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翻滾吧,江湖

字數:4402   加入書籤

A+A-




    “怎麽回事?”高興猛然坐直了身子,那雙深邃的眸子中頓時射出兩道湛然的精光,渾身上下更是釋放出有如實質的殺氣,瞬間便將屋內夏日的悶熱驅散出去。(_%%)

    雖然高興的氣勢張順之不止一次體會過,但他的呼吸還是微微一滯,身子也輕輕晃了晃,比起高興,他還是差得太遠。好在高興的氣勢來得快,去的也快,很快就恢複到那淡然的樣子。隻是張順之卻發現,高興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眼神也愈發深邃而冷靜。

    “回大人,揚州刺史盧潛害怕陳將黃法氍圍點打援,所以沒有派兵援救王琳將軍,合州距離淮州太遠,又有吳明徹窺伺在側,王爺也是鞭長莫及。黃法氍率軍猛攻合州,合州城物資早已匱乏,最多半月,也許更短,合州城必破無疑!”張順之調整了下心緒,然後迅速地說道。

    “還沒破就好!”高興暗暗舒了口氣。方才一聽王琳時日無多,他還當是王琳受了傷,壽命將近。原來卻是合州將破,高興心神頓時放鬆下來。

    合州城是深入當前陳國境內的一顆釘子,距離建康也不太遠,對陳國威脅很大,陳頊和吳明徹自然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尤其是合州的統兵將領還是和他們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王琳。萬一吳明徹率軍北上,合州突然派兵斷了後路,其結果陳頊絕不願意接受。

    隻是王琳素來不受朝廷重視,高緯又不願意讓將領過多掌握兵權,所以合州並無多少兵馬。就算王琳有自行招兵的權利,但小小的合州能有多少錢糧,又能有多少人呢?若非有高長恭的接濟,極大的牽製著吳明徹,王琳根本守不住多長時間。

    合州城的丟失,高興並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王琳的生死。當今的北齊,除了高長恭,王琳,獨孤永業,傅伏等人,還真沒有什麽能夠拿出來獨擋一麵的將帥之才。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尤其是高興誌在天下,王琳這種身經百戰,經驗豐厚的統帥更是他需要的。更不必說高興與王衍投緣,於情於理也不願看到王琳如曆史上一樣悲愴。

    張順之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垂手而立,等待著高興的命令。

    “順之,我上次讓你安排手下潛入陳國的事情如何了?”高興沉吟半晌,然後抬頭看著張順之說道。

    “人員已經就為,就等大人您的命令了!”張順之點頭回答。

    “如此就好!吳明徹和陳頊太囂張了,陳國也太平靜了。齊國發生了叛亂,周國也不寧靜,偏偏陳國一片祥和,這實在不是件和諧的事情。”高興玩味地笑著,頓了頓,這才接著沉聲說道:“通知下去,按計劃行事!”

    高興的聲音很冷,讓張順之這樣見多識廣的人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可想而知高興心中的怒氣與殺意。

    “是,屬下這就前去安排!”張順之正準備告辭,高興卻抬手叫住了他,低聲說道:“通知吳三桂,該往北動一動了,不能讓高緯緩過氣來。不過必須將損失降到最低,我不想聽見有太多冤魂的呻吟!”

    “是!”張順之咬了咬牙,然後鄭重地點了點頭,心下卻是一片感動。無論高興麵對敵人是是多了冷酷而無情,但對那些手無寸鐵,生活淒苦的百姓,他從來都是寬厚仁和的。

    看著張順之離去的背影,高興的臉上浮現出悲憫的笑容,眼神卻冷如寒冰,望著窗外最後墜落的一縷夕陽,高興低聲說道:“翻滾吧,江湖!”

    ……

    七月二十二日,鄴城傳來消息,濟州刺史成了南陽王高綽,高長恭則被封為隋王,權利卻是被大大削弱。

    不過高興卻沒有過多的擔憂,以前,因為顧及著高長恭,高興也不好太過張揚。畢竟高長恭負責平叛事宜,事情鬧得太大,高長恭又沒有功績,朝廷不好交代。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高興如何不懂,倘若高長恭在敵人攻上門來時突然揭竿而起,這對北齊來說絕對是落井下石,更是滅頂之災。也許憑借高長恭的威望,有高興相助,最終也可成事,但所要麵臨的困難無疑是極其巨大的。尤其是在文人騷客眼中,高長恭定然是十惡不赦的叛徒,口誅筆伐的對象,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不說,將來也定是根基不穩。

    如今,高長恭隻負責抗擊陳*軍,不管平叛事宜,頓時讓高興頭上一道隱形的枷鎖消去。高綽是個十足的草包,麵對懦弱老實的平頭百姓也許凶神惡煞,趾高氣昂,但麵對精兵悍將,明晃晃地屠刀,他也隻會哭鼻子。

