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緣故

字數:5030   加入書籤

A+A-


    衛琇不明就裏地從鍾薈手中接過信, 一目十行地讀完:“這個白姨娘究竟是何方神聖, 如何知道這些事?”

    鍾薈自然同他說過蒲桃喬氏女的真實身份,至於她為何對青雲觀的底細知道得那麽清楚, 她也是一頭霧水。 小說

    “她知道你的身份。”衛十一郎道。

    鍾薈聽得出他聲音裏的不安:“你擔心她是司徒徵的人?”

    衛琇搖搖頭:“我不是擔心這個,若她真是汝南王的人, 必不會將這封書信送到你手上。隻是……”

    鍾薈明白他的顧慮, 蒲桃來曆蹊蹺, 握有鍾薈的秘密,人又足智多謀,再加上如今下落不明, 衛琇不放心也是很自然的事。

    按理說她更應該擔心, 可不知道為什麽, 她隱隱覺得, 蒲桃雖不是友,可也不是她的敵人。

    “若是她想拿我的身份作文章, 青州那回便是極好的機會, 別擔心了,再者即便這事公諸於世,也不過是費點口舌,總不至於被當成妖怪火燒水淹吧。”鍾薈半開玩笑地安撫衛琇,“倒是青雲觀,你得盡快遣人去查查。曾氏前些年突然得了怪病,徹夜難眠,性情大變, 應是蒲桃使了什麽手段對她用了藥。蒲桃的生母家裏原是開香鋪的,多半知道些古怪的香方。”

    “聽你這麽一說,我倒想起一樁事來,”衛琇挑了挑眉道,“還記得當日齊王暗中給堂姑母下藥麽?她私下裏查過,是一種稱作“解憂”的藥,症狀正與曾氏的相似,這方子出自閩越,服食和熏香都可起效,若是年深日久,全然失了神智也未可知。”

    “說起來,曾氏和青雲觀的華陽真人之所以搭上線還是因了這病,”鍾薈忖道,“聽三妹妹說,每次華陽真人替曾氏診治完,她的病便會略微緩解,想來是蒲桃有意停了藥或減了分量,叫曾氏誤以為是華陽真人的功勞。”

    “蒲桃和華陽真人彼此之間認識麽?”衛琇皺著眉問。

    “難說,聽說華陽真人是方家姨媽引薦的,”鍾薈一邊思考一邊撫摩著肚子,“方姨媽這個人……說她會聽蒲桃的差遣,我是無論如何不信的,不過我倒是在很久以前就曾聽說過,青雲觀的安神符水很靈驗,當年荀家大房的夫人常年犯頭風,聽說就是服了華陽真人的符水才好的。”

    “如此一來就說得通了,”衛琇一邊說,手裏也不閑著,湊過去和鍾薈一起摸她肚子,“也許蒲桃下藥本就不是為了致曾氏於死地,而是為了讓她找上華陽真人。”

    “以我對她的了解,應當是一石二鳥,”鍾薈把衛琇的手拍開,“阿餳睡覺麽,別打攪人家!”

    衛琇訕訕地縮回手:“一個局做了幾年,著實沉得住氣。至於青雲觀是否如她多說是汝南王的耳目,隻有查了才知道。”

    “阿晏……這事能不能暗暗地查?那青雲觀十有**不幹淨,曾氏在裏頭攪合得那麽深,若是事發,薑家一定撇不清,且我三妹好不容易等來一段好姻緣……”鍾薈想起薑明霜,眉頭又皺了起來。

    “我省得的。”衛琇在她額上親了親。

    鍾薈歎了口氣:“曾氏那樣的一個人,到底還是為了怕拖累一雙子女,寧願投繯自盡。責蒲桃差點害了阿婆,我是恨她的,曾氏和華陽真人扯上幹係,始作俑者還是她……可她臨走前偏偏又送了這封信來讓我們早做準備,我實在看不懂她,說她大奸大惡吧,每每差那麽一點,壞也壞不到底……”

    “莫要多想了,”衛琇捋了捋她後腦勺,“你不是她這樣的人,也無須明白這樣的人怎麽想。”

    ***

    衛琇立即遣人暗中調查青雲觀和華陽真人,拔出蘿卜帶出泥,蛛絲馬跡越來越多,逐漸連成了一張網,幾乎把半個京城的王孫貴戚、高門世族和官僚都網了進去。

    華陽真人的身份也漸漸水落石出,她本是喬氏嫡女,幼時體弱多病,四五歲上拜了蜀中一位高道為師,自小離家,在京城的貴女中間幾乎無人認識,也隻有自家的姊妹們曉得有這個人。喬家獲罪時,她本該受流放之刑,時任都督益州軍事的汝南王與她師父交情匪淺,順手施恩於她,許道觀報了個病死,又替她捏造了個新的身份。

    汝南王對她恩同再造,她自然怎麽報答都不為過。

    華陽真人所用的手段算不得高明,但十分有效,她是世家女出身,又師從名道,氣質高華,談吐清雅,琴書詩畫都很又有一手出神入化的醫術,到洛京不多時日就聲名鵲起。

    借著女冠子這重身份,華陽真人隨意出入公卿貴戚的內宅,與女眷們酬酢往來,她極有耐心,可以用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與一個人結識相交,進而成為推心置腹的密友——這也並不難,高門華族的內宅婦人常常憋了一肚子話無處傾訴,華陽真人身在方外,與俗世無涉,沒有利益瓜葛,信譽良好,口風又緊,大夫人小娘子無事都愛請她來號號脈,寫幾個符,順便說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私話閑話。

