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048   加入書籤

A+A-


    珠璣歎息,安寧公主既然知道她們曾經同北戎合作謀害太子,隻會恨他們入骨,想盡辦法置他們於死地,彼此都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已經沒有了緩和的餘地。

    幸好的四王子已經遠走它地,憑借安寧公主的一麵之詞,皇帝也不會輕易相信。

    “安寧公主在師尊的計劃中有更重要的作用,你我還不能輕舉妄動。”珠璣淡淡道。見皎月麵帶煞氣,手指握拳,眼中具是恨意,不禁提醒了她一句:“待師尊計劃完成,你要對付安寧公主,我絕不攔你,現在,收斂好你的脾氣,不要讓人看出來。”

    珠璣撩開簾子,朝外張望,確定董太醫不會突然回來,才道:“現在,你盡快派人把這裏的消息遞到青龍山去,提醒師尊,先發製人。”

    ——要讓安寧公主回到金都,就算回到皇帝身邊,也沒有任何機會折騰。

    皎月得了珠璣默許,才鎮定下來,轉身出了屋子。隻要收拾好情緒,皎月辦起事來也是雷厲風行,十分妥當的。

    屋子裏再無旁人,珠璣緩步走到世子身邊,跪在皎月原本跪著的地方,抬起手,想要輕輕撫過世子的額頭,手卻硬生生停在半空。

    “世子爺,您到底,還是心軟了嗎?”她輕輕歎息。

    師尊發現了她們,金雀教導了她們,她們一生都被當成工具,獲取情報,暗殺權貴,取悅他人。她們的人生依然像浮萍一樣,居無定所,終日處於朝存暮死的惶恐和不安定中。

    隻有世子爺,真正將她們的心情放在心上。

    他是那麽一個冷漠而溫柔的人啊,她早已為他沉淪。隻不過皎月的感情毫不掩飾,而她卻善於收斂好所有的情緒。

    她伏在他的手邊,握住他的手,手指輕輕撫過他掌心的紋路——背負天命者,注定孑然一身,孑然而老。

    世子和安寧公主雖然都擁有輪回重生的記憶,卻從來不是同一條路上的人。其他任何人都可以,隻要不是安寧公主。

    安寧公主,會害死他的。

    就讓他們彼此在仇恨中慢慢遠離,世子,終歸要成就他的大業。

    大梁王朝,正在進行朝會。

    北戎議和國書來的突然,幾乎讓大梁朝廷很是受了一番震動,打了所有人措手不及。

    年前兩國還勢同水火,生死相爭,太子都差點死於非命,如今一份北戎割肉取骨臣服於大梁的國書就擺在眾人麵前,不禁讓人感歎世事無常,物是人非。

    朝廷根據同北戎議和之事就已經爭論了多天,具是根據國書中種種條款據理力爭,各持己見,待北戎使團一個月後抵達金都,就可以進一步敲定。

    但當務之急,卻是派兵前往漠北荒原平定北戎王都叛亂之事,扶持北戎新帝坐穩王座——何時派兵,派多少兵力,軍糧部署,領兵將領的調配等等,都是文臣武將們商討的關鍵問題。

    朝會這幾天從早到晚連續不斷,六部尚書及內閣大臣們連夜居於禦書房不出,今早的朝會又是聚集了各部官吏,爭論不休幾個時辰,無人敢打攪。

    突然,殿門打開,榮謙小公公鮮見地無視朝會,穿過朝臣,從殿門而入,跪倒在殿中。

    “陛下,張天師求見。”

    張天師三字一出,整個太極殿震驚,群臣們立馬噤聲,齊齊往殿外望去。

    皇帝立馬從禦座之上站起,“速速迎接……”

    話音未落,殿外已經仙樂奏響。

    先是巨大寬敞的白色布卷軸帶沿著太極殿前寬闊的廣場地麵,共九道雪白錦緞,見風就漲,綿長展開,恰好鋪就在殿前丹陛青石板之前。

    之後數人白衣黑色鬥篷,麵帶月牙麵具,踏白色風帶而來,衣袂飄飄,如神仙臨世。

    鬥篷之上,是青龍山特有的金色圖騰,流光溢彩,神秘莫測。

    幾人落在丹陛跟前,位於兩側跪拜,迎喝聲直上雲霄:“恭迎天師。”

    “恭迎天師!”

    一人,白衣,白發,月牙麵具,黑色的風衣被風吹起,從遠處,沿著白色的布,一步步走來。

    白發微揚,純粹如同一抹初雪。

    他步履緩慢,姿態從容,如背負天地,於瓊林仙境中遊走。

    肅穆,莊重。

    很少有人能見到天師的身姿,無人知曉他的名字,從何處來。他多年隱居於青龍山,非得帝王親請,從不顯於人前。

    廣場上百官死寂,幾乎看呆了,回過神來紛紛散開,又紛紛跪地,朝那獨行的一襲白衣叩拜。

    知曉天機,與天齊壽,被曆朝帝皇尊為天師的張樂天,以這樣突兀而神聖的方式出現在眾人麵前。

    皇帝沒想到張天師會以這樣的方式出現,他走下禦座,未來得及開口,張天師也緩步到了丹陛前。

    曆朝曆代皇帝準其不跪帝王,不跪天地,不跪神靈,是以張天師未曾屈膝彎腰,隻是凝神朝那丹陛望去。

    丹陛之上,浮雕成巨龍,鎮壓著這片土地千百年來的龍氣和國運。

    張天師止住了腳步,蹲下身,抬起手,按在龍頭的眼睛上,這一動作,讓皇帝猛然止住了聲音,眾人屏氣看去。

    突然,眾人聽到一聲龍嘯,響徹耳膜,似有什麽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在從浮雕中衝天而出,在空中飛舞呼嘯,振聾發聵,令人腿軟發虛.

    空氣中好似有股令人心神震顫的氣流湧動,直入九霄,奔入天庭之中,好似想要逃離這萬丈紅塵。

    群臣護著皇帝後退了一步,所有人都心神不能自持,仿佛魂魄要被撕裂。

    天庭之路堵塞,氣龍驟然回轉,朝著地麵垂直而下。

    氣流一散,狠狠紮入丹陛之中,眾人被氣流衝地猛然退後了一步。

    張天師體力不支,猛然吐出一口血水,濺紅了龍眼。

    眾人氣息回緩,剛剛的景象讓人震驚不敢置信,具是屏氣斂神不敢出聲。

    皇帝上前一步,聲音凝重問道:“天師,剛剛是何緣故?”

    張天師抬起頭,唇畔一抹妖冶的血色,望向站於丹陛上的帝皇。

    他開口,一字一句,天地間清晰可聞——

    “大梁皇族,存有妖孽,妖孽不除,大梁覆亡。”

    人群死寂,然後嘩然。

    麵對大梁皇帝,麵對文武百官,麵對天地間冥冥之間的神靈妖魔,國師張樂天說出了十六字箴言。

    ——妖孽不除,大梁覆亡。

    皇族之中,誰為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