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十五章

字數:5117   加入書籤

A+A-


    此為防盜章

    如今正是收藏古董的好時機。

    馬上要開始WG, 時代最混亂的時刻即將來到!可以趁亂做些什麽什麽的?王蘭蘭計劃開始摟錢,多多益善!她心下暗忖著。

    此話一出, 王奶奶笑眯眯,王媽媽則用眼子刀橫她,三個哥哥豎起耳朵, 妹妹有零用錢,他們也會有的吧。而王爺爺與王爸爸皆是讚同的點了點。買鉛筆買本子都得花錢。這個可以有。

    見老伴與獨子皆是讚同,王奶奶一臉欣慰的道:“好, 都有。你們隻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後, 一人每月兩毛。”

    王蘭蘭還沒表達自己對這個數字的不滿, 哥哥們已紛紛表態:“謝謝奶奶!”一月二毛, 一年就有二塊四,四個兄妹得一張大團結。

    見狀,王蘭蘭深感無語!不過……

    她黑漆漆的眼珠子轉來轉去,對王爸爸撒嬌道:“爸爸,我要看報紙。”言罷, 大且圓的雙眸在幾個哥哥臉上一一劃過,他們皆是一臉的期待,接著嬌笑地道:“哥哥們也得看, 了解時事,不坐井底之娃!”加上同盟。

    斯斯文文的王爸爸, 十分好脾氣地應著:“好, 明天爸爸就去公社要些舊報紙。”公社常年有份報紙, 他做為大隊隊長皆支書時不時得去那邊開會,他去時也會看一看報紙。

    王蘭蘭臉上不虞,心中呐喊:為什麽不能咱家自己訂一份啊?舊報紙一毛不值!

    “紅旗,明天去公社時,說說自行車票的事情,找找門路,咋家私下去縣裏,也不好總用隊裏的騾車,影響不好。”王爺爺邊吩咐兒子,邊慢吞吞的裝煙袋。

    王媽媽陪著王奶奶收拾著餐桌以及碗筷,大哥王建國攔身抱起一臉不虞的王蘭蘭,咚咚地跑上了二樓,嚇得王蘭蘭失聲驚叫!二哥三哥也機靈的跟了上來。

    時光飛速,轉眼間就到了1964年七月份。

    暑假開始了。

    大哥王建國很爭氣,以白泉小學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了,考入了大嶴縣中學,大嶴中學包含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是個比較有文化底蘊的中學,中學可以住宿,也有食堂。

    然,村裏到大嶴縣,步行兩個小時,大小夥子騎快車隻需半個小時,而王爺爺趕車大約四十分鍾上下。

    王家開了個家庭會議,爺爺財大氣粗地開口:“買個自行車,讓阿建每天騎車上下班,中餐吃食堂。”上個月他就拿到了自行車,隻是閨女說這個月就可以將工業票準備好給家裏,二十工資一張工業票,農村人是沒有工業票的。不能一直靠著閨女,親家會犯嘀咕。還是讓自家孫兒上班領工資。

    因,一月一次的意外收獲,令王蘭蘭家一下子成了有糧有錢有票的莊戶人家。令,王爺爺野心爆漲!

    其實,王爺爺是位不可多得的睿智老人,王奶奶是位有見識的賢內助。總之,在倆位老爺的合理安排下,如今王家人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

    他們為了保險!

    王爺爺沒有頻繁地去找閨女婆家銷糧食,從首次之後,就再沒有去過。之後,得到稻穀與麥子,就留著自家人吃,一日三頓,頓頓用白麵或是白米飯,不過短短兩個月就消耗殆盡!吃得個個精神煥發!神采奕奕!

    而後來兩次得來的土豆、地瓜、芋頭以及白蘿卜、胡蘿卜等等粗糧,王爺爺數次帶上大孫子去縣城踩點,小心謹慎地尋找黑市。縣城內,有一批每月需要用精糧換粗糧的貧困戶,幾番試探過後,彼此需求,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很快搭上了線。

    以後,隻需每月找空兒直接送貨上門換精糧即可!精糧換來,當然是自己家裏人吃嘍!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王家一大家子吃慣了白麵和米飯,特別是嬌氣的孫女,不吃精糧時,那小臉繃地緊緊的,誰欠她幾百個大洋似的!如今,換到手的精糧不多,隻堪堪夠小孫女一人吃大米飯,別人喝白粥。

    村裏總有一些吃不飽的困難戶,王媽媽私下還換了一些粗糧給村裏人,以他們用雞、鴨、鵝的蛋來換粗糧,或是山上幹貨來換也可以。

    說起蛋類,王家的各種蛋,從第一回意外收獲玉米與大豆,並且出手之後,各種蛋就統統消失不見,無蹤無跡!就如同那一批批猛然出現的糧食一般!