    經曆過十天前的一戰,青州軍的戰鬥力上升了一大截,尤其是高興如今手上有錢有糧,士卒待遇也是水漲船高,不僅自己日子過的瀟灑,家中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改善。在這些實打實的好處麵前,青州軍中那些十幾,二十歲,正當年的熱血小夥子還不使出渾身的精力訓練,希冀能夠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四州的富商見識了高興的手段,自然不敢再陽奉陰違,答應了高興捐獻的物資隻用了三天時間便積極繳納上來,看著那堆積如山的錢糧,高興興奮的眼睛直冒精光。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興縱是長袖善舞,智計百出,但也隻有雙拳兩腳變不出敵不過千萬大軍。如今有了錢糧,高興建設下轄地盤,打造精銳部隊大的底氣也足了不少。不過青州等四州隻是小州,地盤夠大,人卻不多。沒有農民種田,就算有錢,高興也買不著糧食。

    思來想去,高興做了兩個決定,其一,就是將濟州兩萬餘降軍集中起來屯田,雖然高興很想將這些人正規軍收編,但青州軍還未成長起來,困難甚大。萬一這些降軍反水,到時候高興哭都來不及。

    高興將兩萬餘降軍同樣按照青州軍一般的編製,以團為單位在青州城四州墾荒屯田。上位者馭下,必然深諳賞罰分明之理,高興自然曉得。

    聽話的,好好幹活的,不僅吃飽穿暖,還可以得到零花錢,雖然很少,但蒼蠅再小也是肉不是。至於那些磨洋工,偷奸耍滑的,沒說的,與狗同食向來是高刺史最愛的整人手法。再加上高興放出話來,凡是監督他人有功的統統有賞,雖然原來是戰友,但在香噴噴的窩窩頭麵前,所有人都屈服了。

    高興采取的第二個方法就是招收流民,北齊別的不多,流民不說如過境蝗蟲,但也如同過江之鯽一般。有糧有地,賦稅徭役又輕,流民又怎會拒絕。高興才托丐幫放出話去五天時間,青州城便多了近萬流民。高興來者不拒,登記造冊,按人頭分田,發放救濟糧,忙得不亦樂乎。

    至於青州軍的訓練問題,高興則交付給魯智深,姚忠等人手中。他們都是盱眙出來的精銳,雖然指揮軍隊作戰經驗還很是欠缺,但訓練新丁這些基礎的工作卻是難不倒他們。

    預感到高綽到達濟州後很快又有戰爭來臨,高興再次征兵,無數年輕的小夥子歡呼雀躍,爭先恐後。高興卻是再三強調精挑細選,最後四州之地總計擴張到了六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五萬來人。五萬人的隊伍,每天消耗的錢糧就不是一個小數字,若不是高興狠狠敲詐那些富商士紳一筆,還真沒辦法養活這些人。

    這還是騎兵師沒有配備戰馬的情況下,否則光是一個騎兵師,按照高興的計劃,每人兩匹突厥戰馬,全套的馬具,高橋馬鞍,馬鐙,馬掌,鎧甲等物件齊備,還不知道要花費多少。

    看著手上的錢糧如水般花下去,高興也不禁有些心疼。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他身為四州刺史,遠比曾今在盱眙要操心的事情多了不知多少倍。尤其是手下除了一個崔季舒,打打殺殺倒是不少人,但卻並沒有多少擅長處理民生社稷的事情。好在崔季舒有好消息傳來,他已經向如今賦閑在家,或者在朝中受到三貴打壓,鬱鬱不得誌的朋友寫了信,相信對高興有些幫助。

    就在高興大肆發展青州等地,高綽坐著華貴的馬車慢悠悠駛出鄴城,意氣風發趕往濟州赴任時,天下突然傳出一個驚人的消息:《長生訣》突然在建康城出現。

    《長生訣》的神奇,神州大地早已傳得沸沸揚揚,“長生不老”四個字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對山野村夫都有著莫大的吸引力。隻可惜《長生訣》剛出現就被送進了北齊皇宮,深宮大內,不是什麽人都能進得?盡管不少人都對《長生訣》眼熱不已,但衡量許久也隻得放棄。

    此時《長生訣》突然現身建康,無論官府還是江湖豪俠都認為這是謠傳,但誰心中不希冀這消息是真實的?而且傳聞說這《長生訣》本在高緯的禦書房存著,結果卻被一個居心叵測的太監竊了去,最後流落宮外,為此高緯曾大發雷霆,殺了不少人。

    就在全天下都在為《長生訣》騷動時,《長生訣》突然易主,落在了一個叫司馬複的手中。司馬複何許人?此人端的不得了,不但武藝高超,是百花宮的座上賓,更是東晉遺孤,身上有著正統的皇室血脈。而且在陳國蟄伏已久,此次就是想接著《長生訣》的威名招攬群雄起義,光複祖宗基業,統一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