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入京勤王

字數:6397   加入書籤

A+A-




    賈似道看完後大為憤怒,不久以後就將汪立信撤職,任命做過孟珙副將的高達接任京湖。

    鹹淳十年九月在大宋廟堂還在擠破腦袋爭來爭去之時元朝開始向大宋發起總攻。

    伯顏率領20萬元軍和大小戰船一萬艘,從襄陽出發南下攻宋。

    伯顏將軍隊分為三路,西路軍一萬騎兵向江陵府出發,主要目的是牽製西部的京湖宋軍高達。

    東路軍一萬騎兵向司空山突進。

    伯顏親自統領中路主力沿著漢水向鄂州出發。

    中路軍伯顏水路並進,延綿百餘裏,為了配合伯顏的主力南下。

    遠在幾千裏之外淮東方麵的兩萬元軍,和淮西劉整、塔出兩位大將的數萬人馬同時向大宋發起進攻,目的是牽製兩淮地區宋軍的兵力。

    二十日伯顏主力抵達郢州城。

    郢州守臣張世傑統領五千士兵拚死抵抗。

    張世傑在江麵上插滿了木樁,放置幾十艘戰船,用鐵索連貫起來,整個漢江江麵完全封死。

    伯顏無可奈何,隻好繞過郢州繼續南下抵達沙洋城下。

    伯顏按照塗山堯的吩咐派遣出信使想要招降沙洋城守將王大用。

    王大用大義凜然處死信使拒絕投降,但是沙洋城連續有多批士兵乘船偷偷出城向元投降。

    萬般無奈之下王大用處死了準備投降但是還未來得及出城的部下。

    即使如此,伯顏依舊還是十分耐心,他也並不想大宋做無用之功徒勞抵抗隨之又派襄陽降將呂文煥來到城下招降。

    呂文煥一來到沙洋城下便遭到城上亂箭攻擊,被迫撤回。

    於是伯顏開始下令攻城,元軍用回回炮投射一種叫做金汁炮的燃燒物。

    金汁黑色粘稠遇火大燃,配合回回炮激射到沙洋城,沙洋城內立馬火焰衝天,大量元軍趁機通過雲梯爬上城牆。

    沙洋很快被元軍攻陷,守將王大用和王虎臣被俘,城中軍民全部被殺。

    隨後伯顏又開始進攻新城。

    新城位於沙洋城南五裏,守將邊居誼深得人心,防禦部署井井有條。

    伯顏來到新城還是一如既往命令呂文煥前去招降,呂文煥再次到新城城下卻不料差點被邊居誼射殺,呂文煥身中三箭,坐騎被亂箭射倒,幸虧元軍救援及時才逃過一劫。

    經此一劫呂文煥瞬間老了十歲一般,他感覺這便是把他往虎口裏推。

    呂文煥雖是罪有應得,可他遊說之下在多日後新城副統製便出城投降了。

    邊居誼知道這個消息散盡家財,鼓舞將士,試圖做最後的抵抗。

    到傍晚時分,元軍攻破城牆,邊居誼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自焚而死。

    此戰邊居誼三千守軍全部戰死。

    元軍攻陷新城之後將之前俘虜的沙洋守將王大用和王虎臣幾人全部處死。

    伯顏認為邊居誼英勇,便派人在灰燼中將他的屍首找到並安葬。

    隨後伯顏的大軍繼續南下。

    在一個月後元軍抵達複州,伯顏派人招降,並承諾複州一切如常,元軍秋毫不犯,於是守城翟貴投降元朝。

    十一月二十三日,在伯顏攻城掠地之時,左右軍阿術,阿裏海牙指揮25個萬戶軍率先抵達蔡甸,他們要為伯顏南下掃除一切障礙。

    而稍晚一步的淮西安撫製置使夏貴才到鄂州,得知這一消息立馬率領戰船駐守漢江口,堵住即將要達到長江的元軍。

    漢江口西南岸築有漢陽城,在東北麵有漢口堡。

    夏貴為了封鎖漢江入長江的口子下令將戰船並列,用鐵索連貫,將漢江口封鎖起來、並且在漢江口附近駐守重兵,元軍無法從正麵突破。

    在嚐試一個月後,伯顏率領的中路軍無奈率水軍從漢北河繞道東湖,隨後通過後湖過灄水抵達武湖。

    花費數日繞道千裏迂回進攻鄂州,伯顏與夏貴雙方前後爆發五次大戰。

    但奈何夏貴不敵,漢陽鄂州兩城相繼投降。

    夏貴無法挽回局勢,乘小舟順江逃走。

    大宋沿江製置使趙潛巡視江麵之時,遇見夏貴的孤舟,雙方相對痛哭。

    隨後夏貴返回廬州,此時劉整率領的淮西軍經過六安抵達無為城,意圖渡江至蕪湖深入大宋腹地。

    但是計劃受阻,元朝統帥不允許劉整私自渡江南下。

    次年德祐元年正月六日。

    伯顏占領鄂州並且成功渡江的消息傳來,劉整悲憤交加。

    劉整是元軍南征戰略的重要製定者之一。

    攻宋先攻襄陽的決議讓蒙古搶占先機,他自己也親自參與打造了元軍水軍。

    可到頭來還是如此,有好計劃的人不一定有好結果。

    他也明白不管在大宋還是在大元,他始終是一個哪裏都容不下的孤魂野鬼。

    劉整對此耿耿於懷。

    在消息傳來的當天晚上暴斃而亡。

    廟堂之中的賈似道得知劉整暴斃他才高興地說:“吾得天助也。”

