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 中州繁華

字數:4641   加入書籤

A+A-


    “修士海盜?”

    徐逸聽到這話也皺起眉頭,他自幼生活在山門中,對外界弱肉強食的現象感觸不多,聞言後便說道:“那兩處島國也不乏修士定居,怎麽會任由盜匪猖獗作惡?”

    “是這樣的,那兩國王家素來不甚和睦,連帶著修士們也都選邊立定。海盜盤踞的那片亂灘地在兩國中間,地界本就敏感,區域範圍也大。無論哪方出人圍剿,都會引起對麵的警惕敵視。那些海盜又精明,不會傷害兩國直屬的商隊,隻是苦了海外其他民眾”

    蘇長安一臉感慨的解釋道,類似的事情其實在海外不乏,他也是有感沒有勢力依靠行走各方的危險,所以才落戶東玄島:“涉水三分險,又有這些凶賊劫掠為害,海外各處民眾們也都苦不堪言。如果、如果上宗能夠遣員剿定這批海盜,對咱們東玄島仁厚盛譽也會有極大提升,前來依附者必然更多!”

    徐逸對這提議不置可否,略作沉吟後便又說道:“這樣吧,那些海盜不來騷擾,暫時不必理會。但也可以行商間隙打聽一下他們的勢力虛實,如果同門有暇除惡,再作安排。”

    蘇長安聞言後雖然有些失望,但也不再勸說。

    他自知玄門修士與俗世凡人雖屬同一人種,但卻是兩個世界。眼前這位徐公子雖然頗具入世情懷,但身為大宗嫡傳,必然也以道業為先,無幹自身利害的凡人憂困,也未必就會去熱心解決。

    略過這一件事情,徐逸又將需要采購的靈材種類數量仔細交代一番:“我會給你五十萬道錢,如果有餘,你可以額外購買一些其他物料。如果不足,回宗後再來找我報補。”

    “我一定會將賬目理清,返回後第一時間呈交給公子!”

    蘇長安行商出身,對銀錢事項敏感嚴謹,並不因徐逸對他和氣有禮便馬虎懈怠。

    他接過貨單一番打量,然後又說道:“這些靈材物料種類頗多,一處很難聚齊,還需要分遣幾路人手。這麽多的道錢運輸花銷,也需要上宗派遣力士護衛盯守。往中州去的一路,如果采購順利的話,最多兩月便可返回。東海坊市卻分散在諸國諸宗之間,未必能夠一處聚齊,用時難免就會多上一些”

    “宗中人手,很快就會到位。其他事務,蘇城主酌情安排。保證穩妥的前提下,盡快即可。”

    徐逸也知實情如此,倒也沒有提出太過苛刻的時間限製。

    “其實如果時間可以放緩的話,咱們大可以安排一路商隊,先去東海諸國搜購,再運到中州銷售得利。”

    蘇長安從懷裏掏出一張海圖,攤開擺在徐逸麵前:“公子請看,中州大陸與東海諸國之間滄海隔阻、交流不易,咱們東玄島卻地處兩方之間。距離中州廣陵府三千七百裏海程,距離東海扶陽國五千八百裏。

    中州物貴錢賤,東海則物賤錢貴,如果能夠達成兩者之間的錢貨中轉,哪怕立定不動,必也財源滾滾!島上除了上宗山門和山外城池,西南還有大片的荒土尚未利用起來。如果能在這裏興建一座仙凡坊市用心經營,幾十年內必能成為海外第一仙坊,取代華容仙坊、龍島大市不在話下!”

    徐逸仔細打量著那海圖上的地理元素,對蘇長安的提議也是頗為心動。

    但他也明白這件事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的,推動宗門封山禁海,那是借了長老們念舊情懷的加成,可若要建造坊市,把好好的東玄島搞成一座人貨往來頻繁又嘈雜的商貿中心,勢必會遭到強烈反對。

    其實現在宗門中便不乏抱怨聲音,認為東玄城居民太多,已經大擾島上清靜。隻不過當年祖師易玄之都沒有獨霸海島、禁止凡人登島居住,所以也沒有人敢公然提議驅逐島上凡人。

    “這件事,需要從長計議。在島上建造坊市那是絕對不可的,但是天生地態如此若任由荒廢,這也有悖天時地利與人和。”

    徐逸的手指在海圖上東玄島周邊區域不斷勾勒著,沉吟說道:“可以在左近尋找荒島淺灘,哪怕填海造陸,隻要前景可期,倒也不必擔心投入太多。”

    “是的、是的!如此地利若不加應用,那就實在太可惜了。”

    蘇長安不能理解那些上宗修士們喜愛清靜的固執情懷,但見徐逸並沒有把話說死,便也連忙點頭附和。他並沒有長生久視的道緣與情懷,但卻非常渴望能將自己的名字與事跡同未來海外第一仙坊緊密聯係起來。

