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誰說不能試一試

字數:3536   加入書籤

A+A-


    錫的融化溫度不很高,起碼和玻璃的熔融溫度要差好遠,方朝生想了很多辦法錫紙覆蓋在玻璃上再加熱,玻璃軟化澆上融化的錫,再變換不同溫度、添加一些別的東西、做各種嚐試……

    好似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兩者無論如何也貼合不好。

    而且錫還是錫,依然質軟,好不容易把錫箔弄得光滑無痕,卻無法長久保持。

    幾天下來,方老爺子差點兒把池窯試運行都擱置一旁了,也沒弄出個所以然來。

    夏晏清則開始接洽關家家主關本和、還有主管池窯事宜的關雲升,商量接下來推廣池窯技術的細節。

    關本和此來是為了關家作坊火災的事情,本來以為這檔子事兒一定會很多波折,誰讓是在自家作坊起火,導致了嚴重後果呢。

    結果卻很意外,他們一行人剛進京城,就有清韻齋的康掌櫃來訪。關雲升一路的風塵都沒來得及掃落,便和清韻齋一起,向朝廷上報池窯技術研製成功。

    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不管火災是怎麽回事,但關家和清韻齋的玻璃技術研究是成功了,關家有著一份功勞,也有繼續生產玻璃的資格。

    沒想到十幾天之後,火災居然以一種很意外的方式結束了。關家不但沒受責罰,朝廷反而督促他們盡早修複池窯複工。

    還有皇上早朝督促關家作坊複工當日,居然在朝堂上提起夏珂嫁女之事,足見皇帝對夏晏清的重視。

    所以,關本和父子和夏晏清談以後如何劃分玻璃利益時,態度那是非常謙和的。

    在關家作坊的議事廳裏,關本和很客氣的說道“夏姑娘是什麽意思,盡管說來,咱們商議便可。”

    這就是讓夏晏清給出意見,如果不是過分偏頗,關家是不會提出疑議的。

    康掌櫃如今在京城,也是數得上號的大掌櫃了,走到哪裏,人們都得給份麵子。

    這時,見到幾代豪富、作為皇商的關家,對自家姑奶奶也是如此客氣,甚至到了心悅誠服的程度,也是感慨良多。

    剛受聘於清韻齋的時候,他以為,他隻是經營一個獨具新意的陶器生意。卻哪知道自己居然會有這麽一天,不到三年的時間,就由一個不起眼的小掌櫃,躋身於京城最體麵的大掌櫃行列,掌管著京城最令人矚目的生意。

    這時的他不用多話,隻管聽便可,然後照著自家姑奶奶的吩咐做事。

    關於以後的玻璃行業,夏晏清早有打算,大家是合作者。還有邵毅上一世的記憶,關家是個靠得住的生意夥伴。

    現在雖然合作結束,到了分道揚鑣的時候了,但作為商界友人,各自開展業務,卻也是另一種商業夥伴的相處方式。

    “我的意思,池窯技術是咱們兩家合力支持將作監研製成功的,合作良好。以後的玻璃生意,最好能減少不必要的競爭。”夏晏清說道。

    關本和連連點頭表示讚成“夏姑娘說得是,能介入玻璃生意,對於關家來說,本就是意外之喜。在合作方麵,又是和清韻齋、和夏姑娘合作,更是萬幸。玻璃生意方麵,關家自是以夏姑娘的意思為準。”

    關雲升也在一旁附和,別說這位姑奶奶本就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沒那麽多陰私勾當。就算清韻齋真有別的想法,關家在玻璃方麵也沒法兒和清韻齋一較高低。

    所以,夏晏清能提出區域劃分的想法,對於關家來說,那才是最好的結果。

    夏晏清見關家父子都讚成,便接著說道“關家基業在北河府,咱們便以南北為界,關家做北方的玻璃生意,清韻齋隻在南方開展業務。京城的生意,關老爺子和三老爺是否能讓給清韻齋?”

    她怕這兩人不願意,解釋道“清韻齋的生意,一直就是以京城為中心開展的,若咱們兩家都在此地做玻璃生意,難免會有磕碰。再有,南方還有唐州玻璃行,算是一個大的競爭對手,所以……”

    關本和忙接口道“明白明白,關家京城這邊,本就隻有兩個池窯作坊,易手便可,沒什麽的。”

    “關老爺子痛快……”

    兩家都是厚道人,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把事情商議妥當。關家在京城的作坊,轉讓給清韻齋。而清韻齋位於西北的貢陽郡、東邊潮陽郡兩個分號,作價之後,由關家接手,逐步進行池窯改造。

    剩下的,就是具體事宜的交接。

    事情議定後,康掌櫃暫時把京城的生意交給二掌櫃和喬辰生打理,他帶人和關雲溪一起,先後前往貢陽郡和潮陽郡,進行一係列買賣和交接事宜。

    待到把關家的事情忙完,夏晏清才去看方朝生的鏡子做的怎樣了。

    老少兩人隔桌而坐,對著玻璃和支離破碎的錫箔,一時間都沒話可說。

    過了好會兒,夏晏清才很是無聊的說道“唉,一個鏡子而已,沒想到做起來竟如此艱難。”

    方朝生瞪她一眼,沒好氣道“你是仗著腦瓜子好使,做事才總能順風順水。鏡子而已?你還真敢說,若一個新東西如此容易就能出現,何來創新一說?”

    “什麽叫腦瓜好使?我這叫有天賦好不好?”夏晏清很不滿的糾正。

    方朝生噎了噎,還真沒想出反駁的言語。

    夏晏清接著表示自己的無聊“唉,要是水銀能凝固就好了,說不定也可以拿來一試。”

    嗯?方朝生看向這位一向好運、或者說極有天賦的女子。水銀的確不是凝固狀態,但誰說不能試一試呢?

    夏晏清迎著方朝生的目光,似乎是看出了他的想法,試探道“要不,咱試一試?”

    水銀是液態金屬,能夠很好的溶解錫。隻要控製好用量,就能在玻璃表麵形成一層薄薄的合金“錫汞齊”,緊緊地粘附在玻璃上,成為真正的鏡子。

    這個年代,這種做法做出來的鏡子,無疑是最優最好的。

    她很有把握,明亮清晰的鏡子,一試變成,一點兒懸念都沒有。

    “嗯,試試。”方朝生重重的點頭,在他看來,不過試試而已,有什麽不可以的,說不得就成功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