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集 北方新領地

字數:3917   加入書籤

A+A-




    第163集  北方新領地

    明軍一旦突破了蜂腰部防線,接下來就沒什麽懸念了。從這裏到南薩哈林斯克隻有100公裏,到科爾薩科夫隻有140公裏。南薩哈林斯克是庫頁島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蘇聯紅軍的司令部所在地,可稱得上是陸軍的軍事中心。而南邊40公裏外的科爾薩科夫是個軍港,稱得上是海軍的軍事中心。

    一個人民衛隊裝甲師一旦在防線上衝開個口子,立刻快速向南挺進。後麵跟進的陸軍輕裝甲師一麵跟進,一麵不停的向兩邊擴大缺口。隻半天功夫,蜂腰部25公裏寬的防線就全線崩潰。

    明軍統帥部深這時候知速戰速決的重要性,命令庫頁島軍團不顧一切地向南快速挺進,一定要在48小時之內占領科爾薩科夫港。現在考慮的已經不是蘇軍的問題了,而是日軍的威脅。明軍統帥部估計,日本應該不能在48小時內作出是否登陸庫頁島的決定。即使做的出決定,日軍也不可能在48小時內做好準備。而一旦明軍占領了科爾薩科夫港,那麽日軍就很難大規模登上庫頁島了。

    科爾薩科夫港距離庫頁島的最南端還有130公裏,而這段距離是沒有什麽城市,也沒什麽港口的,明軍不會再遇到什麽抵抗,可以輕鬆地走完這最後的130公裏。就算日軍不用港口登陸,而直接在南方的某處海岸登陸,那麽運兵船就不能直接靠岸,這就是一場大型的兩棲作戰計劃,涉及到很多登陸艇、專用裝備、還有方方麵麵的複雜籌備。那麽日軍沒有十天半個月是不可能準備好的。等他們準備好,明軍早就占領庫頁島全境了。

    過了蜂腰部,島的兩側靠近海岸的地方,就有了比較完善的公路,而且離南薩哈林斯克和科爾薩科夫越近,路況越好。明軍裝甲師就利用這兩條公路向南快速挺進,速度提高了幾倍。從蜂腰部往南這一路,再沒遇到蘇軍有組織的抵抗。而海上的日軍艦隊仍在不斷炮擊,試圖阻擋明軍的攻勢。但是明軍進攻得太快了,日軍在海上又無法觀測坐標,甚至都不清楚戰線在什麽地方,不知道哪裏是明軍,哪裏是蘇軍。

    1月19日上午,突破防線僅僅不到30個小時後,明軍先頭部隊就抵達了南薩哈林斯克。這時候蘇軍的主力要麽已經被殲滅在防線附近了,要麽已經被打散、遠遠的落到身後了。現在蘇軍在南薩哈林斯克已經沒什麽力量了,僅僅有師部直屬部隊大約兩個營的兵力,在做最後的象征性抵抗。明軍留下了一個輕裝甲師占領城市、肅清抵抗,剩下的三個師兵分兩路,兩個師揮師向正南,直撲科爾薩科夫軍港,一個師揮師西南,向庫頁島的最南端——克裏隆角推進。

    19日黃昏,明軍占領了科爾薩科夫軍港。但是軍港內空空如也,一艘軍艦也沒有了。隻有幾座油庫和彈藥庫在熊熊燃燒,黑煙幾乎遮住天空。港口的設施也被炸得七零八落,軍艦錨地中,幾條破爛沉船的桅杆歪斜著露出水麵。顯然,蘇聯紅海軍艦隊撤退的時候,把港口破壞了個一幹二淨,讓明軍短時間內別打算用這個軍港了。

    科爾薩科夫並不是一個城市,而就是一個單獨的軍港。除了港區,周圍也就散落著一些居民區,環境並不像南薩哈林斯克那樣複雜。明軍快速地搜索了一遍軍港,發現不但艦隊司令機關都撤走了,而且連大部分戰鬥部隊——也就是軍艦官兵都跟著艦隊撤走了。甚至連司令部機關領導的家屬,也隨艦隊撤走了。留下來的隻是一些港口後勤部隊、碼頭工人,還有中下層軍官的家屬。

    這些人倒沒怎麽抵抗,大部分人都順順當當投降了。但還有少數忠誠的“布爾什維克戰士”,試圖和明軍做最後的周旋,躲在暗處打冷槍,或者藏著手榴彈衝過去同歸於盡……這些零星的抵抗,也很快就被肅清了。

    明軍占領軍港後,對俘虜、家屬和平民宣讀了幾項相關的日內瓦和海牙國際公約,告訴他們這些國際公約是如何規定的,以及蘇聯是如何簽署加入的。明軍告訴他們,國際公約規定交戰軍隊不得傷害俘虜,不得傷害平民,因為他們都屬於“非作戰人員”。但是這一定是有前提的,就是“非作戰”。如果俘虜們試圖逃跑、試圖反抗,或者平民們拿起武器參加抵抗,那就不再被視為“非作戰人員”了。占領軍有權利把他們送軍事法庭審判,然後處死。