    一日有十來個蛋,日日消失!如今已有四個來月了。

    當時王奶奶與王爺爺偷偷說起時,他沉吟了片刻,吩咐老伴之後不必再去撿蛋了,好好的喂養雞鴨鵝,千萬不可殺害下蛋中的雞。

    王爺爺心下暗忖:不知哪一路的仙人想吃雞蛋,用糧食來換。自己家得了千大的好處,能付出一些就多付出一些。還得想什麽法子都養些家禽?如今粗糧多,喂雞喂豬也是可以的。

    王蘭蘭時不時的關注著奶奶房內的地窖,一連種了兩回粗糧,不得了了,收獲太大!地窖一下子裝不下,王蘭蘭隻好又改種回稻穀與麥子,這個口感真好!上一回,她收獲了黃澄澄、沉甸甸麥穗與稻穀,忍不住從空間搬出來,處理這些精糧是挺費勁,不過全家都樂此不疲!爺爺也很喜歡,一點也不賣出來,兩百多斤,全家人可以吃上兩個月。如今精米流出去是件禍害,還是內部消耗殆盡為上上策!

    王蘭蘭時時觀察著家裏情況:地窖內粗糧一部分讓給豬吃,那兩頭豬,吃了一陣子就發瘋般長膘,不過兩月就長得膘肥體壯。

    當時,奶奶就樂滋滋地做主先送一頭到公社交任務(一戶養兩頭,一頭是國家的,另一頭是自家的),剩下那一頭請胡屠夫帶來公豬給剩下的母豬配種,如今母豬已懷上了,下半年就可以生小豬豬了,家裏反正有粗糧,養得起小豬仔,不過一窩小豬起碼有六隻小豬,明年就不好養這樣多了,殺了小豬仔,舍不得,可是又不能養。

    得想得法子多養兩頭?

    家禽得多養,好多下蛋;豬仔得多養,好多消耗粗糧。

    最後,還是王爺爺利索地拍板,分家,對,就分家。

    一戶分成兩戶。家禽與豬仔可以多養一倍!

    聽罷,王爸爸沉吟片刻,也同意了,反正他會好好孝順老爹老娘,分不分都一樣,分能外麵的人瞧!

    他起身要出去借錢,給老爹老娘起兩間寬敞明亮地磚瓦房。

    王奶奶立馬動手拉住獨子的手臂,小聲說:“家裏有錢。”

    王爸爸輕輕搖頭:“那是給您養老的,剩一點給幾個娃上學用的。”財不露白,還是向人借吧。

    王爺爺明白兒子的意思,點了點頭:“去吧。”

    王爸爸出去轉了一圈,哭爹喊娘的,抹下了麵子,最後,借到五十塊八毛七分。

    這點錢,是不夠的。他想了想,又轉身向大隊會計家去,商量下能不能先借大隊裏200塊,用他的工資月月還。

    王蘭蘭瞧了一路,覺得不能小瞧家裏每一位,個個心裏有譜!她也就隻有日日去偷蛋的份!如今她的空間已有上千個蛋,好在空間有保鮮的功能。六分一個蛋,一千個,也有六十塊錢。

    棉花,還可以接著種上幾株,這個市場很大,那幾斤優質棉花奶奶都小心的收著。她私下對王蘭蘭說:“留著給你們幾個做身棉襖。孩子長得快,到了秋天再做,不合身的衣裳總歸不體麵!如今,家裏有了條件就得要體體麵麵。到時隊裏留下幾斤棉花,給你爸爸媽媽爺爺都做一身。”

    “奶奶,你也要做一身。”王蘭蘭接口說道。

    也許是棉花不夠吧,那就再給家裏留幾斤,其它的可以留在空間,找機會與雞蛋一同賣掉,這棉花可比雞蛋精貴的多!

    到了九月份,當王蘭蘭成為光榮的二年級學生時,家裏都了二間兩層的磚瓦房,是爺爺奶奶的新屋,新屋就坐落於王家院子邊上的荒地上,王爸爸將那一畝大小的荒地劃入自家的宅基地,中間起了二間兩層的磚瓦房,前院種了幾顆果樹,後院搭了大大的家禽與家畜們的棚子,還大手筆的圍起了二人高的圍牆,用石頭壘的,將王家這前的那一片都圍過來。

    哼著慷慨激昂地歌曲,無比愉快地躺倒在柔軟蠶絲被中。哦,還有王家人,他們對她真心實意的付出。

    如玉般地掌心中瞬間多了一個古樸雅致的烏木雕花匣子。

    這是王蘭蘭上周在黑市裏用一百斤未脫粒的玉米換來的,當然淘換的不是這烏木匣子,而是烏木匣子裏頭藏著的一支人參,那人參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大概有百年之久。百年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那百年人參,她毫不猶豫的交給了阿奶,並囑咐她不可送人,不可收藏,與爺爺倆人慢慢食用。王蘭蘭記起原文開始就沒有王奶奶與王爺爺出現過的影子,這就說明什麽?這說明在吳紅兒20歲相親那一年,王奶奶與王爺爺就已過世。

    上回王蘭蘭私下找大哥商量著,還給了他十張嶄新的大團結,讓他接阿奶阿爺去雲舟市大醫院做個全身檢查,王建國立馬點頭同意,還怪自己沒有想到這一茬,隻是不孝之類的。等他自責過後,才想起問妹妹這些多錢從哪裏來的?扯著她直問?搞得她啞口無言,隻得憤憤的裝生氣,賭氣說:撿來的。最後他像是想起什麽似的,把錢還給她,讓她物歸原主,還警告她:不可以花男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