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胡笳退敵

字數:2720   加入書籤

A+A-


    鳳凰咒之亂世殤!
    “有渝此盟,亡其宗族,俾墜軍旅,無其遺育。”盟約還是不要輕易訂啊。
    “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才能太過出眾的人都不易長壽,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能活成這樣倒也值了。”看著劍上的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多麽美好的約定,是與拓跋猗盧結拜的承諾,還是段匹磾?可惜幾人最後都不得善終。
    “原來《胡笳五弄》是此人所作?晉國果然人傑地靈,有如此多才多藝的人物,可惜被奸人所害,不得善終。”段王後一向喜歡胡笳,慕容俊府上也有不少精通胡笳的人,所以對於《胡笳五弄》,子衿並不陌生。
    “我第一次知道劉琨,是聽四哥講他當初胡笳退敵的故事,此人精通音律,善吹胡笳。創了《胡笳五弄》(包括《登隴》、《望秦》、《竹吟風》、《哀鬆露》、《悲漢月》五首琴曲)。聽說當初曾有數萬匈奴兵圍困晉陽,局勢不利,劉琨想起”四麵楚歌“的故事,於是下令會吹卷葉胡笳的軍士朝著敵營那邊吹起了《胡笳五弄》。匈奴兵再無鬥誌,懷念家鄉,皆泣淚而回。後來知道他還善做詩文,有多首詩作傳世,‘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就是他在獄中所寫,後來人以此命名此劍,倒也恰如其分。”慕容琪聲音有些低沉,劉琨,年輕時身為金穀二十四友最年輕的一個,才華橫溢,又娶清河崔氏嫡女為妻,何等風流瀟灑,少掌兵權,匡扶帝業,皇室南遷時依舊在北方與夷狄周旋,在華夷之中都聲望極高,何等意氣風發,如今卻也埋沒在曆史的塵埃裏了,有人說他的子侄後人都與他一起被害,原有的說在遼西段部做官,段部滅亡後都做了趙國俘虜,無法還鄉,隻能侍奉羯人,苟且偷生。哎,自永嘉之後,皇室宗族大都南遷,因種種原因留在北方,侍奉夷人的人,誰又知道他們有多少辛酸和無奈啊?
    “原來如此,那郡主是如何得知的呢?”
    慕容琪歎了口氣“誰讓他是含冤而死呢?當時他在北方唯一的盟友拓跋猗盧死於內亂,劉琨獨堅守晉陽,四麵環敵,後兵敗丟失並州,隻身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並與其結為兄弟,段部鮮卑內鬥中被冤殺。晉國因為段匹磾勢力強大,還要依靠他討伐石勒,因此不肯為他伸冤。劉琨死後,部下將佐大都投靠趙國石勒,所以劉琨就慢慢被人遺忘了。”
    “奴婢聽太子說過祖荻乃是晉國名將,若非不是朝廷掣肘,早已將夷狄逐出中原,劉琨既然才能功勞不下祖荻?為何之前從未聽說呢?”慕容部以晉國司馬氏為正統,以晉國臣民自居,對其他的胡人,如匈奴人,羯人,羌人等統稱夷狄。
    “劉琨就是劉越石,中山魏昌人,他可是晉國大名士啊,年輕時曾為”金穀二十四友“之一。你知道‘聞雞起舞’典故嗎?說的就是他和祖荻,在祖荻北伐中流擊楫,天下聞名,而永嘉之亂後,劉琨據守晉陽近十年之久,當時的晉陽南麵是強大的匈奴前趙,北麵是正在崛起的鮮卑代國,東麵是和段部鮮卑結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劉琨和拓跋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與趙國多次交戰,才能和功勞不在祖荻之下。”
    “劉琨是誰啊?”
    “那是自然,這把劍可是劉琨的心愛之物,沒想到能得到它,我回去一定要氣氣慕容霸。”想慕容霸策馬奔馳神氣的樣子,這回有的炫耀了。
    “郡主,這把劍很珍貴嗎?”看慕容琪這麽開心,子衿有些不解,馬是拓跋氏專為王室人員養的好馬,夜行山地如履平地,日間迎著太陽飛奔不知疲憊,的確是好馬。此劍雖然柔韌無比,但是慕容俊一向喜歡收集名劍,府中不乏絕世名劍,在太子府的時候慕容琪雖然也會拿來把玩,但並不見多欣賞,不知為何見此劍如此失態。
    出了代國邊境後慕容琪讓代國的護衛離開。騎著拓跋什翼犍送的代國寶馬“無影”,喜滋滋的看著繞指柔“能得此寶馬,寶劍,此行不虛啊。”此劍名氣很大,如今得此寶劍一定要回去炫耀一下。
    “沒問題,子衿,快拿來。”自從步搖傳入慕容部後女子一直有帶步搖的傳統,慕容琪別的沒有,步搖倒是很多,有燕王,王後賜的,娘親高氏給的,宗室親眷如姑嫂姐妹送的,這次來代國拿的雖然不多也有四五支,當下從攜帶的步搖中挑了一支看上去比較名貴的給了拓跋什翼犍。
    “孤見董姑娘得幾支步搖都很別致,這在我們代國倒是稀罕之物,姑娘若執意還禮,不如留下一支吧。”
    “那怎麽行?來而不往非禮也,董茜可不能壞了規矩。”慕容琪送這把劍自己都覺得慚愧,但是如果不送點什麽回禮,太失禮了,自己可是有原則的。
    拓跋什翼犍笑笑,並沒有接慕容琪的劍“繞指柔雖然鋒利,恐怕一時還難以駕馭,既然這把劍是董姑娘隨身的,必然用的極為順手,董姑娘還是留著此劍吧。”
    不想能得此寶劍,慕容琪心情愉悅,飛快的把劍纏繞在自己的左手無名指上,生怕拓跋什翼犍反悔,“恭敬不如從命,董茜謝過代王了。”然後拿出自己腰間掛的佩劍,“這是董茜的佩劍,雖然不像大王的那般名貴,但也跟了慕容琪十多年,大王以後如有用得到董茜的,憑此劍趙我,必將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這兩把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實在不足以作為回禮,但慕容琪身上實在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就幾件隨身的衣物,和一些銀子,還是拓跋什翼犍給準備的,慚愧不已,隻好把話說的漂亮的。
    “有何不可?董姑娘是本王的救命恩人,若非董姑娘本王早就葬身趙國了,難道送一把劍聊表謝意都不行嗎?”拓跋什翼犍麵色一寒,不悅道,懾人的王者之威震懾的諸人隻覺得透骨的寒氣侵襲全身,梁蓋戰戰兢兢已是汗流浹背,不敢再有異議。
    “代王,萬萬使不得啊,此劍可是…”旁邊以梁蓋為首的一幹大臣見拓跋什翼犍居然把繞指柔送給慕容琪,急忙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