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笑傲江湖(10)
字數:5928 加入書籤
搬完家後, 喬衡抽時間晏飲了幾位朝中交好的同僚, 以及之前住在會館裏結識的幾位相熟之人。
因為大家都這樣做, 他就跟著這麽做了。
若問他是喜歡這樣的同伴聚會,還是厭惡這樣的人情往來,他大概根本無法做出一個明確的回答。
談不上喜歡還是討厭, 然而這樣做能讓他更像是一個“正常人”。
特別是有金柝在他身邊的時候, 他更需要維持這樣一個正常人的形象。
他會很有情調的雇傭幾個花匠,讓對方按照自己的心意, 在家裏添些花花草草。乃至於在休沐時,他竟然罕見地抽出來時間來親自帶著金柝, 去挑選一些書法字畫、瓷器擺件。
不過金柝覺得喬衡買的那些字畫,大多還沒有兄長自己畫得令人賞心悅目。
“阿兄自己畫一些, 然後把它們掛在牆上豈不是更好?”
“如果我真在牆上掛滿自己的字畫, 大概不出一月,我‘恃才矜己’的名聲就要傳遍翰林院了。再說了, 我的字你日日看、月月看,居然還沒有看膩?”
喬衡聽了他的話, 笑了一下, 然後就直截了當的否定了他的意見。
雖然他經常通過寫字作畫來凝神靜氣消磨時間, 但他享受的是這個過程,而不是最終成型的那幅作品。為了在一世又世的穿越生活中更好得扮演他人, 他的個人風格已經被打磨得不見分毫,把一幅幅這樣的作品掛於牆上,強迫他日日麵對, 不過是在他的人格上再進行一次無形的踐踏。
金柝感覺有些遺憾,但阿兄不願意那就隻能作罷了。
……
老實說,喬衡在朝中供職時花費的心思,都遠沒有他在日常生活中耗費的精力多。即便他看起來十分忙碌,但這更多的是一種為了不讓自己顯得異類而偽裝出來的假象。
他作為一名翰林院修撰,他所要做的事情簡單得很。從官職上就能體現出一二,大抵上逃脫不過修史、撰文、記言、講經這幾個方麵,沒什麽難度可言。回到“家中”時,他從沒向金柝抱怨過任何朝中遇到的麻煩事,不是他不想讓對方為他煩惱,而是真的沒什麽可說的。
說起來輕巧,但若是換做一個真正的朝廷新人而言,必然要經曆一段手忙腳亂的磨合期,但喬衡早已經在曾經的人生經曆中度過了這個階段。
金柝既不懂這些朝廷中事,又盲目的信任著喬衡,隻覺得不管阿兄多麽優秀,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沒錯,就是“理所當然”。
這是一種極其微妙,無法對外人明言的感覺。
上一次金柝心中隱隱約約浮現出這般感覺時,還是喬衡即將進行殿試的時候。
到現在他都記得,在殿試的前一天,兄長還在耐心細致地指點他武功,連書本都不曾拿出來以便溫習。
那日,風乍暖還寒,阿兄猶帶幾分閑情地坐於簷下,幫他擦拭著劍身。
他當時比即將參加殿試的正主還要緊張,聽聞殿試上的變數甚多,要是在皇帝那兒的眼緣太差,保不準名次就要一落千丈。他也不知是在安慰阿兄還是安慰自己,說:“阿兄,你這般出色,皇帝一定會對你青眼有加的!”
直到他說完,阿兄依然是那麽不緊不慢的用白絹溫柔地擦著手中的利劍。就在他以為阿兄是沒聽到,或是根本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時,阿兄“嗯”了一聲,他放下手裏的絹布,鏘的一聲,長劍歸鞘。
金柝接過阿兄為他擦好的劍時,他還記得劍歸鞘時的那道幹淨利索的響聲,有那麽一瞬間,他恍惚覺得阿兄是在變相地說著“狀元之位已入吾彀中”。
金柝的感覺沒有出錯。
於喬衡而言,殿試真的是最輕鬆的、最有把握的一項關卡了。這樣說或許會有許多人認為他是在大言不慚,但他隻是在實話實說。
哪怕那時的他根本就沒有見過皇帝,他就已經篤定了皇帝絕不會討厭自己。
更確切點來說,是他相信皇帝會喜歡他這張臉,又或者該說是林平之的這張臉。
他人眼裏莊嚴無比的科舉考試,在他心中,早已扒掉了那層神聖公正的外衣。掩蓋在富貴功名之下的一切蠅營狗苟,喬衡一目了然。
有人相信在科舉考試這等嚴肅的場合中,會出現“以貌取士”的情況嗎?
