事怎麽能讓大兄參與進來,他若是知道,必然會告訴父親。”

    而且李元吉還有私心,若是讓李建成參與進來,到時候奪了大權,該誰掌握?

    李元吉也想自己做主。

    李密自然明白李元吉的心思,便說道“齊公,此事還非得讓世子參與進來,否則咱們即使掌握了唐王府,也不能服眾。”

    “那咱們謀劃一場,全為大兄做嫁衣?”

    李密道“到時候世子掌政,齊公掌兵。隻要兵權在手,誰主天下,不就是齊公一句話的事嗎?”

    李元吉大喜,李密真是算計的滿滿的,句句戳中他的內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