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還能不能讓人好好吹牛逼了

字數:4066   加入書籤

A+A-




    某個業界討論群裏麵。

    “恐怖遊戲的市場份額太小了,玩家根本不願意為恐怖遊戲買單啊。”

    “恐怖遊戲真的是沒落了啊,獅門的《鬼魂4》銷量才堪堪破150萬,之前的《逃生》銷量也才勉強破100萬吧。”

    “不過有一點搞不懂了《鬼魂4》口碑炸了,所以銷量低情有可原,但《逃生》的口碑那麽好怎麽最後銷量比《鬼魂4》還要低?要知道《逃生》的售價還比《鬼魂4》更便宜呢。”

    “我要是楊晨的話,肯定是繼續開發rpg類型的遊戲,恐怖遊戲根本就是吃力不討好第一種類型啊。”

    “還是太順了然後膨脹了吧,以前也有很多例子。”

    一群人在業界討論群裏麵,表達著自己的看法,並且對楊晨開發《逃生》並且銷量未達預期這件事情做出了各種的分析。

    不過就在他們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突然一個潛水黨發了一條信息出來,瞬間讓火熱的討論氛圍戛然而止。

    “話說《逃生》好像也沒有你們說的這樣失敗吧?估測了一下逃生的成本撐死2000萬,而且宣發方麵有銀河網絡方麵主要負責,星雲工作室就算要承擔撐死也就2500萬左右的成本,但銷量已經破百萬了,也就是說扣除稅收跟第三方抽成這些,星雲工作室也至少盈利超2000萬了。”

    伴隨著一個潛水黨的消息發出來,原本還在熱火朝天討論著星雲工作室失敗,恐怖遊戲這個題材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做遊戲,表示楊晨江郎才盡的眾人瞬間安靜了下來。

    ??????

    不是,你這什麽意思?

    還讓不讓人好好的吹牛逼了?

    一上來就說別人這遊戲其實沒有賠錢,甚至還賺了不少這種話題,這樣有意思麽?

    相對於普通的遊戲從業者最多吃一個瓜,不少業界有名氣跟實力的遊戲從業者也都有一點啟發。

    《逃生》這款遊戲素質優秀麽?

    足夠的優秀,說最偉大的恐怖遊戲這個有一點太絕對跟誇張了,但卻絕對是一款經典的恐怖遊戲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玩家口碑跟評論就已經說明一切了,但相比於這爆炸的玩家口碑,遊戲的銷量就有一點不如人意了。

    反而是另外嘉盛投資發行由郭勝安主導開發的《靈魂獵手》銷量突破150萬,作為一款新的ip這個成績可以說是大賣了。

    最關鍵的是《靈魂獵手》雖然核心是動作冒險遊戲,但卻披了一層恐怖懸疑的皮囊。

    盡管一些抱著玩恐怖遊戲的玩家入手後,發現對方就是單純掛著羊頭賣狗肉,但不妨礙遊戲本身大賣。

    ………

    團隊進行《逃生》的bug修複,還有後續補丁更新,楊晨一邊研究關於《生化危機》到底該怎樣開發的同時,順帶著又租借下了幾件辦公室。

    算是新的科技園區,入駐的企業沒那麽多有實力的也沒有幾個,如果以資產判定大小的話,那星雲工作室還是目前麒麟園區最大的一個企業。

    同時楊晨開啟了新的人員招聘,一方麵是《生化危機》的確需要更多一些的人手,另一方麵也是目前的王燁他們經驗有一點不足。

    陳姝跟張莉作為美術沒有多大的問題,但在《生化危機》的開發裏麵,需要使用到開發引擎更高級的算法跟應用,王燁他們在這方麵真的沒有什麽經驗。

    作為第一批入職的員工,楊晨倒也不是不願意培養他們,但停下工作室開發遊戲的步伐等他們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關於遊戲運營跟發行上麵,本來的楊晨是決定從逃生之後就自己進行獨立。

    但更多詳細打聽了之後,楊晨暫時放下了這樣的一個想法。

    看起來星雲工作室賺的很多了,可想要涉足到遊戲發行這方麵還是差了一點。

    即便是主力運營獨立遊戲,實力並不算雄厚的銀河網絡,對於目前的星雲工作室而言,實際上也是一個龐然大物。

    更不用說國內三大了。

    家裏的客廳中,廚房裏王亞梁正在做飯,楊晨靠在沙發上麵閉著眼睛看似在休息,但實際上則是在結合著夢境記憶中《生化危機》的內容跟信息,總結這款遊戲為什麽能夠獲得那麽大的成功,甚至發展成為了一個遊戲界的文化。

    雖然不是共通的世界,但很多方麵是同樣的,《以撒的結合》還有《八方旅人》都證明了這一點。

    隻不過相比於《逃生》這款遊戲,真正拚硬實力類型,《以撒的結合》是因為其獨特創意而爆火,《八方旅人》則是因為複古jrpg的噱頭。

    如果在《八方旅人》之後,再推出一款複古的jrpg,絕對不會再有《八方旅人》這樣的成功,楊晨可以非常的肯定。

    夢境記憶裏麵,實際上還有很多小眾的獨立遊戲,都是以獨特的創意跟劇情讓人驚豔,但這些遊戲至少目前來說楊晨並不想要去做這些。

    因為對於他而言,那些遊戲不會給他帶來任何的提高,以小博大聽上去的確非常的棒,而且帶來的收益也非常之多。

    但楊晨更想要執掌一些大的項目,比如3a級別的遊戲,隻有這些超級大的項目,他才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才能夠明白更多的東西。

    “不過如果將遊戲進行vr製作,不知道會不會有一些獨特的效果。”楊晨心裏麵想著,但很快這個想法就被他拋開了。

    實際上vr遊戲跟ar遊戲也不是什麽罕見的東西了,技術的發展已經足夠了,包括官方遊戲引擎跟編輯器,都支持進行vr遊戲的開發。

    不過真正製約vr遊戲的,還是設備價格。

    目前市場上一套vr設備至少需要3萬左右,這絕對是一個不小的價格了。

    而根據去年的統計,全球vr玩家總共也不到200萬,其中華夏的vr玩家大約在50萬左右。

    而一款vr級別的遊戲,以《逃生》為例子,pc版本進行開發大約需要1600萬,但放到vr平台上麵則至少需要翻個倍達到3000萬。

    用戶基數太少,這是限製vr遊戲的主要發展。

    “《逃生》還有《生化危機》如果能夠開發出vr版本遊戲,肯定能夠嚇尿一大批的人。”楊晨想著想著,突然笑出聲來了。

    比如玩家通過vr設備觀看別人進行遊玩vr遊戲的時候,也能夠代入第一人稱?

    到時候估計連視頻直播雲玩家都雲不起來了,隻能夠憑空瞎猜了。

    想到這裏楊晨露出開心的笑容。

    等以後vr設備普及開來的時候,有條件就試試看好了,比如將夢境記憶裏的《寂靜嶺》這些恐怖遊戲做出來?

    靠在沙發上一開始想著是關於《生化危機》接下來開發事情的楊晨,很快就不知道想到什麽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