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233

字數:3121   加入書籤

A+A-




    那個出生鄉野壓在所有貴女頭上寵冠後宮三十年的皇貴妃死了!   有著乳汁和米湯, 李玉兒終於不是隨時都處於饑餓狀態了。飲食水平比以前有了大大的提高,對自己能夠健康成長的信心又增加了一分。

    溫飽問題解決後,李玉兒最大的煩惱就是語言不通。完全聽不懂周圍人在說什麽, 是一件痛苦的事兒, 而且想要在這個地方生活下去, 學會這裏的語言是必須的。

    李玉兒就開始一邊鍛煉她的嬰兒身體,一邊學習這裏語言。

    李家的大人小孩都很忙, 她生母也在坐滿月子後就下地了, 沒有誰會專門照管她,身體太脆弱她不敢也不能做什麽大幅度的動作, 每天隻能妞妞頭, 伸伸胳膊伸伸腿。也沒有人會專門教她說話,她隻能認真留意大人們的談話,結合著她們的表情動作來推斷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對話中經常用到的字句,李玉兒更是努力記憶。

    當然, 她現在還小, 並不需要從嘴裏冒出一些字句裝神童, 但這並不妨礙她想要學習語言的決心,況且她現在也沒有其他事要做。

    大概李玉兒不是真的小孩, 也許她沒有多少語言天賦, 學習進度非常緩慢。當她學會翻身的時候,才聽得懂家裏每個人的稱呼和一些常用物品的名稱。

    當李玉兒學會翻身的時候, 她就變成了李家大房兩個女孩的新玩具。這時候嬰兒的身體也稍稍硬朗了, 大伯娘也不再阻止自己兩個女兒接觸侄女兒了, 隻是嚴禁小女兒抱李玉兒。

    兩個小女孩是看著李玉兒一天天長大的,覺得小娃娃能夠翻身十分好玩。經常把李玉兒背朝上的翻過來,李玉兒也十分配合,每次被兩個小堂姐翻了身都努力再翻過來。於是兩個小堂姐越發玩的開心,在她身邊嘰嘰喳喳的說話。

    李玉兒也發現,小堂姐說話慢一些,而且經常重複,顯然更適合做語言老師,於是更配合了。而這情況在大人們的眼裏,就是三個小姐妹關係十分要好。

    在時間緩慢的流逝過程中,李玉兒感覺自己的骨頭漸漸的長結實了,不再是一副軟趴趴的模樣。聽大伯娘說,小孩子這個時段就可以開始學坐了。

    李玉兒又開始了有意識的鍛煉,身體還是跟不上意識,不過有進步就是好事兒,幾個月的嬰兒生活讓李玉兒變得非常有耐心。

    “娘,快來看啊!妹妹坐起來了!”剛剛進門的二妞朝著屋裏大喊道。

    ‘啪’的一下,受到驚嚇的李玉兒又倒在了席子上,努力了半天的成果就這樣沒了。

    “不要欺負你妹妹,你也是這個時候學坐的。”大伯娘一邊納鞋底一邊說道。

    “我才沒有欺負妹妹!”二妞反駁完大伯娘後,繼續逗李玉兒:“來,再坐起來看看。”

    李玉兒而努力翻了個身,對她丟了個後腦勺。

    “是不是不會啊,二姐教你 !”二妞忽視李玉兒的抗議,用她不大的力氣迅速抱起李玉兒 。

    李玉兒一驚,不敢掙紮,順著二妞的力道歪歪斜斜的坐著,好在二妞力氣比李玉兒想象中的大,並沒有摔了她。但李玉兒表示她的小心肝兒受到了驚嚇,果然每個孩子都有熊孩子的潛質。

    “不是給你說了嗎?三妞還小不能隨便抱”大伯母看見李玉兒安全落地,才開始數落自己的女兒。她知道二妞的力氣抱得起三妞,但小孩兒沒輕沒重的,出了事兒咋辦?

    “你都抱得,我怎麽抱不得?”二妞不服氣的問道。

    “就憑我是大人!”大伯母沒好氣的回道。

    “哼,就知道敷衍我。”二妞轉頭就去找姐姐了。

    二妞雖然口頭上不服軟,但實際上是個聽話的孩子。之後再想抱軟軟的小妹妹,也隻是眼巴巴的看著,有時候李玉兒看不過意了,勉強願意讓她捏捏手戳戳臉。李玉兒發現她這個小堂姐下手其實很有分寸,不知道是不是大伯母給她說過什麽,她對待李玉兒一直都是輕手輕腳的,從來沒有把她弄疼過。

    時間緩慢的流過,李玉兒表現的像一個正常嬰兒一樣,□□月份學會了爬行,一歲多學會了走路,然後開始吐字喊人,並表現出對說話的極大熱情。天天跟著兩個小姐姐學舌,其實她此時已經聽得懂周圍人的交談了,但嗓子總是不能準確的吐字,所以她要練習嗓子和口音。

    在李玉兒兩歲半的時候李家發生了一件大事。

    “李老哥啊,你看我家大柱也要相看媳婦兒了,你借我家的五十斤糧食什麽時候還啊?”隔壁的邱老頭在李家磨磨蹭蹭的喝了半碗白開水,才把這句話問出來。

    “這個……,這個你也知道,我家老二媳婦前年生了個小丫頭,今年老三媳婦又懷上 、了,確實有點困難。要不,再寬限半年,秋收的時候馬上還!”李老頭兒低聲的為難的請求。

    “你娶三兒媳婦的時候,就說來年還,這都多久了。”邱老頭兒懷疑的看著李老頭兒:“都是鄉裏鄉親的,你不會想賴賬吧?這說出去也不好聽啊。”

    “怎麽會!我馬上想辦法籌,三個月,就三個月後一定還 !”李老頭是個要麵子的人,怎麽願意把欠債的事情拿出去說呢,雖然這十裏八鄉誰家的底細大家都清楚,但李老頭還是願意自欺欺人。

    打發了收債的人後,李老頭兒有些煩惱,要知道這些債主中邱老頭還算是好說話的,尚財主就不是這麽好打發的了。

    當時李家娶三兒媳時置辦席麵的銀錢就是借的尚財主家的,當時還按了手印簽了契,每個月還一成利錢,再這樣下去欠的錢會越來越多,而家裏的出息全在幾畝土地上,能吃個半飽就不錯了,那裏還有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