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五老借書

字數:3828   加入書籤

A+A-


    十日之後,丁辰已經在南去的路上。
    他還是準備去三仙島看看這一屆萬寶盛會,若是能有所得自然是幸事,無所獲也算是開闊眼界了。
    因此,自出了衛州城,便一路沿丘陵古道南下。
    據說在千餘年前,當時衛國還有國君在,全國境內多是丘陵山地,南北之間,便是全靠這條蜿蜒的在丘陵中的古道聯係,也算是頗為繁盛的。
    直到後來世事變遷,國君沒了,修士們入世掌了權,便嫌這條古道太過曲折,幹脆動用法力開山築路,修了現在的官道。
    有了平直的官道,這古道自然就荒廢了,一路行來,也隻沿途偶見幾座破落村鎮,連一座像樣的大城都沒有了。
    ……
    空中,一朵灰白烏雲,毫無顯然的飄著,其中一人,悠然打坐,自然就是丁辰。
    這烏雲佩倒果然頗為實用,散出的烏雲如同綿密的棉絮一般,不但遁速快慢如意,而且坐臥站立皆可,隻要能維持法力供給,甚至在上麵直接打坐修煉也是可以,倒真有幾分仙家騰雲駕霧的風采。
    ......
    這日,丁辰行至一山坳上空,兩邊山嶺低矮,林不深,草不密,偶見幾隻尋蟲的雀鳥斑鳩。
    山坳之中地勢稍平,田地阡陌,禾苗尚未抽穗。
    稍遠些,遙遙便見一個小鎮,雖麵積不大,七八條街而已,但是卻頗有人氣,人來人往,似乎今日是趕集之日。
    時至晌午,正是各家準備午飯的時候,炊煙嫋嫋,倒是讓丁辰有了些特別的興致,打算閑逛一下。
    按落雲頭,衣衫一卷,化為一個尋常書生模樣,悄然落下。
    逛過半條街,便來至鎮子中心,有一座四方茶樓,上下兩層,客人很是不少。
    丁辰興致使然,便撩袍進門,卻見茶樓一層中間乃是一書場,正有一說書人說書,說得口沫四濺,四周食客聽得也是津津有味。
    見有客進門,自然有小二招呼。
    丁辰也不拘小節,尋了個角落的座子,隨意點了幾個小菜,略一嚐,倒也清淡爽口。
    吸了一口稀粥,一邊聽那人說書,說的卻是一個名為“五老借書”的話本故事。
    丁辰一時覺得有些好笑,說起這“五老借書”的故事,似乎還是來源於洞玄宮的一段舊事。
    據說當年,這洞玄宮自洞玄真人飛升之後,沒了高階修士支撐門戶,加之那所謂的“神仙功法”的消息漸漸傳了出去,便引得不少人覬覦。
    隻是,還不等真正的大勢力出手,倒是引來了不少宵小。
    前麵說了,這洞玄宮山門所在,乃是亂石嶺中石澗山,位於流波江之西而那流波江之東,正是梁國的蔡州府。
    府城北麵又有五峰,乃是個四季蒼翠靈秀的好所在,雖不算甚高,但與四周平原一比,卻是突兀,大有平地而起,陡然插雲之勢。
    五峰互為勾連,日暮時常見彩霞繚繞,這便是蔡州八景之一的“五峰霞光”。
    這五峰山中,靈氣雖然比亂石嶺好上一些,但其實也有限,隻是因為這蔡州城乃是梁國的第二大城,崇道好仙的富人不少,供養倒是不缺,以至於山中宮觀林立,號稱有三十二仙家,實際也都是些小的宗門世家,有金丹修士坐鎮的都是少數。
    所謂修仙四要,“法、財、侶、地”,這首要的“法”,便是修真功法了。
    因此,在得知那洞玄宮中竟然有可以輕易築基的“神功”,這些勢力哪裏還坐得住。
    隨即就有十幾家小門派聯袂上了洞玄宮,張口就要借長春功一觀,領頭的,就是五位金丹修士,也就是那故事中的“五老”了。
    當時的洞玄宮,正是衰微之時,滿門上下,也隻是一個金丹初期的長老主事挑頭,饒是他還算硬氣,又哪裏扛得住五名金丹修士的威勢,幾個回合就被打成重傷。
    眼見洞玄宮就要覆滅,卻有一意外來客駕臨,正是梁國真正的仙門砥柱,碧落神宮派來的一位元嬰期的外事長老。
    那五峰山的“五老”一見是碧落神宮來人了,更是元嬰強者,屁都不敢放一個,麻溜的就滾了。
    這一次,那洞玄宮的金丹長老充分體現了“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優良品質,還沒等那元嬰長老開口,二話不說,就將長春功功法獻了上去。
    見對方如此識趣兒,那元嬰長老也樂得作了好人,隨口許了個碧落神宮附屬宗門的空頭名號,便揚長而去。
    如此,這才算是解了洞玄宮第一次滅門之禍。
    至於事後,碧落神宮發現了這長春功的弊端,就此沒了興趣,束之高閣,就是後話了。
    不過,倒也沒聽說碧落神宮來找過洞玄宮的麻煩就是了。
    但沒過幾年,修仙界中卻是流傳開一篇叫作“小清靈功”的功法,專用於感應精氣,輔助煉精入門,卻是造福了不少難以入門的小修士。
    而這,便是丁辰知道的“五老借書”的真相,遠不及那話本中的情節精彩。
    ……
    丁辰正在神遊天外,忽然耳邊就聽得那說書人一拍醒木,啪的一聲,卻是那說書人已經說完一段。
    台下連忙就有人喝彩,要他再說一段。
    那說書人自然也是高興,就道,“既然各位愛聽,那在下就再說一個真實的故事,叫作‘優曇寺遇仙’,如果各位聽著有意思,可不要吝惜了賞錢!”
    台下又是有人喝彩,也不知道是不是托兒。
    就聽那說書人再拍醒木,張口就來。
    ……
    此事,據說就發生在隔壁縣。
    城中有一富商,姓林名乾,經營著好幾家綢緞布莊,家資頗為豐厚,隻是,此人十分的貪財好利,吝嗇刻薄,於是就得了個諢號,叫作“吝錢”。
    ……
    卻說這日,這“吝錢”外出收賬未果,受了一肚子氣,卻又吝嗇住店的銀錢,就要連夜趕路回家。
    卻不想行至二更天,不但未到家,反而迷失了道路,兜兜轉轉,走到一片荒野山林之中。
    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恍惚中,就見得山林深處,似有一房舍隱現。
    “吝錢”心下一喜,急忙上前一看,卻是一間寺廟,山門破敗,上掛一斑駁匾額,上書“優曇寺”三字。
    “吝錢”心中本就擔心夜宿郊外有強人趁夜打劫,如今一見優曇寺,便想要借宿一晚,忙叩門拜見......
    喜歡逍遙誰得知請大家收藏:()逍遙誰得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