    此時元軍正在馬不停蹄繼續沿著長江向東進攻。

    元軍兵鋒強盛,勢不可擋。黃州、蘄州相繼投降。

    德祐元年正月十三日,僅僅數日大宋方麵兵敗如山倒,駐守江州的兵部尚書向元朝請降。

    一同在江州的壽昌知府胡夢麟不肯投降,自殺殉國。

    而在三日後,安慶守將範文虎提前派人送酒菜到江州,向元軍約降。

    二月初,伯顏的二十多萬元軍主力在安慶和淮西元軍會師完成。

    自此,阻止蒙古鐵騎南下侵略的兩條最重要防線失去了一大半,僅剩下江淮微弱的喘息。

    而賈似道此時也在江淮逆流而上前來決戰。

    二月七日,元軍攻打池州,池州守將趙卯發積極籌備防禦,都統張林多次勸說趙卯發投降,但是都被趙卯發痛罵駁回。

    於是張林學範文虎私自向元軍約降,池州守軍一共隻有五百人。

    指揮權在都統張林手上,趙卯發得知情況後自知無力回天便遣散家人離開池州,元軍入城後,趙卯發和發妻一起自縊而死。

    伯顏得知情況後將二人合葬在一起,並且親自前往祭拜。

    至此元軍渡江戰役取得成功。

    早在夏貴鄂州戰敗乘坐小舟返回之時,朝中群臣就紛紛上書要求賈似道親自出征。

    但礙於劉整活著賈似道十分懼怕遲遲不肯動身,伴隨劉整暴斃,賈似道便讓廟堂拿出黃金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錢一千萬貫,充當此次軍費。

    並且下令號召全國各地派兵入京勤王。

    當月淮東安撫製置使李庭芝就抵達臨安。

    而處於罷免中的文天祥在自己老家之中才得知元軍已經渡江成功。

    文天祥捧著詔書流涕哭泣。

    文天祥性格豁達豪爽,家中經商平生衣食豐厚,聲伎滿堂。

    可每當與賓客、僚屬談到國家時事,他就痛哭流涕,撫案說道:“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也憂慮別人憂慮的事情,以別人的衣食為衣食來源的人,應為別人的事而至死不辭。”

    如今得知元軍渡江成功,他更是痛心地貶損自己,把家裏的資產全部作為軍費。

    並且派陳繼周率郡裏的誌士,同時聯絡溪峒蠻;派方興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豪傑群起響應,聚集兵眾萬人。

    宋廷得知此事,命文天祥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撫使的身份率軍入京師臨安府。

    可此時他的朋友製止他說:“現在元兵分三路南下進攻,攻破京畿,進迫內地,你以烏合之眾萬餘人赴京入衛,這與驅趕群羊同猛虎相鬥沒有什麽差別。”

    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這麽回事。但國家養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沒有一人一騎入衛,我為此深感遺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國,希望天下忠臣義士將會有聽說此事後而奮起的。依靠仁義取勝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業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麽國家就有保障了。”

    文天祥一介書生在贛州用忠義激勵百姓,鼓勵他們一起入京勤王。

    而此時賈似道率領艦隊滿載金帛物資,延綿百裏才抵達鎮江。

    一到鎮江賈似道重新啟用之前被他免職的京湖製置使汪立信。

    汪立信受命後立即前往建康招募軍隊。

    待籌募好軍隊賈似道揮師抵達蕪湖,淮東、淮西的七萬大軍也前來會合。

    此時賈似道的總兵力有十四萬左右,大小戰船五千餘艘,若是抱著誓死抵抗之決心斷不輸元朝二十多萬水軍。

    但賈似道一抵達不是與元軍交戰而是遣使者向伯顏求和。

    伯顏不同意,伯顏反而勸說賈似道率領大宋舉國歸附,賈似道也不同意,此次和談沒有任何實質性結果

    賈似道的前鋒在前幾日就已經抵達丁家洲,但賈似道沒有先發製人,而是等到伯顏率領的元軍也抵達丁家洲附近,在距離宋軍數裏地的地方紮營後讓伯顏率先發起進攻。

    元軍以水軍為主力,兩岸步兵騎兵夾著長江水陸並進。

    兩軍先鋒率先遭遇,交戰時宋軍前鋒不敵元軍,阿術率領艦隊快速穿插宋軍艦隊,並命令士兵大喊宋軍敗了。

    宋軍孫虎臣的七萬前鋒立即亂做一團,並開始敗撤。

    夏貴看見後立即率領兩千餘艘戰艦撤退。

    夏貴經過賈似道的旗艦時,告知賈似道敵眾我寡,無法支撐

    賈似道倉皇失措,下令收兵返回,十四萬宋軍在元軍的追擊下全麵潰敗。

    在隨後三人鳥作群散,夏貴又逃亡廬州,孫虎臣逃亡泰州,賈似道則是逃亡揚州。

    此三人不戰而潰讓大宋白白折損最後一支好不容易聚集的隊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