    一來二去的,關係自然親近起來,再進一步的牽扯似乎也不是不能夠,比如借著捐贈香火之名把私房入了青雲觀長生庫,吃利錢——長生庫說得好聽,其實就是放印子錢。

    華陽真人辦事公道,利錢從無拖欠,若是手頭緊要拿回本金,華陽真人更無二話——隻不過你自己得拉得下臉來。洛京城巴掌大點的地方,各家女眷們口耳相傳,前腳提了錢走,後腳就能在各家夫人中間傳遍了,下回的花宴你還要不要見人?

    再者華陽真人擔著風險和麻煩,替你放印子,她隨口問些無關緊要的事,總不好太過守口如瓶罷?

    鍾薈這才明白曾氏究竟犯下了什麽錯處,以至於蒲桃在書信中暗示一下,就嚇得肝膽俱裂,畏罪自盡。

    “我就說呢,曾氏再怎麽糊塗,也不至於將這些年主持中饋攢下的私房白白送了青雲觀。”鍾薈聽了衛琇的一席,搖頭歎道,“恐怕那些女眷每季數著利錢,尚不知自己一輩子攢下的私房已經成了汝南王起兵謀反的軍餉。”

    “左右就是一個貪字。”衛琇看了眼自己的妻子,抑製不住滿心驕傲,他家阿毛就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斂財隻是其一,”鍾薈忖道,“華陽真人這些年出入各家內宅,應當替汝南王搜羅了不少有用的消息罷?”

    衛琇點點頭:“看似無關緊要細枝末節的小事情,落在有心人眼裏都是文章,此次我派去的人從青雲觀尋出不少書信柬帖,裏頭有幾封二叔的家書,想是曾氏潛入書房偷偷謄寫的。”

    “她竟做出這等事!”鍾薈按捺不住,騰地站起身。

    衛琇攬住她的肩膀,輕輕拍撫:“別擔心,二叔行事謹慎,在書信中不曾提及半點軍中之事,他們取得那些書信也沒什麽用處。”

    鍾薈的臉色這才略微緩和了點:“若隻是因為交情,她大可不必做到如此地步,想是阿婆收了她的理家權,斷了她的財路,她便出賣家人求財,此人真是比我想的更卑劣!對了,那華陽真人還是沒有下落麽?”

    “年前已經離京,有消息說她往幽並一帶去,想是不會回來了。”

    “去找司徒徵了?”鍾薈的神情一點點冷下來,“阿婆說過,每逢地動、山洪這樣的天災,蛇蟲鼠蟻總是先聞風而動......”

    衛琇頷首道:“我也這麽想,阿毛,我們及早離京吧,我怕拖下去事情生變。”

    ***

    兩人第二日一早去了趟鍾家,將青雲觀的事同鍾老太爺和鍾禪說了。

    鍾薈的本意是勸家人離京暫避,鍾禪在番禺外任多年,在閩南也有產業,他本人是朝中股肱,自然不能一走了之,可老太爺歸田多年,滿可以借著出遊之名遠離是非之地。

    可鍾熹聽了孫女的話隻是笑著搖搖頭:“阿毛,阿翁知道你孝順,可年紀大了戀闕,隻想守著這老宅子,守著你阿婆,莫哭莫哭,這洛京城在天子腳下,固若金湯,又不是豆腐做的,哪裏說壞就壞了。”

    鍾熹安撫完孫女,又對鍾禪道:“你和你兄弟幾個是不能走的,叫媳婦兒帶著阿彡他們兄弟姊妹幾個一起走罷,去青州也好,廣州也罷,吳越也行,咱們家在會稽有莊園,山明水秀的,住上一陣子。”

    鍾夫人得知此事勒令鍾蔚帶著堂兄弟姊妹們盡快離京,自己卻死活不肯走,鍾禪剛張了張嘴,一個字還沒出口,就叫她用繡鞋砸了腦袋。

    回到薑家,衛琇同薑景仁和薑曇生陳說了厲害,隱去曾氏和青雲觀一節不提,隻說京中恐怕不太平。

    薑景仁和薑曇生不能擅離職守,女眷們自然要送出去避一避,可薑老太太身子剛有些起色,仍舊虛弱得很,肯定耐不住舟車勞頓,最後商議來商議去,薑景仁父子還是決定把薑老太太和三娘子並其他兄弟姊妹送到濟源馬表叔家的莊子上住一陣。

    薑明霜要守三年的孝,常山長公主修書一封將曾氏之事告知蘇家,蘇夫人也不急著進京了,這親事隻能暫且作罷。

    鍾先生要離京,鍾氏的家學自然也要挪地方,外姓弟子是去是留悉聽尊便,蘇小郎君毫不猶豫地要跟先生夫婦南下,這一去少則數月,多則幾年,他人不在,家裏也不好貿貿然替他定下別的親事。他打定了主意,待回了京,薑三娘也出了孝,他便求鍾夫人保媒,去求娶他的梅花仙子。

    作者有話要說:  實在太困了。。先更半章,隻需要購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