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嘮叨

字數:3434   加入書籤

A+A-


    那燦爛的笑容讓麵黃肌瘦、黯淡無光的臉頰都添了幾分光彩,讓見慣各種女人姿色的陳貴看的眼睛一跳,又覺得失禮急忙將目光移開了。

    薛一梅跟陳貴說好明天可能來的晚一些,就背著筐子,拿著斧子離開了酒樓。

    今天,她得再買些食鹽,也再買些糧食。

    她知道家裏那些糧食如果每天吃兩頓飯,還要吃飽,吃不了多長時間,因此糧食得多買些才行。

    食鹽就算再貴也得吃,她可不想有一天變成白毛女。

    她還想去布莊看看去,幾個孩子包括自己都沒有襪子穿,她想去看看買些布頭和碎棉花。

    其實她出嫁時有兩雙粗布新襪子,後來婆婆病重,家裏非常困難。就連丫丫出生後,連個肚兜都沒有,尿布都很少。還有小姑子,也是連個肚兜都沒有,她就把自己的新襪子拆了,洗淨揉搓軟了,給丫丫和小姑子做了兩個肚兜。

    有了布頭和碎棉花,她還想給幾個孩子做幾雙棉鞋,再過一個多月就過年了,不能給孩子們做新衣服,想給他們做雙新棉鞋,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如果布頭多的話給孩子們再做幾個小布偶,衣服的話,暫時還不能添置,她想先將欠的賬還上,然後再說其他。

    過年時她還想買些肉給孩子們嚐嚐,因此別的地方隻能省著點兒。

    唉,說到底還是她沒本事,在這裏光有腦子也不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她可是真的嚐到這個滋味了!

    薛一梅行色匆匆的先去了一家布莊。

    這家鴻記布莊也在轆轤把胡同,在雜糧鋪斜對門,鋪子不大,也是兩小間直通的。

    老板史鴻,人稱鴻叔,和老婆鴻嬸雇著兩個小夥計經營著布莊,在附近口碑不錯。

    薛一梅也是聽廖大嫂說了一嘴記住了,這才想先去布莊看看去。

    廖大嫂為人不錯,她介紹的也應該錯不了。

    薛一梅走進布莊時,布莊裏有幾個婦人正在挑選布料。

    鴻叔帶著一個小夥計正在給她們介紹布料,鴻嬸帶著另一個夥計在另一邊忙碌,從庫房裏往櫃台裏搬動一包一包的鞋襪。

    薛一梅暗地裏打量了一下,見鴻叔三十五六歲的樣子,穿著一身湖藍色細棉布圓領棉衣,濃眉大眼,麵帶忠厚,身材高大,一副好說話的樣子。

    此時正在耐心的給幾個婦人介紹布料的來處、質量的優劣,花色的配置、染色的濃淡,娓娓道來,帶著令人信服的魅力。

    婦人們全都仔細聽著,不時的信服的點點頭,挑選的更起勁兒了。

    鴻嬸穿著一身妃色纏枝蓮紋的細棉布交領棉衣,梳著如雲的倭墮髻,頭上插著一支累絲銀鳳簪,長得細眉細眼,眼眉自帶笑,看著很是喜慶。

    見薛一梅進來,並沒有因為她穿的破爛顯露鄙夷,而是熱情的招呼道“喲,來了稀客了,大妹子是第一次來吧?想買點兒啥?過來看看,咱們鋪子童叟無欺,物美價廉,你隻管挑選,包你滿意!”

    薛一梅背著筐子走了過去,四下打量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那個,我想問一下,你們鋪子裏有布頭嗎?還有碎棉花,我想買一些。”

    鴻嬸一聽,楞了一下,似是無意的看了薛一梅身上的穿著一眼,心裏有了數,立即脆生道“有有有,布頭和碎棉花都有,你要多少?”

    薛一梅見對方沒有慢待自己,也很高興,問“那個,多少錢一斤呐?”

    鴻嬸笑道“咱不論斤賣,論袋子,一袋子布頭五文錢,一袋子碎棉花十文錢,這樣,你先看看東西好賴再說,若是覺得好大妹子就買,若是覺得不好不買也行。”說著吩咐一旁的小夥計叫阿財的,從後麵庫房裏去搬貨。

    等著阿財的空擋,鴻嬸一邊整理櫃台上一些鞋襪、棉衣、被褥等東西,一邊和薛一梅嘮嗑“大妹子是哪裏人啊?我怎麽沒見過你?不瞞你說,咱附近的十裏八鄉的老姐妹們,差不多我都認識,大家夥兒都是從咱們鋪子買東西,可熟可熟的了。“

    ”對了,我家孩他爹叫史鴻,你叫他鴻叔就行,我呢,都叫我鴻嬸,咱一回生兩回熟,以後常來常往的,慢慢的就熟了。”

    “你看看咱這回新進的鞋襪,那可是正宗的地道貨,那都是從邊家的鞋鋪子進來的,邊家,知道不?那可是和京城裏的貴人有關係的,鞋鋪子也是專門給京城裏的貴人們供貨,那做工,可是杠杠的!”

    “你沒見過邊家給貴人們做的鞋子吧?那樣式,那做工,簡直是??????繡娘們的手藝都是可好可好的,聽說工錢也忒高呢,嘖嘖?????”

    “咱可是好不容易和邊家有了聯係,你打聽打聽去,咱鎮子裏就咱們一家得了邊家的青眼,為啥呀?還不是因為咱的鋪子名聲好?”

    ??????

    薛一梅笑眯眯的聽著鴻嬸嘮叨,順便也了解一下康平鎮上的一些情況。

    自家雖然目前生活在最底層,朝不保夕,但總有一天日子會好起來的,她也不能一輩子窩在靠山屯不出來,康平鎮上的情況自然是多掌握一些,做到心裏有數為好。

    因此,她沒有打斷鴻嬸的嘮叨,反而做出一副洗耳恭聽、興致頗濃的樣子,隻為了多聽一下鎮上一些官宦之家、富商巨賈的情況。

    可惜,沒有如願聽到自己想知道的消息。

    這也不怪鴻嬸,她一個小布莊的小老板,哪裏會知道縣衙官署裏縣太爺的情況?不過,也不算全無收獲。

    邊家?薛一梅在腦子裏仔細搜尋了一下,卻沒有任何信息,說明原主對邊家並不了解,甚至都沒有聽說過。

    但今天鴻嬸的一席話,讓薛一梅知道,邊家一定在鎮上有些勢力,不,甚至在京城勢力也不小,或者說,京城有一定的人脈,不然,也不會小小的鞋鋪子就這麽有名。

    可以肯定,邊家在京城一定也有鞋鋪子,康平鎮的鞋鋪子,隻是借用京城的名頭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