    也就是說,這些國際公約是雙向的,不但占領軍要遵守,占領區平民和俘虜也要遵守。

    但是明軍發現,這些蘇聯軍民普遍都沒有“國際公約”之類的概念。一說起“國際”、“外國”、“海外”這些詞,蘇聯人總是把它們和“反動”、“邪惡”、“帝國主義”聯係在一起。什麽國際公約,無非就是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糾結在一起,合夥遏製和包圍蘇聯的陰謀罷了……總之,一切都是外國的錯,蘇聯不可能有錯的。就算全世界都“遏製”蘇聯,那也一定是全世界的錯。

    當明軍告訴他們這些國際公約是怎麽回事、有什麽內容,特別是告訴他們蘇聯也是簽約成員國後,這些蘇聯軍民都很錯愕,似乎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偉大的社-會-主-義蘇聯,怎麽會和萬惡的帝國主義勾結在一起呢?

    但是明軍已經很有經驗了,知道這種鐵悶罐一旦被打破,大量外界信息湧入,這些悶罐子裏的人的思想很快就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明軍僅僅用了36個小時就完成了占領科爾薩科夫港的任務。現在,日軍已經完全不可能在庫頁島登陸了。10個小時後,明軍另一路攻勢的先頭部隊抵達了克裏隆角,庫頁島的最南端。

    三天後,1月22日,南薩哈林斯克城市中的抵抗被徹底掃平了。蘇軍庫頁島部隊司令飲彈自殺,其餘官兵投降。至此,明軍完全占領了庫頁島。或者說,收複了被俄國占據了77年的中國庫頁島。

    明軍士兵在攻進蘇軍司令部、看到蘇軍司令員的屍體的時候,開始很是不理解。庫頁島的蘇軍又不是沒有機會撤退。科爾薩科夫有蘇軍艦隊,還有很多船隻,他們完全可以從海路跟隨艦隊撤離的。

    但是後來審問蘇軍戰俘,明軍才漸漸弄清了蘇軍高層指揮官的思路。蘇軍司令不是不想撤退,而是不敢撤退。斯大林命令紅軍“以高度的進攻精神消滅侵略軍”,雖然這是個很不現實的命令,但沒人敢糾正斯大林。實際情況不是蘇軍能不能消滅明軍,而是蘇軍如何才能自保。這道命令對於前線蘇軍高層指揮員來說,無異於判了死刑。他們無論是撤退還是被俘,都將被打上各種政治罪名,家人也會倒黴。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歸宿就是“犧牲”。不但能保全自己的政治清白,還能保全家人,讓他們成為光榮的烈士遺孤,在今後險惡的國內環境中有了自保的資本。

    隨著庫頁島和韃靼海峽被明軍控製,日本海和西北太平洋的局勢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首先,日本海的北邊兩個出口,已經不完全在日軍手中了。韃靼海峽這個出口完全控製在明軍手裏,宗穀海峽這個出口現在是明軍和日軍共有了。誰也不敢大模大樣地從這裏進出了。

    而且,宗穀海峽最窄處隻有42公裏,對麵就是北海道。也就是說。現在明軍部隊距離日本本土最近的距離,隻有42公裏了。縱然這裏製海權在日本手裏,縱然明軍登陸北海道還比較困難,但是明軍就算不登陸、僅僅是放一些部隊在這裏,僅僅是修幾個機場,就能讓日本感到巨大的威脅。日軍海軍不得不從其他戰場抽調很大一部分力量來防守宗穀海峽,防止明軍登陸日本本土。那麽其他戰場的日本艦隊就被削弱了。

    除了巨大的牽製力量,庫頁島還能提供一係列的海軍基地。除了正式的軍港科爾薩科夫之外,明軍可以在庫頁島沿岸、或者韃靼海峽內尋找合適的地方,修築一係列的潛艇基地。潛艇基地不像大型水麵艦隊基地,潛艇吃水很淺,艇身也很矮,對條件的要求不高。在沿岸峭壁開出幾個洞庫,或者在平緩的海灘上建造幾個水泥洞庫,再在岸上配備一係列的後勤設施,就可以作為最基本的潛艇基地。

    一旦在這裏建立了幾個的潛艇基地,那麽今後明軍潛艇就不需要從遙遠的南方千裏迢迢、繞過整個日本列島才能攻擊日本的北方航線了。今後明軍潛艇從西北太平洋出擊,將會像抬腳出家門口一樣方便。這樣就不需要太多的千噸以上的大型遠洋潛艇了。用大量廉價的幾百噸中型潛艇,就可以覆蓋整個日本列島海域了。

    從地緣戰略上看,今後大明可以像鉗子一樣,從南北兩端夾住日本,把日本夾得牢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