    各種細則交代完畢,徐逸便領著蘇長安來到存放道錢的庫房。五十萬枚道錢點收完畢,分由數名應募此事的內門弟子收取,跟隨蘇長安一起出山。

    眼見到驟然變得空曠起來的庫房,徐逸的心也跟著變得空落起來。財如流水,來得快去得也快,隻盼那些同門能夠體會他的苦心、上進一些,否則還不如幹脆中飽私囊、讓自己修為更進一步。

    巨財驟失讓徐逸煩悶不已,也沒有心情留在執事堂繼續坐班,腦海裏便又開始考慮蘇長安提議建造東玄宗自己的坊市的可行性。

    低頭悶想了好一會兒,徐逸便又喚來徐連城,告訴他自己要出去幾天,並將通行宗主並幾位道境長老洞府的信符交給徐連城,讓他遇事不決便去求助。

    交代完這些後,徐逸便闊步離開執事堂,往卓元節的洞府行去。

    卓元節的洞府設立在後山一處危崖上,徐逸攀爬到半山腰處周遭便雲霧繚繞。他可不想串個門還要冒著失足跌落深淵的危險,索性坐在山道岩石上,大聲呼喊著卓元節的名字。

    “徐師弟,你來我處有什麽事情?”

    不多久,卓元節踏劍飛來,看到額頭汗津津的徐逸便笑語問道:“你也真是趕巧,若再晚來一刻,我就要前往匯合袁師弟,一起出山幫他追捕螭龍了。”

    “我來正為此事,靜極思動,我也想跟隨師兄你們一起出山去遊蕩一番。昨天鬥法台上我的表現,師兄也有看到,雖然幫不上什麽忙,但也略具自保之力,不會給你們添麻煩。”

    徐逸咧嘴一笑,望著卓元節說道。

    卓元節聞言後眉頭微微一皺:“我倒不覺得師弟累事,不過這次終究是為袁師弟幫忙。他如果願意,我也沒什麽可說的。”

    於是徐逸便踏上卓元節飛劍,一同往那袁姓弟子洞府飛去。

    袁師弟名叫袁齊,得知徐逸的來意後倒也沒有拒絕,隻是說道:“此行如果隻是趕路,旬日可歸。但那螭龍遊遁迅速,中間稍有波折怕就要耗時月餘,這會不會耽誤徐師弟你整頓宗門的事程?”

    “這沒什麽,宗門事務漸上軌道,連城年紀雖然不大,做事卻周詳縝密,有他足夠了。更何況還有宗門師長和眾師兄們在旁查望補漏,有我沒我區別不大。”

    徐逸聞言後便擺手笑道:“說來慚愧,我自幼入山,成長都在此間,去的最遠處就是東玄城,還不知此方之外的天地如何廣闊,海外人事風物如何精彩。”

    聽徐逸這麽說,袁齊便也不再多說什麽,招呼兩人登上他現在的座駕飛舟,然後便催使著法器升空向山外飛去。

    “其實海外風物也乏味得很,無非碧波萬頃、幾座浮陸,看得多了便覺無聊。”

    飛舟升上半空後,袁齊又轉頭對探頭向飛舟外張望、一臉好奇的徐逸說道:“若真要增長見聞,中州大陸才是最好去處。彼處幅員萬裏、地貌多變,山川平野、丘陵溝壑,百數裏間景致都不相同。又有大城小邑、通渠旺市,人文鼎盛,讓人著迷啊!山水靈秀、風土人情,都不是海外可比的。”

    聽到袁齊對中州大陸這樣推崇,徐逸也收回視線笑語道:“聽袁師兄這麽說,似乎是恨不得久居中州?”

    “中州雖好,不是久戀之鄉。那裏雖然包羅萬象,但對咱們玄門修士卻並不友好。早時我的確在中州廣陵府客居過幾年,又去了那裏凡人書院聽經進學,甚至還曾動念考舉入官,但終究還是覺得山門之中要更安逸。”

    徐逸聽到這裏便有幾分好奇:“這又是為何?難道是中州道庭排擠咱們海外玄修?”

    “這倒也不是,中州道庭規矩雖大,但也做不到把控整個人間俗世,甚至道庭還要受到人間的製衡。”

    袁齊講到這裏卻賣起了關子,擺手一笑道:“這當中的事則糾紛,三言兩語也難講清楚。來年若有機會,徐師弟你去了中州自然明了。說到這裏,我倒覺得徐師弟你去中州應該不會倍感不適,或許還會有如魚得水的感覺,讓咱們海外玄門的名聲反播中州。”

    徐逸聽到這話,不免也對中州心生神往。

    他雖然出身中州,但少不更事的年紀便被師父收養帶回海島,腦海中對中州已經乏甚印象。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各種人事精彩當然要統統領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