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會見伯顏

字數:6584   加入書籤

A+A-




    官員的逃跑瓦解了軍心、民心,使大宋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皇室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無奈,文天祥撤兵前去臨安勤王。

    文天祥從平江離開之後伯顏派人射書招降常州。

    姚訔阻止全城軍民積極防禦,拒絕投降,隨後伯顏在城南坐鎮親自指揮攻城。

    元軍招討使在常州附近抓來大量婦人,全部送到城下屠殺,實施恐怖威脅。

    隨後元軍在城池四麵架設回回炮,猛烈攻擊常州。

    常州轉瞬間殘破不堪,城中火焰衝天,常州守軍拚死抵抗,但是已經接近奔潰,知州姚訔見大勢已去便自焚而死,通判陳炤將妻兒送出城之後,率兵巷戰直至戰死。

    常州副都統王安節,左右手各持一把長刀,他非常善於使用雙刀。

    王安節武藝高強,他率領幾十名勇士和進城的元軍巷戰,最終王安節的左腿折斷被俘。

    元軍想招降這位猛將,但是元軍哪裏知道,王安節就是釣魚城保衛戰主將王堅的兒子

    虎父無犬子,身死何懼?

    元軍最終殺掉了王安節。

    而都統劉師勇在部將掩護下,率領數百人從東門突圍。

    劉師勇身穿元軍的衣服冒充元軍才勉強逃出來,當他抵達平江時,身邊隻剩下十一騎。

    “領兵打仗,射書招降,不投降者便是要屠城。”

    信譽不僅僅是服自己人,更是降服敵人的。

    隨著伯顏一聲下令將常州城中軍民全部殺死,整座城池隻剩下四百名婦女嬰兒。

    此戰常州慘遭毀滅。

    劉師勇手上的七千淮軍精銳全軍覆沒。

    常州大戰後,伯顏又將戰場上拉運巨炮的宋朝百姓遣送回鄉,並給他們頒發文書,防止再次遭遇元軍誤傷。

    大棒和蜜棗,恩威並施,伯顏時刻銘記著塗山堯的教誨。

    在拿下常州之後,元軍占領無錫,隨後進入太湖掃蕩太湖中東郡殘餘部隊。

    而伯顏則是命令大軍前往平江。由於常州的恐怖威懾,平江都統向元軍投降。

    不僅如此,元軍的左路軍從江陰出發,沿著長江以及海岸線南下,更有意外之喜,崇明島海盜率領數千人以及漁船五百搜向元軍投降。

    左路軍一路接受受降,宋軍沒有任何抵抗。

    元軍左中右三路大軍直逼臨安,大宋危在旦夕。

    在常州大戰之前,由於陳宜中的指揮和元軍步步緊逼 ,宋朝除了徹底投降以外,已沒有其他回旋餘地。

    彼時朝中文天祥、張世傑提出遷都到東南部地區,以圖背水一戰,膽小的陳宜中否決了這項提議,一意求和,隻是求和之舉遭到伯顏拒絕。

    而隨著常州打敗,伯顏揮師臨安兵臨城下。

    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

    元軍左中右三路大軍會合臨安城下,謝太後派遣大臣楊應奎向元軍獻上降表和傳國玉璽。

    伯顏要求與宰相會談,右丞相陳宜中當夜逃離臨安,向溫州方向撤退,宋恭帝的弟弟益王趙昰、衛王趙昺在國舅楊亮節、駙馬都尉楊鎮的護衛下,也在當晚潛出臨安城,向金華方向撤退。

    正月十九日,元軍抵達臨安城十五裏的地方,伯顏得知南宋重臣權貴已經逃離,於是下令封鎖臨安城,又派遣大量水陸兩路追擊皇室成員和陳宜中等人。

    正月二十日,伯顏下令禁製元軍進入臨安城,並派遣呂文煥帶著皇榜安撫臨安城內外軍民,又派遣一支慰問團入宮慰問皇太後。

    這支慰問團說白了便是敲打,封府庫,收史館、禮寺圖書和百司印符、告敕、罷除官府和侍衛軍為伯顏到來之時清掃一切障礙,讓宋朝皇帝乖乖上繳降表與傳國玉璽。

    日上三竿,陽光耀眼。

    用手擋住陽光的伯顏認為時機已到帶著佩刀高昂著頭顱踏入輝煌雄偉的臨安皇宮。

    麵對他的到來所有人瑟瑟發抖。

    侍女跪坐一地,朝中尚未逃走的文臣也是恭恭敬敬磕著頭,高呼,恭迎大元伯顏丞相。

    年僅五歲的趙?望著這一幕拽著他奶奶的手帶著不解詢問道:“太皇太後,我們做錯什麽了?”

    他想不通自己的臣子為什麽跪別人,自己的家為什麽一下便沒了。

    “我們什麽也沒做錯。”謝太後含著淚回應。

    一個孩子,又錯在哪?錯的是誤國的腐儒,錯的是陳宜中,賈似道。

    錯的是連夜逃走的大臣,錯的是跪在此地想要侍奉二主之人。

    大宋何其待他們不薄,卻最終亡在了他們手上。

    伯顏一步步走上台階,唯獨一個人擋住了他的去路,他目光裏帶著凶戾緩緩看上去。

    這個年輕人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此刻昂首挺胸波瀾不驚。

    “你是何人?”他十分不悅。

    慰問團早該教會這些個大宋降臣應有的禮節,這又不是大宋這些文臣第一次被俘虜,規矩,怎麽一點都不懂?

