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震懾

字數:3906   加入書籤

A+A-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如若哪個再敢拿今日的事說事,別怪本王先不饒他。”慶王臉色鐵青的走到眾人中間。

    今日,如果費禦史拿前來的兩位禦醫說事,彈劾劉相有不臣之心;如果孔翰林挑撥劉相一脈與董文德成功,並且拿朝臣勾結皇親一事彈劾董如意和董文德;如果董如意拿不敬親王的事讓費禦史彈劾孔翰林,孔翰林和費禦史皆屬魏相一脈,如若費禦史不肯,董如意會將其二人一同告到陛下麵前。還有...劉相暈厥的真相......

    慶王一個頭兩個大,他相信今日的事,如若他不壓下。那麽根本不用等吐蕃和胡人打來,大周自己就先滅亡了。

    朝房瞬間安靜了下來。

    魏相心中是有氣的,他老早就警告過他這邊的人,可有些人為了眼前的那點利益,依舊不停的找董文德麻煩。

    就今日的事來說,劉相輔佐兩代帝王,那是說彈劾就能彈劾動的嗎?

    而董文德......

    董文德看似不算什麽,看似他除了戶部便沒有任何助力,甚至連家族勢力都沒有。可董文德的外租兼嶽家是誰?真以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能弄倒董文德?行,就算陳家大隱於市,對董文德不管不問,可董文德背後還有一人啊!

    想到此處,倘是魏相如此好教養的人,此刻都要罵娘了。

    蕭瑞周是誰,那是大周朝第一個坐上親王寶座,並且上了皇家玉牒的女子。而她的逆鱗,便是這個毫無身家背景的戶部尚書。

    所有人都以為董如意對董家如今隻剩下表麵功夫,因為她隻有過年才會去董家探望董文德夫妻,因她把董家的產業全都交還給了董家,還因她對代王的縱容,對代王府的上心。

    可事實不是如此,因為他親眼看見周王府和董家共用的那道不起眼的拱門。

    魏相慶幸自己是陳家老太爺的門生,慶幸自己這些年一直和陳靜之保持著聯係。否則他也會認為董文德沒什麽,會等時機成熟,把戶部奪回來。

    魏相的息事寧人,讓劉相一脈也放下心來。他們原就不是鐵板一塊,劉相如若身亡,光是劉相一脈的內鬥都夠他們折騰的了。這也是為何他們忽然消停了的原因。

    董如意四下看去,冰冷刺骨的目光把在場的所有人全都掃了一遍。

    屋內更加的安靜了。

    董如意冷冷道:“今日本王看慶伯父的麵子不予追究,他日若是哪個再敢拿本王說是,那就別怪本王誰的麵子都不給了。”

    董如意說這話的時候,最後看的卻是魏相。

    魏相的心猛地一顫,心道:“不對,周王不予追究不是因為慶王,而是因為他。歸根究底是因為他是陳老太爺的門生,而陳家是董文德的嶽家。”

    想到此處,魏相遍體生寒,難道周王羽翼已豐,如今連藏拙都不需要了嗎?

    慶王在心底默默歎息,“真不知你如此是好是壞?”他和皇上一樣,看重的就是董如意的重情重義。在他們眼中,對養父母都能如此的人,對待親人就更加沒什麽好說的了。否則皇上容得下,他也容不下董如意做大。

    他可是除了皇上外,唯一一個知道如記名下有多少產業的。光是這些明麵上的產業就已經讓他心驚膽戰,這還沒算放在奴婢、奴才名下的。

    董文德一臉的不可置信,他的如意何時如此強勢了。隻是他心底除了欣慰,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安心。

    他的如意如此全是為了他,他相信從今往後朝中再無人敢動他。

    內侍的聲音打破了朝房的安靜。

    “眾臣入朝。”

    慶王率先的退出了朝房,董如意緊跟其後。

    蕭瑞德笑嘻嘻的,看了眾人一眼,才跟了出去。

    魏相走到董文德跟前,“今日之事,賢侄切勿放在心上,至於那些不開眼的,伯父自會處置。”

    董文德抱拳,“魏相嚴重了,魏家和陳家世代交好,公事上的事賢侄不會放在心上。”

    二人表態,此事便是真的揭過了。

    慶王出了朝房,才走沒多遠張禦醫就追了上來,“二位王爺請留步。”

    慶王轉身,“張禦醫何事?”

    張禦醫上前行禮,隨後低聲道:“劉老相爺不好再留在宮中。”

    慶王神色大變,“這話何意?”

    董如意心下一喜,她和蕭瑞德對視一眼,二人眼中都露出了一絲喜色。

    張禦醫道:“劉相一時半會不會醒,還當盡早送回相府才是。”

    慶王看了董如意一眼,抬手示意他二人先走。

    董如意撇了撇嘴轉頭向金鑾殿走去。

    蕭瑞德追了上去,“如意,你就不想聽聽劉相到底如何了嗎?”

    董如意笑道:“你覺得呢?”

    蕭瑞德也笑了,“如若無事,等他醒了離宮便是。可剛剛張禦醫的意思顯然是劉相需趕緊離宮,或許張禦醫是怕......”

    ‘死在宮中’四個字蕭瑞德雖為說出口,可意思已經太明顯不過了。

    董如意道:“劉相到底如何,無需咱們猜想,等下了早朝,咱們就去皇伯父處。”

    蕭瑞德嘿嘿一笑,沒在多說。

    劉相的身體,胡禦醫是一定會向皇上稟告的,而他們留在皇上處,不用問也會知道。

    慶王一臉平靜的進了金鑾殿。

    蕭瑞德低聲道:“跟咱們想的一樣。”

    董如意道:“這你都能看出來?”

    蕭瑞德咧嘴一笑,沒有作答。他老子有時候越是平靜,事情就越是大條。

    金鑾殿內,百官列隊而站。隻是眾人並未等到皇上,他們等來的是皇上的一道聖旨。

    聖旨的內容是冊封周王蕭瑞周為此次前往北疆的監軍,近衛軍副統領封左監軍,慶王世子蕭瑞德封右監軍一同隨行。此外同行的除了此次要發往北疆的二十萬擔救災物資外,還有五萬大周兵士。

    聖旨一下,滿朝嘩然。

    百官議論,卻無一人敢有異議。皇上並不是當朝宣旨,如若當朝宣讀,一眾朝臣們還可跪地反對。可聖上連麵都沒露,就知此事再無回轉的餘地。

    董如意跪地道:“臣,蕭瑞周領旨。”