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6022   加入書籤

A+A-


    番外·袁媛

    袁媛從小就有丟三落四的毛病。

    小時候還不明顯,隻是常常忘記帶作業,不知道自己的文具放到了哪裏,不記得同學和老師的名字……其他的小孩子偶爾也會犯這種過錯,所以大人並沒有當一回事。

    問題出在她小學五年級的時候。

    有一天她醒過來,忘記了自己學校在哪。從那一天開始,她的記憶開始出現雪崩一樣的滑坡。

    樓下小賣部裏住了很多年的老婆婆,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對門從小一起長大的女孩子……就像被什麽東西吃掉了記憶一樣,她漸漸把他們都忘卻了。

    父母驚慌地帶她去醫院看病,然而醫生也診斷不出所以然。大腦的ct掃描顯示出些許異常,然而這異常無法解釋她的遺忘。

    心因性遺忘。醫生如此診斷。

    然而對於她的父母來說,這個論斷隻會被理解成一種解釋。

    那就是袁媛是在裝作忘記。

    心因性,也就是心裏想要忘記,那肯定是裝的,她肯定還記得。

    生理上的健忘還可以接受,心因性的遺忘得不到寬宥。母親甚至怨恨起這個不省事的孩子,覺得她是故意給自己添麻煩。倒是父親還記得醫生的叮囑,不斷提醒著自己“她是生病了,她不是故意的”……然而這種忍耐心在袁媛一次又一次給他們惹出麻煩的過程中,一點一點被消磨了。

    如果袁媛的病情止步於此,那麽最多不過是一個又一個健忘症患者家庭中常見的悲劇。

    可是,她的“病”漸漸有了奇怪的展開。

    第一個發現不對勁的,還是辭職在家照顧她的母親。

    在她和對門的小姑娘閑聊,說“有空來阿姨家玩啊,袁媛可想你了”的時候,小姑娘疑惑的看著她,問她“袁媛是誰?阿姨你記錯了吧,我不認識這個人啊”。

    然後是樓下的老婆婆,渾然不記得曾經有一個小女孩,很喜歡她賣的西瓜軟糖,她每次到貨也會特意留一包出來,等著她來買。

    連給袁媛辦理退學手續的時候,老師都會一臉迷茫的說,我們這裏有一個叫袁媛的小孩嗎?

    ……

    袁媛的“健忘症”有如瘟疫一般,傳染了周圍的人。

    恐懼著這個女兒的父母,商量之後打算將這個孩子送進精神病院。

    然而不等他們做出什麽,就有自稱醫療機構的人上門來找他們談論袁媛的“病情”。經過好一通忽悠,諸如“這個病是新式的大腦疾病”“非常罕見,很有研究價值”“政.府有專項資金用於這種疾病的研究”……之類的言辭,成功說服了那對已經疲憊不堪的夫妻。

    他們將這個孩子交了出去。

    那時候,在車裏等著袁媛的人,就是羲部長。

    “可憐的小姑娘。”老婦人摩挲著女孩的頭,“你沒有錯。”

    她睜開已蒙上淡淡白翳的眼睛,溫和地注視著她,對她說,你沒有錯。

    “你也沒有病。”

    老婦人憐憫似的撫摸著她的發頂,一遍又一遍。

    “你隻是……和一般人不太一樣。”

    袁媛那時以為,這是“你有病”的委婉說法。

    後來她才知道,那個老太太說的沒錯,她的確沒有病。

    她隻是覺醒了異能。

    吞噬記憶的異能。

    她的腦波能夠在一定範圍內影響到他人,扼殺當時的記憶。然而這種抹消是不可逆的——因為會直接殺死承載那段記憶的腦細胞。腦波同樣會影響她自己,所以她自己的記憶流失得最快。

    以上是機關研究員給出的科學解釋。

    袁媛自己卻有不同的感受。

    她覺得自己好像在養著一隻以記憶為食的妖怪,如果她的記憶不夠它吃,它就會出去吃她周圍人的記憶。

    機關裏到處都是異人,可就連異人也無法抵抗袁媛的力量。

    隻有羲部長不受影響。因為羲家人是脫離時間軸的觀測者,他們可以看到過去現在與未來,甚至平行世界的事情,所以袁媛的力量無法幹涉到她。

    袁媛喜歡羲部長,但也畏懼她。

    因為隻有這個人,是不受她能力影響的。在她全盤失控的人生裏,她是唯一安穩的存在,但也是最大的不可控力。

    “你還記得你是什麽時候變成這樣的嗎?”