    似是察覺到伯顏不悅身旁有人拉扯他的衣袍示意他跪下,他隻是目光冷冷:“贛州提刑文天祥!”

    哈哈哈。

    伯顏一聽這個名字確是哈哈大笑。

    “好好好。”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當年廟堂之中一句奉贖銅耳讓長生天可不心心念念著記掛此人。

    認為此子一定能超越郝經,成為大元之儒聖。

    特別是知道此人是南陽書院小先生的學生後,長生天更是早早有過交代,務必招降此人。

    如今在親眼目睹其一身淩然正氣伯顏倒是十分欽佩起來。

    “區區贛州提刑芝麻綠豆的小官倒是鐵骨錚錚,比你們那連夜逃出臨安的陳宜中強太多了。”他連連點頭隨後退後一步恭請道:

    “先生可有意願輔佐我大元皇帝陛下。”

    這句話讓匍匐在地的一些文官聽見五髒都在劇烈跳動,這般的殊榮怎不在自己身上。

    哼。

    “普天之下,豈有侍奉二主之理?”文天祥一甩衣袍淩然答道。

    換來的隻是伯顏譏諷,他環顧四周:“這......”

    “臨安都破了,先生還談什麽大宋江山?”

    “大宋還沒有亡!”

    哦?

    “南方兩淮尚有李庭芝,重慶尚有我張玨學長,還有廣東福建十幾省!”

    “臨安城破,可我等宋朝血脈已經保存,舉兵發戈,假以時日必驅除汝等!”

    “大膽!”

    伯顏一聲大喝文臣皆是被嚇得一震:

    “慰問團難倒沒教你如何做一個降臣?”

    嗬。

    文天祥嗤之以鼻。

    “什麽降臣,那是奴隸!”

    “自古以來,隻有亡國之魂,沒有苟且之奴!”

    “吾師曾言,誰願做奴隸便去做吧,我文天祥不願!”

    “裝什麽鐵骨錚錚,你不怕我殺了你?”

    伯顏欲拔佩刀,卻是文天祥上前一步將頭頸置身於前。

    哈哈哈哈!

    “殺了一個文天祥,又有千千萬萬個文天祥!”

    “我廣南福建尚有五十萬個文天祥,你伯顏殺得盡嘛!”

    這一番舉動饒是伯顏也被震得不明所以,他不明白這個人橫什麽。

    若不是長生天特意交代厚待這個儒生,伯顏早就安耐不住殺雞儆猴。

    而謝皇後含著淚看著文天祥:“夠了,愛卿。”

    廟堂從未善待過這個文人,多番罷黜棄用,國難之時卻是他一次次挺身而出散盡家財募兵勤王。

    即便如此忠肝義膽不被重用他也毫無怨言以贛州提刑做了曆任宰輔都未曾敢拋頭顱灑熱血之事。

    做到如此,饒是謝皇後也心生不忍。

    被謝皇後出言打斷,伯顏也恢複冷靜,他明白此人還是殺不得,他按壓住怒氣將佩刀回鞘:“押下去。”

    士兵強壓著瘋狂反抗的文天祥離去,而伯顏也是壓力頓減,沒有這個愣頭青,何談之事十分順利。

    德祐二年正月初五。

    派遣監察禦史劉祒奉表稱臣,上大元皇帝尊號為仁明神武皇帝,每年繳納銀絹25萬,請求保存疆土以奉祭祀祖先之禮;十八日,派遣監察禦史楊應奎奉上國印投降。

    正月二十日,文天祥會見伯顏,文天祥對伯顏說,宋朝繼承的是帝王正統,你們是要和宋朝做盟國還是要毀滅宋朝的社稷呢?

    伯顏告知文天祥,元朝絕對不會毀滅宋朝的社稷,文天祥要求元軍退到平江在談做盟國的事情,同時告知伯顏,淮南浙江福建廣南還在宋朝手上,兵力五十餘萬,鹿死誰手還未得知。

    文天祥抱著必死抵抗的決心,伯顏很生氣,便將他扣留下來。

    文天祥很生氣強烈要求放他回去,伯顏勸說文天祥不要生氣。

    何談的事情還未談妥,留下他就是要仔細商討,伯顏又命令萬戶忙兀台、宣撫使唆都陪伴監視文天祥。並要求文天祥與其他幾位大臣一同去招降負隅頑抗的各地宋軍。

    文天祥據不答應,直到謝太後含著淚前來懇求,文天祥無奈為這一對孤兒寡母應承下。

    二月。

    伯顏開始派遣軍隊帶著南宋文書去各地招降,同時派遣夏貴的女婿帶著文書去招降兩淮地區。

    二月五日,宋恭宗率領文武百官朝著元大都方向下拜,舉行正式投降儀式。

    同時伯顏命令左丞相吳堅、右丞相賈餘慶、樞密使文天祥等五人組成祈請使團帶著降表前往元大都請降。

    使團乘船於二月九日從臨安出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