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歸屬感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A+A-


    學武之人最重要的是氣勢,是發自內心的自信,他一直擔心孩子們不夠霸氣、強勢,還好,經過這些日子的傳幫帶,總算有了些雛形。

    傅鬆看了躍躍欲試的小明、小山和小狗子一眼,問道“想學嗎?”

    “想!”小明、小山和小狗子幾乎異口同聲的答道,身子挺得筆直,臉上帶著一股狂熱和憧憬,還有非同尋常的鄭重和認真。

    如果他們學了武藝,就有本事保護傅家,也能幫上傅家,他們就不會成為傅家的累贅。

    如果成為對傅家有用的人,他們就不會被丟棄,也能在傅家長期住下去。

    別看隻住了一晚,他們已經被傅家安寧祥和的環境深深的吸引住了,對傅家有了很強烈的歸屬感。

    這種感覺不止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傅家對他們那種親人般的關懷,那種發自內心的疼愛,那是他們渴盼已久的親情!

    他們以為終其一生都不會得到的感情,卻在傅家讓他們得償所願,他們正不知該怎麽融入這個家裏,現在卻有機會學習武藝,他們怎麽會拒絕?

    “好!”傅鬆認真的看著三個孩子,神情嚴肅的說,“記住,學武是很辛苦的,你們可不能怕吃苦就半途而廢!”

    “不怕苦!絕不會半途而廢!”三人又一次異口同聲的回道。

    傅鬆這才笑了笑,說“好,從明天開始,你們就跟我們一起先晨練,等身體恢複以後再學拳法和刀法。”

    “是!”小明三人興奮地高聲答道。

    多了幾個人學武,大家都很高興,說說笑笑的一起向家裏走去。

    張虎一夜沒睡,按照往常帶著大家回到了家裏,洗漱一番去炕上睡覺去了。

    傅鬆今天沒有去山裏巡視而是去了河邊,打算先將魚簍拎回家。

    傅平和小豆子見了,和往常一樣,自然也跟著去了河邊,小明、小山和小狗子不想跟傅鬆等人分開,也興奮地跟在了後麵。

    當三人看到後麵沒有封凍的小河和泛著綠色的樹木時,全都詫異的瞪大了眼睛,新奇的看個不停。

    等再看到傅鬆從河裏拎出魚簍,發現裏麵是活蹦亂跳的魚蝦時,全都發出了驚呼。

    “天哪!傅鬆哥,這是······活魚耶!”

    “那是······魚!哇,傅鬆哥,你家,不是,咱家有活魚耶!”

    他們長這麽大,還沒吃過魚呢。

    別說他們,就是城裏的那些富裕人家,大冬天的也吃不上活魚,這這這······他們的命,怎麽會這麽好?!

    小明畢竟大些,四下看了一眼,小聲問道“那個,小豆子哥哥,這個魚塘是,咱家的嗎?”

    小豆子看著他們瞠目結舌的樣子,指著河的周圍,得意地說“那當然,不光這個魚塘,東邊、西邊、北邊還有南邊,那些地方也是咱家的,你們以為咱家是啥人家?哼,城裏那些大戶人家都未必有咱家好,咱們這是住在福窩裏呢!”

    傅鬆將魚簍從繩子上解了下來,看了大家一眼說“咱家這個魚塘過了年打算再買些魚苗撒進去養著,等冬天再賣,也會是一大筆收入。”

    “以後大家看著些,要是屯裏人捕條魚想嚐個新鮮就不要管,別讓外人進來禍禍就行。”

    “是!”

    “知道了!”

    “好!”

    大家高興的答應著,簇擁著拎著魚簍的傅鬆回到了家裏。

    薛一梅帶著兩個孩子回到家後,給她倆脫了衣服,塞進了被窩,讓她們再睡一覺,她則去了西屋看了看小花和小秋。

    兩個孩子正在熟睡,神態安詳,並沒有因為外麵的動靜醒過來。

    摸了摸小花的額頭,體溫好像有所下降,但並不明顯,還是很熱,呼吸也很粗重。

    不過,她貼近小花的胸腔聽了聽,感覺呼吸比昨天平穩了些,大多數病人早晨會輕些,過了午後病情會加重,形勢還是不容樂觀。

    好在藥草買的不少,隻能慢慢調理,最起碼性命保住了,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小秋可能是疲憊已久了,知道小花病情好轉,因此睡得很沉。

    張虎因為是白天睡覺,衣服也沒脫,隻脫了鞋,就那麽躺在炕上睡著了,但身上蓋了棉被,連頭都蒙上了。

    可能也是因為屋子裏多了病人,知道薛一梅會進來,因此沒有脫衣服,往常他都是脫了衣服睡得,這讓薛一梅感覺也很尷尬。

    她沒有多在屋裏停留,看小花沒事兒,很快出了屋子忙碌起來。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家裏突然多了五張嘴,薛一梅打算明天年飯豐盛一些,就泡了五隻山雞,兩隻兔子,豬肉也泡了有五斤。

    別的肉打算清燉或者紅燒,豬肉除了炒一個肉菜,其餘的她打算三十晚上做餃子餡。

    現在家裏人口已經是大小十二口了,也算是全家大團圓,尤其是五個孤兒,可能從來也沒有有過家,總得讓他們體會一下家庭的氛圍。

    魚肉他們恐怕更是很少吃,多做一些,也算是一個心意,大過年的總得讓大家吃個痛快。

    一切都收拾好後,薛一梅煮了些大米粥,切了些白菜絲和蘿卜絲,擱了些蔥花、醬油、醋拌了拌,留著給小花和幾個孩子就粥吃。

    別看家裏大米買了不少,但很少單獨給孩子們吃,傅歡和丫丫也不挑嘴,啥都吃的很香甜,因此大米和白麵加上原來的現在都各有七八十斤。

    因此今天薛一梅就多做了些,讓幾個孩子跟著也吃點兒好的,畢竟大米和高粱米味道差不少。

    另外收拾了兩條大些的鯽魚,想熬個鯽魚湯,除了有病需要營養的小花,孩子們也跟著打打牙祭。

    等傅鬆帶著傅平、小豆子和小明他們拎著魚簍回來時,薛一梅已經煮上粥了,白菜絲、蘿卜絲也切好了,正在弄兩條鯽魚。

    傅鬆將魚簍裏的魚蝦全都倒入一個盆裏,孩子們立即被活蹦亂跳的魚蝦吸引了,全都圍了過去稀罕的不行,連連驚呼,高興的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