    老婦人問她。

    袁媛搖搖頭。

    她隻記得她“有病”,卻不記得是什麽時候惡化到這種程度的。

    那時候的袁媛並不知道,異人的偏差值與精神狀態息息相關,而能力的增幅對應著偏差值的增長。在機關的記錄中,絕大多數的異人,隻有在經曆創傷事件時,能力才會陡然增幅。

    那時候的羲部長還沒有完全失去洞見今昔的能力,所以,隻有她看到了。

    已經被完全抹消的過去,連當事人自己都不記得的那件事。

    小學五年級的小女孩,去朋友家裏玩的時候,被朋友的父親猥.褻了。熟悉的叔叔變成了奇怪的野獸,弄得她很痛,很惡心。

    小小的女孩子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她還是知道那是不好的事。

    所以她想要忘記。

    準確的說,她想要這一切都消失。

    她成功了,或者該說,太成功了。

    那一天的事情從所有相關者的記憶中消失了。而袁媛的能力自此失控。

    在還不知道自己有著怎樣的能力的時候,這個孩子就依靠本能,抹消了所有不愉快的記憶。

    摔了盤子。忘記吧。

    說了丟人的話。忘記吧。

    讓媽媽傷心了。忘記吧。

    ……

    所有不快樂的事情,全部都忘記吧。

    “要不要來工作?我們很需要你的能力。”

    在看透袁媛的過往之後,羲部長如此對她說。

    “會給你很多的錢,你想買什麽就買什麽,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可以買很貴的糖嗎?”

    袁媛眨著眼睛。

    “可以。”

    “那可以買那種一人高的娃娃嗎?我很想要。”

    “可以。”

    “很多很多的漂亮衣服也可以?”

    “當然可以。”

    “不是壞事?不會像那些哥哥姐姐一樣受傷嗎?”

    她指的是調查部那些負傷的成員。

    “不會。你的能力很寶貴,所以不會讓你遇到危險。”

    袁媛笑了:“那我就做吧。”

    記得那個童話嗎?

    青年想要很多很多的錢,於是跟魔鬼做了交易,用一袋金幣出賣了自己的影子。

    沒有影子的青年走到哪裏都被當成異類。他沒有朋友,也失去了家人。他失去的東西比得到的多了太多。這是一筆不劃算的生意。

    青年哭了,他想贖回自己的影子。可是他要去哪裏找魔鬼呢?

    ……

    故事的結局到底怎樣,已經記不得了。

    袁媛就像故事裏的青年,不斷地替機關善後,不斷奪走他人的記憶,同時,自己的記憶也被作為代價支付出去。在不知不覺之間,她的記憶如沙一般在指間溜走。她不再記得自己的父母,也不再記得多少小時候的事情。

    等到她再回到家鄉的時候,她的父母也已經完全遺忘了她。機關處理了他家殘留的袁媛的東西,其他親戚也在能力副作用的影響下忘記了她。

    袁媛這個人,成了一個不存在的女孩。

    沒有人記得她。她也不記得他們。

    記憶是過往存在過的證據。沒有證據,過去發生的一切都如同從未發生過一般。

    而袁媛依舊做著這份工作。

    為什麽?

    因為隻有這樣她才能活下去。

    袁媛見過那些偏離值極高又不能為機關所用的異人們的下場。他們被隔離起來,接受著天知道到底有沒有用的藥物治療,一天20個小時都在睡覺或者恍惚狀態中度過。

    她能夠擁有這樣自由的生活,還是因為她的能力對機關有用。

    而且,失去記憶的同時,人也會失去感情。

    所謂的情感、情懷、情緒,大多數都基於記憶之上。失去了對父母的記憶,便也就失去了對父母的愛。

    忘記了就是不曾有過。

    這就是袁媛處理感情的方式。

    與之相對的,她很珍惜她的朋友。

    準確說,是“還記得她的朋友”。

    無論是路小威,還是時輝。

    在感情還在的時候,她一定會竭盡全力的……保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