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揭穿
字數:3976 加入書籤
皇後笑道:“這人年紀越大,就越矯情。以前要是乏了,倒頭就睡,起來再繼續忙活。如今,這要是過了睡覺的時辰,再想入睡就難了。”
德妃聽著皇後慢悠悠的話,隻能壓下心中的著急,她知道她越是急,皇後就越是不會放她離去。
果然皇後又開始問了,“四皇子最近讀什麽書呢?”
德妃笑道:“臣妾哪裏懂得那些,還不是翰林們教什麽,他們就學什麽。”
皇後點了點頭,又說了些不痛不癢的話,才擺手道:“本宮乏了,回吧!”
德妃趕忙行禮,“皇後娘娘好生歇息,臣妾告退。”她說完,便如同大赦般的向外走去。她生怕一個慢了,皇後在改了主意。
喬夕看著德妃的背影,“娘娘就這樣放她走了?”
皇後冷笑道:“剛剛的時間足夠了,更何況她要是想見德妃,咱們多留無意;她如若不想見,這會功夫德妃也是追不上的。”
***
出了坤寧宮的德妃,立刻四下張望。可寬敞的宮牆之間,哪裏還有董如意的影子。
不遠處站立的宮女,此刻表情呆滯,連德妃的靠近都沒有察覺。
德妃知道她總歸還是錯過了,可她依舊的問了句,“人呢?”
宮女聽到聲音,立刻回神。她看著德妃,著急道:“娘娘,您可算出來了。如意侯著急走,奴婢攔不下她。可......”
她看了一眼身後的坤寧宮,低聲道:“娘娘,如意侯留了話,咱們回宮再說吧!”
德妃一愣,麵露喜色,她看了一眼坤寧宮的大門,“走,咱們禦花園裏說去。”
德妃不知董如意說了什麽,可說總比連隻言片語都沒有的好。
宮女低著頭,跟在一旁,她看起來比德妃的心事還重。
德妃停住腳步,“就這裏說吧?”她等不及了,四皇子到底能否爭上一爭,全看眼下了。
宮女依舊低著頭向前走,她越過德妃時,才回過神。
德妃道:“到底發生了何事,你從剛剛就心神不寧的?”
宮女激動道:“娘娘,如意侯好像是知道了什麽,她說......她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說娘娘這陣子就不要去尋她了,她說與虎謀皮,娘娘不怕連骨頭渣子都不剩,可是她怕。”
德妃呆立原地,她的腦子嗡的一聲砸開了,她喃喃道:“石榴,你說什麽,你再說一遍?”
德妃說著,不由的晃了晃身子。
石榴哽咽道:“娘娘,娘娘您如何了?”
德妃暈倒在禦花園的事,很快就傳開了。
德妃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喊石榴到近前,“你在說一遍?”
石榴含淚又複述了一遍,“娘娘,身子要緊,那些就先別想了。”
德妃閉上眼睛,一日一夜都沒再睜開。
德妃的病來勢洶洶,禦醫被連夜傳進宮兩次才穩住德妃的病情。
四皇子、七公主全守在德明宮,哪裏也不敢去。德妃要是就這樣走了,那他們往後的日子,就不要想好過了。
七公主熬了幾日,眼看德妃的命保住了,可緩過勁的她,不由的開始後怕。
七公主哭哭啼啼的,“母妃,您嚇死懷寧了。嗚嗚,母妃......”
德妃摸了摸七公主的頭,她看向四皇子,“如意侯可曾來過?”
不等四皇子開口,七公主騰的一下站了起來,“母妃記掛她作甚?想母妃平日裏的惦念,懷寧就生氣。您怕她吃不好,睡不好,可人家從來就沒把您放心上。”
德妃瞪著眼睛,她聲音沙啞道:“懷寧,住口。”她說著不由的咳嗽了起來。
石榴趕忙端水過來,“娘娘剛醒,還是先喝口水吧!”
四皇子拉七公主去到一旁,“你要做什麽?母妃剛剛才醒,你是想氣死母妃不成?”
七公主眼淚在眼圈裏打轉,“我說錯什麽了我?人家把你們的好心當驢肝肺,也是我的錯了。”她說著向外跑去。
德妃在四皇子去避暑山莊時,就開始忙四皇子的事。她絲毫忘了,她膝下還有一個需要她關心的公主。
七公主對德妃寵四皇子並沒有太多的想法,畢竟她們母女日後也是要指望四皇子的。
可德妃對董如意的特別關心,讓七公主心中吃味。
七公主一邊揪著樹葉,一邊哭道:“不就是得父皇的寵嗎?有什麽大不了的,她又不是正經的公主。”
董如意像沒事人一樣,依舊是勤政殿、東書房兩點一線的忙著。德妃生病的事,隻有第一日傳禦醫進宮時,王喜提那麽一嘴。
可事後,董如意沒在問過,一眾宮人也就不曾再提過。董如意對德妃的生死,毫不在乎。
這期間要說變化最大的就屬太子了,他對大周和朝廷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他眼中,如今的大周千瘡百孔,各地都在建設。就連國庫的銀子,都是戶部變著法從百姓手中借來的。
他總結出這些後,幾乎夜夜失眠。他不知道大周到了他手上會如何。
董如意對太子的魂不守舍視而不見,她知道有些事總歸是要太子自己想通的。
太子硬著頭皮,走到董如意的桌前。“如意,能給我說說現在各地和朝廷的情況嗎?”這是他想了幾日,下了無數決心才問出的話。
董如意放下手中的筆,“太子想知道自然是可以的,隻是如意勸您,如若沒做好心裏準備,知道還不如不知道。”
太子的心更沉了,“情況已經糟糕到如此地步了嗎?”
董如意沒有接太子的話,“皇族和軒轅家的事,太子多少也知道一些吧?”
太子點了點頭,軒轅家的事是皇室子弟最不想說起的事。
董如意繼續道:“太子也認為蕭家江山來得名不正言不順?”
太子震驚的看向董如意,隨後撇過臉去,他低聲道:“本宮不如你,你至少敢明著說出來,而我......”
董如意打斷了太子的話,“竊來的江山又能如何?大周之所以如此,就是每一位皇帝幾乎有著同樣的心結。他們怕偷來的東西,總有一日是要還回去的。”
太子驚呼:“如意,不可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