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免死聖旨

字數:4532   加入書籤

A+A-


    皇上瞪著董如意,“你以為呢?”

    董如意抬起頭,嘿嘿了一聲,“皇伯父問,侄女自然是要如實回答了。”

    皇上滿意的點了點頭。

    董如意道:“那...那能別治如意的罪嗎?”她說著偷偷的看向皇上。

    皇上瞪著眼睛,嚇唬道:“哦,這...同你還有關係?”

    董如意忙道:“沒有,沒有,他們造反,如意是一點也不知道的,否則哪裏會同他們合作。”

    她偷偷打量著皇上,皇上今個的心情很好,而她和木齋有生意往來的事,也不是秘密。

    皇上應該早就猜到了。

    皇上道:“你同木齋生意上的事,朕恕你無罪。”

    董如意不要臉道:“那...那參與‘秀才注’的那幾個,是不是也可以...無罪?

    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軒轅王府的事,而且他們和木齋的合作也隻有‘秀才注’那一次。

    其實侄女也是同木齋的合作多了,才發現的。”

    皇上道:“秀才注的事,朕恕你們不知者無罪,至於你,隻要你忠心,朕便會縱著你。”

    董如意伸出手,抱住皇上,撒嬌道:“皇伯父最好了,如意最喜歡,最喜歡皇伯父了。”

    皇上摸了摸董如意的頭,“既然知道朕好,那就照實說吧!”

    董如意點了點頭,不要臉道:“那皇伯父給個免死聖旨吧?”

    說到底她還是怕了。

    可她能不怕嗎?上一世的事,她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說的。可這一世,但凡和軒轅王府有瓜葛的,沒一件是小事。

    大家雖然是合作,可賺的銀子,分分鍾都會變成軒轅王府造反的軍餉。

    皇上一愣,然後道:“看來事情比朕想的要嚴重啊?”

    董如意的眼睛眨巴眨巴的,好一會才認命道:“就當抵了,早先如意的救駕之功吧。

    還有救其他人的。”

    皇上咳了一聲,“朕不是封賞過你了?”

    董如意翻了個白眼,“皇伯父確定那樣的封賞是封賞?那樣的封賞,真的不是要弄死侄女?”

    皇上一噎,咳了兩聲,“看來你還真是什麽都知道?”

    董如意無奈道:“可今個一出門,侄女就是想不知道,也不可能不知道了。

    否則侄女就真是死有餘辜了。”

    拿董如意做餌的事,就算保護的人再多,也是皇上不地道。

    皇上指著禦案上的紙道:“自己寫。”

    董如意感激道:“謝皇伯父。”

    她爬了過去,然後拿起筆直接寫道:“赦免蕭瑞周、陳明行、唐宇辰死罪一次,下不為例。”

    董如意寫完遞給了皇上。

    皇上接過一看,“還挺有自知之明的。

    陳明行...唐宇辰...”

    董如意叩頭道:“侄女替他們二人,謝皇伯父的不殺之恩。”

    皇上拿出玉璽,直接蓋了上去。

    董如意見玉璽蓋上,這才真的鬆了口氣。

    “收了吧,瞧你那點膽量。”皇上把蓋了玉璽的紙張扔給了董如意,“不就是同木齋的那點生意麽,就這也值得你要個免死聖旨?”

    董如意鎮定的折好聖旨,然後放入懷中。

    要真是生意上的往來,她何故如此。

    皇上道:“這下放心了吧?”

    董如意點了點頭。

    皇上搖了搖頭,“既然放心了,就說吧?”

    董如意小聲道:“之前上報的‘秀才注’的注銀數目是假的。

    當初侄女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

    實在是贏的銀子太多,要是直接上報,一定會讓許多人眼紅,到時參與‘秀才注’的我們,哪一個也活不成。”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秀才注’上繳銀子肯定是有出入的,畢竟他們是生意人,不可能一分不扣的全都上繳。

    可董如意如此說,便不尋常了。

    董如意小聲道:“侄女當時捐的是三千萬兩白銀,實際上,實際上那還不到侄女所得的十分之一。”

    董如意的聲音越來越小,她低著頭,不敢去看皇上。

    上書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緊接著便是皇上的暴怒聲,“不到十分之一?朕就說,朕如此的勵精圖治,大周怎還如此窮?國庫怎會空虛至此...

    你們這**商,奸商。”

    董如意遍體生寒,隻有胸口處暖暖的。

    皇上發了頓火,這才坐了回去。

    他看著董如意,“難怪你會要那樣一個聖旨,朕就說麽,如意怎會如此就怕了。原來在這裏等著呢?”

    董如意抬起頭,一臉無辜道:“皇伯父息怒,當時也是沒了辦法。

    再說那會,誰知道我是姓蕭的啊!”

    皇上指著董如意,氣道:“你要是不姓蕭,你就準備看著軒轅王造反不成?

    你哪裏是看著,你還幫了忙,說,他到底得了多少銀子?”

    董如意忙道:“冤枉啊,侄女那會哪裏知道這些,就是現在侄女也不確定造反的是不是他們。”

    皇上聽到這裏,這才壓下了怒火。“說吧,為何懷疑軒轅王府?”

    董如意呼了口氣,總算是把重點放在造反上了。

    “如意是真的不知軒轅王府有沒有謀反之心,隻是當初贏的注銀,侄女、陳家、唐家的都拿去做了生意。

    唯獨木齋的銀子不知去向。

    您也知道,經過那一次的鬧騰,大周的銀子除了朝廷和市麵流通的,剩下的幾乎都在我們四家手上。

    我們四家的生意同旁個不同,‘秀才注’結束後,他們三家便無往來了。

    隻是他們三家同侄女都有往來。

    時間短看不出什麽,可時間一長,我們四家流到市麵的銀子就不對勁了。”

    皇上道:“為何如此說?”

    董如意繼續道:“有一事是其他人所不知的,我們當初的合作,雖是四家合作,可實際上,所有的賬簿都在侄女手中。

    木齋有的隻是木齋的,唐記有的隻是唐記的,至於陳家二舅舅,他有的隻是如記的賬簿。

    他們三家不知這其中的關鍵,可如意有所有的流水賬簿,這誰分了多少,有多少銀子流到了市麵上,又有多少銀子消失不見了,侄女一算...也就清楚明了了。”

    皇上的臉沉了下去,“你是說軒轅王府的銀子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