很多小說話本中,往往把探花寫成唯有才貌雙全之人才能充任的絕妙名次,多少年輕俊傑隻因為相貌出眾就皇帝從狀元降為探花。然而讓參加過乃至主持過數次科舉考試的喬衡來說的話,把這話反過來說還差不多。
正史中,明朝洪武、建文、正統年間都曾出現過這樣的事。
而結合林平之殘留的記憶,以及《鹿鼎記》中的那句“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衝大俠”來看,《笑傲江湖》的故事背景正是放在明朝的。
所以說,這場比試,從一開始他就很荒誕滑稽的占據了優勢。
與其他讀書人相比,喬衡擁有著更廣闊的知識海洋,甚至於他比任何人都善於鑽營考官的喜好,而且隻要情況需要,他能比同榜的所有讀書人都能更快掉所謂的“讀書人的矜持”。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得以在院試、縣試、會試中奪得頭籌有如探囊取物。
在之後的殿試中,將狀元之位給予他,本就是實至名歸。然而即使他之前不是會元,僅憑著這副能讓金庸都不吝筆墨多次特意描寫的上佳相貌,都有極大的可能在殿試中直接被點為狀元。
他的前路早就由他自己一步步鋪好了。
不需要任何人指手畫腳。
……
搬到新家後,金柝練起武來更是毫無顧忌。
一柄銀劍舞得颯颯作響,如電如龍,翻轉騰挪間滿是少年英銳意氣。
喬衡就站在廊下,靜靜地看著。
當金柝收劍而立時,他期待地看向兄長,喬衡知道他的意思,於是讚賞地微頷首,然後轉身向室內走去。
金柝原本想邀功地說上點湊趣話,但見到兄長轉身離去,就愣了一下,收回了即將脫口而出的話。
雖然兄長一直都不曾明言,但金柝看得出來,比起劍法兄長更注重他對內功的修煉。他修習內功的過程中遭遇的每一個難點、犯下的任何一個差錯,兄長都會巨細無靡的詢問,他所做出的每一個微小的突破,都能得到兄長的關注與重視。
但是比起單純的修煉內功,他更加喜歡練習劍法,他一直向往著有一天能夠像那些江湖豪俠一樣,手執一柄劍闖蕩江湖,行俠仗義。兄長一直都很清楚他的這一個願望,所以從來不對他偏好劍法一事多加阻攔,甚至還會親力親為的為他新找最適宜的佩劍。
每一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追求著他人的認同感,金柝希望自己信賴依靠的長輩,能同樣喜歡、欣賞自己的心愛之物。
所以,當他發現事與願違時,難得產生一點微妙的逆反心理的金柝,反而更加期待阿兄對自己劍法的讚揚。
在喬衡一隻腳已經邁進室內時,金柝叫住了他:“阿兄!”
喬衡收回腳,重新轉過身來,詢問:“怎麽了?”
金柝說:“好久沒見阿兄用劍了,阿兄能不能再給我展示一下之前練得那個‘清風十三式’?”
清風十三式是喬衡在楚留香世界裏身為原隨雲時,學到的那個世界裏的華山派絕學。
喬衡的確更重視金柝在內功心法上的修煉,但是在這個世上,多一些保命的手法總是好的,金柝既然偏愛劍法,他也就順手教了。
在武功上,喬衡幾乎不曾拒絕過金柝提出的任何要求。
不論是之前,還是現在。
金柝想看“清風十三式”,那喬衡就練給他看。
“劍給我。”
金柝連忙把劍遞給他。
自從用上林平之這具身體後,喬衡這輩子動劍的次數其實屈指可數,而其中一大半,還都是用在給金柝演示劍法上。
但是當喬衡手握劍柄接過劍時,仿佛刻入靈魂深處的那一切有關劍法的記憶就自然而然地蘇醒了過來。
他一身文人長衫,寬袍大袖,他本該換去這一身累贅的衣物,然而他沒有,對這套劍法早已爛熟於心的他,完全無所謂自身此時的穿著打扮。他一柄長劍,好似化作了他指劍的一縷清風,似有若無,又似山間青嵐般虛實不定,卻乖順地被他操縱於掌,唯餘衣帶當風。
金柝眼也不眨地看著喬衡,將每一招每一式都盡收心底。
兄長的劍法真好啊,如此劍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練就的,想來兄長也是愛劍之人,那麽為何兄長會不喜歡他練劍法呢?
喬衡不是不喜歡金柝練劍,而是對方在劍法上的成就再高,對他都毫無益處,與他初衷背道而馳。有時候他感覺如果金柝是華山派弟子的話,絕對是天生的劍宗苗子。
驀地,一陣尖銳地刺痛在喬衡的心髒處炸開。
被疼痛所激,劍從他的手中脫落,喬衡在它落地前,下意識的一個反手握住了劍柄,但這突然打亂節奏的動作,使得內息微亂,那驟然降臨又突兀消逝的痛感再次囂張而至。
他再也撐不住身體,手拄劍,半跪在了地上。
劍與青石板相擊的聲音刺耳至極,他手中的力道之大,連劍尖都崩掉了少許,碎片劃過他的手腕,鮮紅的血絲在蒼白的肌膚上漸漸溢出。
“阿兄!”金柝驚恐地向前。
怎麽回事?
金柝想要扶起喬衡,卻接連幾次都失敗了。
他一直都知道阿兄身體不好,舊疾未愈,但近來已經許久不曾犯過了,而且也從未有這般嚴重過,這到底是怎麽了?
喬衡緊緊地握著劍柄,指甲都被攥得失去了血色。他想撐著劍站起來,但膝蓋剛直起來少許,又是一陣錐心入髓之痛,讓他再一次重重地跪了下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